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235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一语文组,诵 读,欣 赏,古代诗词三首,初一语文组诵 读欣 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读 读通诗句,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一读 读通诗句,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基本特点。2、学会赏析,感悟诗歌意境。3、体会颈联的哲理。,学习目标,初一语文组,唐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初一语文组唐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2、/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王湾(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初一语文组,解题,思考: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初一语文组解题思考:,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注释】客路,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

3、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注释】,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二读 理解诗意,游客

4、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二读 理,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长江地区;,早春时节;,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景物:,特点:,开阔、秀丽,江春,三读 揣摩情感,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心情:淡,四读 品味鉴赏,1、本诗中景物描写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几乎与岸齐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淼。又写

5、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融化,春意已浓的景象。,四读 品味鉴赏1、本诗中景物描写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主 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6、。,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主 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其中”生”入”字用的十分精妙,你能说说它们好在哪里呢?,五读 当堂演练, “生”和“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海日孕育在残夜之中,并将驱走黑暗;江春已潜入寒冬未尽的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的交替的自然规律不可阻挡。透露出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其中”生”入”字用的十分精妙,你能,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

7、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杜牧,折断的铁戟,锈蚀,以前的时代,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三国时吴国的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折戟沉沙铁未销,赤壁折断的铁戟锈蚀以前的时代吴国的年青将领周,断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烂掉,我拾起来磨洗认清它出自前朝。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春色幽深的铜雀台早就锁着二乔了。,一读 理解诗意,断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烂掉,我拾起来磨洗认清它出,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有起兴的作用,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二读 揣摩情感,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

8、”指,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也可理解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三读 品味鉴赏,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

9、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苏 轼,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谁说人老了,不可能重又青春年少?门前兰溪流淌的河水还能向西倒流呢.因此,根本就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息,说什么岁月无情,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一读 理解诗意,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1.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了哪四个画面?,兰芽浸溪,沙路无泥,萧萧暮雨 , 子规暮啼,二读 揣摩情感,2.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身为贬官,面对暮雨

10、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3.下阕抒情,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1.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了哪四个画面? 兰芽浸溪,沙路无,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三读 品味鉴赏,“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在诗中是指什么?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1.杜牧在咏史诗赤壁中 , 妙在写政治军事形势的变迁是通过美女的命运来反映的。2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浣溪沙中写眼前景色,描绘出三个画面的句子是 , , 。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 , , 。,巩固延伸,1.杜牧在咏史诗赤壁中 , 妙在写政治,4次北固山下中 , 一句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5赤壁诗中,作者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 。6次北固山下中 , 一联,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涵自然哲理。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了一副青山绿水的新春景象。诗人眼前所见的开阔江面上的景象正如诗中所写的 , 。,4次北固山下中 , 一句以小景与大景互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