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0345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讨论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走进亚里士多德,1,PPT课件,亚里士多德灵魂论的三个衍变过程,第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完全嗣承了柏拉图以人生为“魂与身战”的悲响!亚里士多德承袭着柏拉图裴多篇的智慧:灵魂限于人类,不是动物界所通有。灵魂先人身而存在。方人之诞生,把某一个灵魂摄入,而囚禁之于肉体之内,终生跟着身体的物性活动。这些活动是反乎灵魂的“精神”本性的。迨其人死亡,此某灵魂者,乃得脱离物身,而还归于响所来处。灵魂既得返于宇宙,复其自由本性,犹能记忆着人世的烦恼。,2,PPT课件,第二个阶段:亚里士多德确认了:凡物之具备了“生命”的象征者,便也各有“灵魂”(“精神”)。亚里士多德动物志,卷八章一:“大多

2、数的动物具有精神(灵魂)性状(心理象征),比较起来,这一素质,(对)于人这(个)品种,特为显著。动物相互间有身理构造上的相似之处,于精神状态而言,若干动物也各示现其或柔或猛,或驯或暴,或勇或怯,又或多疑或坦率,或爽直或卑诈;于理知而言,也可见到他们具备相当于机敏的性能。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关于灵魂的考察与讨论,一向限于人类的灵魂。”“现在,我们也该研究一匹马,一只狗,以及其它诸动物的灵魂与人类的灵魂是否可用一个总概的公式为之阐明”。,3,PPT课件,第三阶段:不尽一切动物,更且一切植物(草木),也被说成“具有灵魂”。动物志卷八章一:“从无生物进入于生物界的第一级便是植物,而在植物界之中,各个

3、种属所具有的生命活力(灵魂),显然有多少或高低的等差;从整个植物界来看,与动物相比照,固然缺少些活力,但与各种无生物相比较,它们又显然赋有了生命。【 “灵魂”综合物身而言,同于“生命”,相对或配合物身而言,同于“精神”,也就是精神。】,4,PPT课件,我们首先应确定灵魂归于哪一类属,以及它的本体(“它是什么?”);我要询问:灵魂是“某一个体”而具有“现实存在”的么?或是一个“如此如此(素质)”,或一个“那么大小(量度)”,或如我们前曾论定的住范畴中的任何其他一个范畴?关于这些论题的讲述者与探究者们,当今似乎都自限其题材于“人的灵魂”。我们于“有生命物”只给予一个定义,按此为说,我们为灵魂也只赋

4、予一个定义就足够了么?这就是说,于马,于狗,于人,于神的灵魂,分别给予各不同的定义(名称)?为此故,研究灵魂或研究一一灵魂或限于研究这么一部分的灵魂,随即成为研究自然哲学的要务。我们偏离本题已经够远的了,现在该回到原旨。我们所持说:灵魂的诸感受(感应),犹如愤怒与恐惧,是不可能分离于生物(动物)的身体(物质底层)之外的,生物的本性全凭其形体以示现,灵魂的诸感受(感应),异乎一条线或一平面图之不能离立。物之具有灵魂者,所由基本上别异于物之不具有灵魂者,盍有二事运动与感觉。,亚里士多德原文,5,PPT课件,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凡符合于天赋本性的(营养与繁殖)事物,动物们便引以为快乐而趋向之,这就叫

5、做各种动物在宇宙间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亚里士多德有上述而展开的思想,在灵魂论与伦理学中完成了全生物界,配合于物身生理体系的一个精神(心理)体系。,由乐生遂性到精神体系,6,PPT课件,精神(心理)体系,(1)“营养灵魂”,亦称植物灵魂,即包含生存与生殖的“欲望灵魂”,是草木虫鱼鸟兽等一切生物所统备,它操持着万物与之相应的,饮食与消化,即“生存(生长),与蕃殖”的功能。(2)“感应灵魂”,亦称动物灵魂,为一切动物所统备,操持着动物的“感觉情念与运动”的功能。(3)“理知灵魂”或心识,即思想灵魂,操持思想,计算,审议的机能,为人类所独有的“精神灵魂”。,7,PPT课件,灵魂在哪里?!,灵魂处于身体

6、的最热部分,即心脏区域以内,操持“生命热源”以实现一个活动物的营养机能(生长与繁殖)和感觉与运动机能者,正是灵魂!生理原热是从“自然(生理)火”亦称“内蕴火”发生的。灵魂为了操持动物生体的营养功能,在心脏区域内,着使内蕴之火,发为热量,而一经发热,这又需有冷却构造,为之平衡。所以陆上动物各有心脏,又各有肺,致冷功能就由肺呼吸来运行。青与老生与死第四章提到,活动物全身与其各个部分,都含有“自然(生理)热”,当其活着的时刻,全身各个部分都有热感;一但失去生命,它就全无热感。生命全赖热源所在,也是灵魂所在的心脏。,8,PPT课件,灵魂是什么?,所谓生命,乃是指自己摄取营养,有生灭变化的能力。所有有生

7、命的自然躯体都是实体,这样的实体必然都是由结合而成。灵魂是这样一种躯体,即具有生命的躯体,但躯体并不是灵魂。躯体并不隶属于某个主体,它自身即是主体和质料(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灵魂作为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形式,必然是实体,这种实体就是现实性。灵魂就是这一类躯体的现实性(现实性有两层涵义,其一类似于知识,其二类似于思辨。这里的现实性主要是指思辨)。P31通过上述,亚里士多德已经对灵魂做了一般性的说明:灵魂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的原则,即有生命的事物的运动原因。灵魂是在原理意义上的实体,它是这样的躯体是其所是的本质。,9,PPT课件,原因?,因为灵魂的存在乃是睡眠和觉醒的前提,觉醒犹如思辨,而

8、睡眠则如同有知识而不运用,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总是先有知识。所以灵魂就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实现性。而且,这样的躯体有器官。如国必须说出灵魂的所共有的东西,那就是拥有器官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性!所以没有必要去追究躯体和灵魂是不是一。“一”和“存在”有许多意义,但主要是指现实性。,10,PPT课件,亚里士多德说:灵魂乃是有生命躯体的原因和本原 。它是躯体运动的始点,它是躯体的目的。它是一切拥有灵魂的躯体的实体。1因为实体是一切其他事物存在的原因,对于生物来说存在就是生命,灵魂是它们的原因和本原。2因为所有的自然躯体都是灵魂的工具,不管动物还是植物的躯体都是为其灵魂而存在,11,PPT课件,亚

9、里士多德原文理解,人们通常依循两种不同的功能(职能),界说灵魂的性质:一类是位置运动(移换),另一类是思想(考虑),审辨(辨别)与感觉(认识)。人们概约地计度思想和智慧,为近似感应(认识)的一种形式,两者(思想灵魂与感觉灵魂)都从事于审辨并认识当前所存在的是个什么,实际上昔贤,有如贝恩杜克里径直认为思想同于感觉;他说:“人们的智巧会当与经验(积渐的见闻)而日增”;他又说,“人们的思虑各随岁月的更新而时自为演变”。又,荷马的短语,“人心概若此,此所毋乃同”,所昭示的义理,正也如此。所有这些作家,统都设想,思想的过程,有如感觉,也是一个属于身体(生理)的职能(机能),像我们在这一论题的开始时,曾已

10、说过的那样,凭“物以类应”的原则,人们因其攸同的内涵素质,感应并审查外界的相类示像。可是,他们在发作这些议论时,也该得提到人们会有失误(谬误)的这一问题;,12,PPT课件,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灵魂的定义过于深奥,也许很难被我们初学者理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人们可以凭借灵魂感受,学习和理解。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力,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由上述我所介绍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灵魂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灵魂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神或是鬼,灵魂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说,我认为就是人的一种感觉,它能够把我们身上所具有的能力表达出来或者说是体现出来;或者也可能是一种精神思想

11、,可以支配我们的身体,把我们所想的东西真实的表现出来!,13,PPT课件,“最博学之人”,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14,PPT课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

12、,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15,PPT课件,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苗力田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灵魂论及其他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16,PPT课件,结束,谢谢,17,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