《201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之,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列出了高中生应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积累一词多义。,一、一词多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列出了高中生应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它们是: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2、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如何积累文言实词 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充分利用早读把学过的课文,口头直译一遍。 第二步: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基本的意义,我们称它为这个词的本义; 这个词的其它义项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叫引申义; 有时一个词还有些义项与本义毫不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 用打比方的方式形成的义项则叫做比喻义。,1、“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
3、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2、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3、“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 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 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梅尧臣宣州环波亭) 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田
4、单列传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一词多义练习,信: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B、烟涛微茫信难求。 ( )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妻 ( )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E、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 F、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 ) G、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 ) H、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 ( ),相信,诚信,讲信用,确实,信物,凭证,消息,信使,随意,通“伸”,伸张,谢:A、阿母谢媒人:“
5、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 言!” (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D、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 E、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F、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之主人( ),道歉,谢罪,拒绝,告辞,感谢,凋谢,告诫,除: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 ) 苏武传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荆轲刺秦王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 祠之址以葬之 ( ) D、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 ) 祭妹文E、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 指南录后序,清除,去掉,台阶,除掉,除非,任命,拜官,顾:A、荆柯顾笑武阳。 ( )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 C
6、、将军宜枉驾顾之 ( ) D、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 E、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 F、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 仪?” ( ) G、吾念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H、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看望,拜访,回头,回头看,看,视,顾念,关心,返回,顾及,不过,只是,竟然,却,反而,疾:A、时曹军众已有疾疫 。( )B、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 ) C、王曰:“必有窃疾矣。” ( )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 ) E、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F、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 G、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
7、,毛病,缺点,疾病,痛苦,病,生病,痛心,厌恶,憎恨,妒忌,强,大,病:A、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 )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 D、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 ) E、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 F、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疲劳, 困苦,疾病,有病,生病,羞辱,弊病,毛病,担忧,忧虑,靡: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 B、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 C、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 施,迄无济 。 ( )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 呼靡及 ( ) E、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天下
8、财产 何得不蹶 。 ( ) F、禁其浮靡,抑其兼并。 ( ),无,没有,倒下,退却,退败,耗费,浪费,不,不能,奢侈,二、古今异义,文言到白话,大多数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一)、词义扩大(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2)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3)秦氏有好女,自名秦罗敷 “好”原义指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二)词义缩小(1)购: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义 悬赏。购买。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2)劝:一
9、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 古义动词。鼓励。劝说。肃劝权召瑜还。 今义规劝 (3)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名词。监牢。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名词。官司、诉讼案。 今义 监牢。,(三)词义转移 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个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1)爷。“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古义名词。父亲。今义祖父,常重叠使用。 (2)“姑”“舅”。唐律疏议 “七出” :“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 (3)汤。“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古义热水。 今义指汁水特别多的一种副食品。,(四)词义
10、的弱化(1)饿。 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里是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2)怨。 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里是古义。指“恨”的意思。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五)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卑鄙”,古义:出身低微,见识浅陋,中性词;今义:品质恶劣。“爪牙”,古义:勇士、武将;今义:“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锻炼”,古义:玩弄法律、陷人入罪,贬义词;今义:完全是褒义。
11、“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今义:恶意中伤。,(六)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 “甘”改称“甜” “目”改称“眼睛” “日”改称“太阳” “寡”改称“少”,【附: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出使的人;今,行装。2夫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人的妻子。3师徒: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古,军队士兵;今,师傅与徒弟。4左右:如“惟君左右之。” 古,动词,调遣.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6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古,男子;今,妻子的配偶。7其次:如“余
12、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古,进驻;今,次一等的。8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古,施行政令;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9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古,到了,达到,;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10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11.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12.非常: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不寻常,作
13、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13.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明。14.足下: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古,对人的尊称;今,脚下面。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古,小孩子;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16.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古,竹制手杖,今,搀扶老人。,17.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骄傲,;今,尽情。18.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古,看到细微的预兆;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19.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肆无忌惮。,20.从而:如“吾从而师之。”
14、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21.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今,大家,很多人。22.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不需要。23.经营:如“韩魏之经营”古,收藏,名词;今,动词,计划或管理。24.可怜: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可爱;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25.从事: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随从人员,名词;今,干某项事业。26.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古,它的真相;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7.往往:如“墙往往而是。”古,到处;今,相当于“每每”“常常”。28.颜色:如
15、“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古,脸色;今,色彩。29.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30.告诉:如“则告诉不许。”古,申诉苦衷;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31.辛苦: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32.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长大成家;今,创建成立。33.少年: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古,青年;今,少年儿童。34.志气: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古,心志和气力;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35.约束:如“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古,准备;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6.整
16、顿:如“暂往柳监生寓中整顿行装。”古,整理;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37.失意:如“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古,意见不合;今,不得志。38.牢笼: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古,包罗;今,关住鸟兽的东西。39.形容: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古,形体容貌,名词;今,动词,描述。,40.县官: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古,官府;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41.无伤:如“无伤也,是乃仁术。”古,没有关系,;今,没有受到伤害。42.妻子:如“兄弟妻子离散”古,妻子和儿女;今,只指妻子,不指儿女。43.中国:如“莅中国而抚四夷。”古指中原,;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今异义练习,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
17、词语通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于是相如前进缶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齐地方千里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赢得仓皇北顾 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 不如因而厚遇之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A B C D ,古义是“活泼玩皮”,今义是“流氓,刁钻,无理取闹”;前,上前;进,进献古义是“父母兄弟”,今义指旁系亲属;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多指“空间、地区”;古义指“面朝北,指臣服”,今义是“南边”; 古义指“旧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
18、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是“山东省”;古义是“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古义是“趁机”,今义为表结果的连词;古义是“交接相连”,今义是“来往和运输”,三、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1)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2)意义
19、相对 “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句中偏指“姥”和“兄”,而“公”和“父”不表示意义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在“马”,(3)意义相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只有“亡”表意义出师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只有“远”表意义桃花源记)。 “而某不量敌众寡”(只有“众”表意义答司马谏议书),偏义复词练习,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去来江口守空船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元军军营),C,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B、小
20、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B,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B、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D、缘溪行,忘路之远近,A,分析:,A项的“治乱”是反义词对举,指国家由治而兴,由乱而衰的规律,不是偏义复词。BCD三项都是偏义复词,B句侧重指“死”,C句侧重指“异”,D句侧重指“远”。,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但求速死,不复顾利害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A,分析:,A句的“振怖”
21、是惧怕的意思,不是偏义复词。BCD三句都是偏义复词。B句的“利害”侧重于“害”,C句的“作息”侧重于“作”(工作、劳作),D句的“牛马”侧重指马,其后有“嘶”则是马叫声。,四、通假字,通假的原则是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通假大约有三种类型:1、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2、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蚤”通“早”,“直”通“值”,“罢”通“疲”3、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选出一个或几个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
22、,叫做古今字。如:莫暮,益溢。,【附:中学课本中常见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23、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士。”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函胡:同“含糊”形
24、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
25、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
26、一璧之故欺秦邪?”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厌:通“餍”;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张良出,要项伯。”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1)距关,毋内诸侯。 (2)“离骚”者,犹离忧也。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4)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6)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
27、绝壁下,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7)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8)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9)四支犹温,一目未瞑(10)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系向牛头充炭直。(1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二选出全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至莫夜月明 北乡自刎宁许以负秦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名属教坊第一部秦王还柱而走 一尊还酹江月 赢粮而景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范增数目项王被发行吟泽畔A B C D ,B,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 B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 C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
28、皆送廷尉诏狱。 D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C,【分析】此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辨识能力。A项“嗣”为动词“继位”,语境是“昭帝病逝”,因此可推知,“亡”为“无”的通假,“亡嗣”意为“没有儿子继位”;B项由“禁门”可推知是要阻止“昌邑群臣”进入,因此,可推知“内”通“纳”,意为“接纳、使进入”;D项由“珠襦”珍珠的襦衣,及“盛服”的语境可知“被”通“披”。故而选C。,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
29、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 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生男还是生女?,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语境分析法,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语境分析法,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
30、不知怪,虎亦卒去。 注:曩(nng):以前,“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而儿痴,竟不知怪”“其一惧”,庶几:差不多 你认为这种解释正确吗?,结合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庶几:希望,(09年湖北卷),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语境分析法,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二、结构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结构分析法,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1、;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无,险固的地势,半步,腰戴,灭,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结构分析法,1.求全责备2.民殷国富3.登峰造极4.文过饰非5.扶危济困6.比肩接踵7.党同伐异8.寤寐求之9.夙兴夜寐10.欲盖弥彰,求、责,要求殷、富,富有登,登上;造,到达文、饰,装饰、掩饰扶、济,帮扶救济比、接,紧接着,紧挨着党,偏袒;伐,讨伐寤,醒来;寐,睡着夙,早盖,遮掩;彰,明显,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1.范增数目项
32、王。2.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3.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4.自放驴,取樵炊爨 5.是故圣愈圣,愚愈愚6.沛公欲王关中7.侯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8.得佳者笼养之 9.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10.有华阴令欲媚上官,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语法分析法,使眼色住分条整理柴圣人;神圣;愚人;愚蠢称王悄悄地用笼子陈述献媚,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四、成语对应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成语分析法,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竭:竭尽2.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
33、类3.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4.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5.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成语分析法,6.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不期而遇。期,约定。7.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劲草。疾,强。8.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责,要求。9.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拔,超过。10.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人。尤,责问,责怪。,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五.字形分析法,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形声字:,晴,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声旁:主要起标声的作用,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
34、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会意字:,休塵男囚从,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 。从鹿从土。鹿群行扬起尘土 。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从人从口。人在口(围)中。二人相从。 表示前后相随。,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3.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飏(yng)于前。4.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颈以塞责耶!”5.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6.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7.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y)之。”8.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
35、殣(pio jn)枕路 。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字形分析法,买入,卖出,羽毛扇,挥动,割,杀死,田地,割掉鼻子,饿死的人,绳子,1.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2.“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动物有关;3.“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4.“辶、彳(行)”等与人的行为有关;5.形旁从 “禾”与五谷有关;6.从“皿”与器具有关; 7.从“阝” 左耳旁多与山地地形有关;右耳旁与地名城镇有关;8.从“隹(zhu) ”与鸟雀有关; 9.从“贝”与钱财有关;10.从“月”与肉有关。,小结,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
36、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六.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邻词推断法,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冀缓急或可救助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姥”偏“兄”偏“作”偏“母、兄”,偏“异”,偏
37、“急”,偏“国”,偏“目”,偏义复词需结合全文/全句的意思来理解,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邻词推断法,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2.斧斤以时入山林3.反归取之4.所过城邑皆叛畔燕而归田单5.能谤讥于市朝6.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7.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爱、怜,疼爱斧、斤,斧头反、归,返回叛、畔,背叛谤、讥,责备讽刺,仕、宦,官员猝、遽,仓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七.通假字推断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或者通假字音同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通假字推断法,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4.旦日不可
38、不蚤来见项王。5.复之以掌。6.卒然临之而不惊。7.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顾通雇,雇佣翼通翌,趣通促,催促蚤通早复通覆,覆盖卒通猝,突然从通纵,放纵,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八.知识迁移法,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知识迁移法,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3.韩轨遂投城遁走。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滕王阁序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边境,交好,抛弃,接近,总结,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成语分析法字形分析法邻词推断法通假推断法知识迁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