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119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逢入京使晚 春,逢入京使岑参,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走近作者,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写作背景,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

2、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诗歌,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60,秒,倒计时还有,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双袖都被沾湿了,泪水还没有干。,在马上与使者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信),烦劳您替我捎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品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

3、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10,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双袖龙钟泪不干”,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

4、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集中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语出自然又含蓄凝练。,名家点评:,唐汝询评曰:“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唐诗解)徐增评曰:“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 (而庵说唐诗)沈德潜评:“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唐诗别裁集卷十九),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

5、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主旨,边塞诗,以书写战争为主题,歌咏塞外风光,表现将士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也反映战争的残酷及征夫的思乡之情,作品大多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 王之涣凉州词,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晚春,韩愈,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写作背景,读诗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晚春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

7、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60,秒,倒计时还有,草 树 知 春 不 久 归, 百 般 红 紫 斗 芳 菲。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晚春,韩愈,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竞相争奇斗艳,展现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柳絮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诗歌赏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本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主旨探究,感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