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051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X 页数:7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教学设计ppt课件.ppt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烛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3、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意象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教学难点:诗歌的抒情脉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闻一多初期写的黄昏这首诗引入本节课。 黄昏 太阳辛苦了一天, 赚的一个平安的黄昏, 喜得满面通红, 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二、作者介绍,红烛介绍。三、初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字音和节奏)说说初读的感受。,四、品读:问题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

2、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灰”与“泪”两层。2、3、4节“灰”,5、6、7、8“泪”):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问题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设问手法,自问自答。诗人思考的过程)问题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结合时代背景回答。(这是诗人对红烛所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诗人的自我勉励。),问题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5节:醒悟以后的奉献之始。6节:对红烛的劝慰“何苦伤

3、心流泪”,因“残风”阻挠而“烧的不稳”不怕牺牲自己而是“急”不能带来光明,对不能奉献自己的急。7节:“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相信泪也是一种奉献,不会白流。8节:泪是结果,但是目的在于奉献光明。)问题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在乎付出是否会有回报,展现的是诗人无怨无悔的付出。不计较个人荣辱,在乎的是否能创造光明,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5.归纳抒情的脉络。(“红”到自身,扣住“灰”与“泪”。最后归结为哲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五、鉴读:问题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三次。: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问答式抒情的层层递进。问题2: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反复呼告,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问题3:鉴赏诗句: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六、主旨:通过问题逐步引出主旨。表现主旨的方法。问题: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 ? 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托物言志/颜色:红/诗人的赤子之心/照亮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