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836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生的境界,冯友兰,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到:“我在砌墙。”一个说:“我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不同呢?,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重点把握,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觉解指数

2、高低,整体感知:,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哪四种?,2.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根据人们对事物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整体感知,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如何解释这个词?,觉解,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3、重点把握,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觉解指数高低,整体感知:,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理清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分析问题:,人的精神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解决问题:,第一部分: 谈论四种人生境界。(1-6) :“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1) :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 :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第二部分: 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4、7-10),课文思路分析,1“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 请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中的这句话。,重点解读,因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理解不同,2、“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这几句话在文章当中的第六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具体应作如何理解 ?,重点解读,一般人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但是冯友兰却不这

5、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1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发 散 思 维,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

6、已,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3“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重点解读,“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7、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用辩证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重点解读,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一名儿童趴在地上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个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一群高楼”。另一个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

8、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一处景观而感到高兴。”,示例:,自然,道德,功利,道德,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 的人”?,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一个为自己,一个为社会,6、分析下面各例中人物的人生境界,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 你放羊为的是什么?” 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 放羊娃答:“ 娶媳妇。” 记者问:“ 娶了媳妇呢?” 放羊娃答:“ 生孩子。”

9、记者问:“ 有了孩子呢?” 放羊娃答:“ 放羊。”记者默然。,重点解读,放羊娃娃由于生活在落后愚昧地区,对自己生活不觉解,作为一个少年最是多梦季节,但他却仍是近乎处于自然境界,这也使我们感到治贫首先要治愚,理念(觉解程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天地境界 梁衡认为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到绝妙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大有大无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

10、,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这真可以说是达到了天地境界。,小结,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四种境界:在自然境界,人的智慧还不足以使他们获得自我意识;到了功利境界.智慧之光就照亮了但也仅仅照耀着人的自我意识;当人的智慧发展到可以把自我放置到人类社会中认识的时候,就进入了道德境界;最后,智慧的光芒扩散到宇宙,自我被纳入整个天地体系中认识,天地境界就降临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2、读哲学论文,一要质疑思辨;二要联系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 。,拓展视野,“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渴望),(追求),(顿悟),拓展视野,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永恒,刹那成终古的心态,(2)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阶段。,第二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已悟道而实未悟的阶段。,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