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298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家医案与临床绪风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末医家周学海: “宋后医书,唯案好看,不似注释古医书之多穿凿也,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所长矣。”近代名医恽铁樵: “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2020/11/4,1,清末医家周学海:2020/11/41,某某,女,50岁。 多食易饥二年余。患者二年多前忽感食难用饱,日进食4、5顿仍感饥饿。每于夜间醒来还要加餐。一昼夜进主食量由原来的0.5公斤增至1公斤多,近已增至1.52公斤,体重却逐渐减轻。经多种检查排除了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西医未能确诊,中医治疗近一年,效亦不著,遂失去信

2、心,近年来未再治疗。近因病情加重,日进食2公斤多仍时感饥饿,四肢乏力,故来求诊。察患者体瘦,面色略黯,大便自患病以来一直干燥,脉弦细,舌淡红,苔灰白,尿黄,大便干结如粟。阅其以往服过之药方,多为滋补之剂。患者多食而不多饮,尿黄而量不多,历时两年多,体瘦而不形削,且能坚持轻工作。,2020/11/4,2,某某,女,50岁。2020/11/42,知母10、生石膏25、炙甘草3、薏苡仁25、升麻9、火麻仁25、党参15、白术12、茯苓12,12剂。水煎服,日一剂。 服药后,饥饿感减轻,夜间不需加餐,大便转润,但停药后诸症复如前。用上方加黄芩9、枳壳9、地骨皮12,水煎服,日一剂。服药12剂,疗效不显

3、,拟加小承气汤、白虎汤及四君子汤合方化裁: 酒军6、枳实10、厚朴12、知母10、生石膏30、炙甘草6、苡仁30、白术12、沙参15、麦冬12,水煎服。六剂后即显效,继服12剂,诸症渐除,日进主食0.5公斤左右,大便转常。20天体重增加了5公斤,精神好转。,素问气厥论篇“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 谓之食亦。”,2020/11/4,3,知母10、生石膏25、炙甘草3、薏苡仁25、升麻9、,朱良春类风关治验:,补益肝肾精血* 益肾壮督 阴充阳旺,驱邪外出 温壮肾督阳气* 妙用虫药 风寒湿痹证* 顽痹证治分五型 郁久化热证 痰瘀阻络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瘀热浊毒证 肾督亏虚证,2020/11/4

4、,4,朱良春类风关治验:,焦树德治验:,尪痹发病之关键在于风寒湿邪入肾伤骨;治疗以补肾祛寒为主; 辅以化湿散风、养血荣筋、活瘀通络。 若出现邪欲化热之势,则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 若出现化热之证,则暂以补肾清热法治其标热,待标热得清后,再渐转为补肾祛寒之法治其本。 并注意调护脾胃以保后天之本。,2020/11/4,5,焦树德治验:尪痹发病之关键在于风寒湿邪入肾伤骨;2020/1,朱良春医案:杨某,女,33岁,工人。1986年4月5日初诊,去年10月开始周身关节疼痛,怕冷恶热,血沉147mm/h,经常发热(37.538.2),一度怀疑为红斑狼疮,但未找到LE细胞,嗣查类风湿因子(+),

5、乃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迭用抗风湿类药物无效,长期服用地塞米松(3片日)以缓其苦。目前关节肿痛、强硬,晨僵明显,活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面部潮红虚浮,足肿,腰痛,尿检蛋白(+),苔薄黄,舌质紫,脉细弦。郁热内蕴,经脉痹阻,肾气亏虚,精微失固。治宜清化郁热,疏通经脉,益肾固下。 生地黄45g,赤芍、当归、地鳖虫、炙蜂房、制川乌、乌梢蛇各10g,鸡血藤、白花蛇舌草各30g,仙灵脾、苍耳子各15g,甘草3g,10剂。,2020/11/4,6,朱良春医案:2020/11/46,4月27日二诊:药后热未再作,关节肿痛显著减轻,乃又自行继服10剂。目前已能行走,自觉为半年来所未有之现象。复查血沉已降为60

6、mm/h,尿蛋白(+)。效不更方,激素在递减。原方生地改为熟地黄30g,10剂。益肾蠲痹丸3袋,每次6g,每日2次,食后服。 5月10日三诊:症情稳定,血沉已降为28mm/h,类风湿因子亦已转阴。激素已撤,汤药可暂停,以丸剂持续服用巩固之。 9月2日随访:关节肿痛已消失,活动自如,体重增加,已恢复轻工作。,2020/11/4,7,4月27日二诊:药后热未再作,关节肿,制川乌(郁热内蕴 乌梢蛇 经脉痹阻) 赤芍 地鳖虫 制蜂房 苍耳子 白花蛇舌草 生地 当归 鸡血藤 仙灵脾,2020/11/4,8,2020/11/48,林某,女,34岁,农民。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8年余,腕踝关节肿痛僵硬,手指关节

7、呈梭形改变,长期服用消炎痛、地塞米松,未见好转。近两年来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于1987年9月2日来初诊。患者面部虚浮,指、腕、肘、踝、膝关节疼痛,晨僵约3小时,口干怯冷,关节得温则舒,苔薄腻、舌边色紫,脉弦细。血沉54mm/h,抗“O”883u,类风湿因子阳性。寒湿外侵,痰瘀交结,深入经隧,肾虚络痹。治宜化痰消瘀,益肾蠲痹。 处方:制川草乌各10g,生熟地各20g,仙灵脾10g,乌梢蛇10g,炮甲片10g,炙全蝎末3g(分吞),地鳖虫10g,白芥子10g,炙僵蚕10g,骨碎补10g,全当归10g,徐长卿15g,生甘草6g。,2020/11/4,9,林某,女,34岁,农民。2020/11/4

8、9,另益肾蠲痹丸8g,一日3次,饭后服。 二诊:进药60剂,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肿痛稍退,已能翻身坐起,但行走困难。地塞米松减至每日1片。原方去白芥子、僵蚕,加炙蜂房10g,补骨脂10g,肉苁蓉10g,30剂。另益肾蠲痹九8g,一日3次,继服。 药后已能下床行走活动,关节肿痛基本已消除。当地医院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23mm/h,抗“O”500u。地塞米松减至每日14片。药既奏效,处理同前,丸药继服三个月,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地塞米松已停服,能骑自行车和从事家务劳动。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复查均属正常。嘱再服丸药6月,以巩固疗效。,2020/11/4,10,另益肾蠲痹丸8g,一日3次,饭

9、后服。,例2 制川乌 制草乌(寒湿痹阻 乌梢蛇 徐长卿痰瘀交结) 炙全蝎 炙僵蚕 地鳖虫 炮山甲 (炙蜂房) 白芥子 生地 熟地 全当归 生甘草 仙灵脾 骨碎补 (补骨脂),2020/11/4,11,例2 制川乌 制草乌2020/11/411,朱某,女,33,打字员。1998年12月10日初诊。 全身关节疼痛,小指关节肿胀、晨僵1.5小时,发作半年,手指已变形。辅检:AS0250u,ESR30mm/h,RF63,CRP 3.0ug/L,IgGl9.3gL,IgA 4.0g/L,IgM 3.65g/L,RBC 2.8110 12/L,WBC6.510 9/L。顷口干,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小弦,此顽

10、痹之候也,治宜蠲痹通络,活血定痛。 (1)生黄芪、生地黄、鸡血藤各30g,炒延胡20g,仙灵脾、徐长卿各15g,炙蜂房、炙地鳖虫、全当归各10g,甘草6g。7剂。 (2) 益肾蠲痹丸8g2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12月30日二诊:药后症无进退,舌脉如前,此非矢不中的,乃力不及鹄也,原法继进。,2020/11/4,12,朱某,女,33,打字员。1998年12月10日初诊。2020,(1)穿山龙50g,鸡血藤、威灵仙、生黄芪、青风藤、炒延胡各30g,炒白芥子、生地黄各15g,甘杞子、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水蛭、甘草各6g。14剂。 (2) 益肾蠲痹丸8g

11、2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1999年1月26日三诊:药后疼痛稍减,舌红苔薄,脉细弦,前法续进。 (1)上方加炮山甲、泽兰、泽泻各10g。14剂。 (2) 益肾蠲痹丸8g2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2月21日四诊:疼痛进一步减轻,晨僵时间缩短,手指肿仍未消,舌苔脉象同前,原法出入。 ,2020/11/4,13,(1)穿山龙50g,鸡血藤、威灵仙、生黄芪、青风藤、,例3 徐长卿 (穿山龙 威灵仙 青风藤) 炙地鳖虫 炙蜂房(广地龙 炙僵蚕 水蛭 顽痹之候 炮山甲 泽兰) 延胡 (白芥子、皂角刺、胆南星) 全当归 鸡血藤 生地 甘草 (杞子) 仙灵脾 生黄芪,2020/11/4,1

12、4,例3 徐长卿 (穿山龙 威灵仙 青风藤,张某,女,33岁,工人。 1997年6月6日初诊:双手指关节肿痛,晨僵2小时,双膝、腕关节均肿痛,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征兆也,治宜益肾蠲痹。 (1)鸡血藤、土茯苓、青风藤、鹿衔草各30g,仙灵脾、生熟地各15g,全当归、地鳖虫、炙蜂房各10g,甘草6g。10剂。 (2)益肾蠲痹丸8g2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6月20日二诊:药后痛减,肿消未已,有时失眠,便溏日数行,苔薄脉细,辅检:RF弱阳性,IgGl8.58g/L,IgA3.26g/L,1gMl.73g/L,x线示:右腕关节间隙狭窄,原法继进。 (1)上方加炒白术15g

13、,夜交藤30g。14剂。 (2)益肾蠲痹丸8g4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2020/11/4,15,张某,女,33岁,工人。2020/11/415,7月4日三诊:关节肿痛时轻时重,晨僵已释。余无所苦,脉舌同前,前法损益。 (1) 6月6日方加油松节、生黄芪各30g。14剂。 (2) 益肾蠲痹丸8g4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7月18日四诊:指腕关节时痛,汗出较多。原法出入。 (1) 生黄芪、油松节、土茯苓、鹿衔草、青风藤各30g,徐长卿15g,炙蜂房、地鳖虫、桃仁、红花各10g,甘草6g。14剂。 (2) 益肾蠲痹丸8g4盒,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 11月24日七诊:诸症

14、均减,脉舌同前,复检各项指标均已正常,余无所苦。 (1)上方加仙灵脾15g。14剂。,2020/11/4,16,7月4日三诊:关节肿痛时轻时重,晨,例4 青风藤 地鳖虫 炙蜂房征兆 土茯苓 全当归 鸡血藤 生地 熟地 甘草 仙灵脾 鹿衔草,2020/11/4,17,例4 青风藤2020/11/417,王某,男,55岁,个体。 1998年5月2日初诊:两手指肿痛,晨僵2小时,已历半年,呈梭状变形,两足底疼痛,行走、上下楼梯亦困难,局部得温则舒,手背灼热,痛如针刺。辅检:RFl:80,ESR 33mm/h,ANA阴性,CIC阳性,GRP 27ugmL,mp 251mg/L,IgGl9.2g/L,I

15、gM 2.68g/L,IgA3.01g/L。舌红,苔黄腻,脉细小弦,此为顽痹,痰瘀阻络,经脉痹闭。治宜宣化痰瘀,蠲痹通络。处方: (1)穿山龙50g,鸡血藤、威灵仙、青风藤、忍冬藤各30g,生地20g,羌独活、白芥子、皂角刺各15g,胆南星、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甘草6g,制马钱1.5g。14剂。,2020/11/4,18,王某,男,55岁,个体。2020/11/418,(2)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蝎蚣胶囊0.3g210粒,每服5粒,每日3次,饭后服。 5月18日二诊:药后症情时轻时重,关节红肿灼热,口干,苔薄黄腻,

16、脉细弦。有化热之征,宜参以清泄。 (1)上方加银花、赤芍各15g,知母、桂枝各10g 14剂 (2)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蝎蚣胶囊0.3g210粒,每服5粒,每日3次,饭后服。 6月1日三诊:肿退痛止,手能握拳,舌苔黄腻,质红,脉细弦,前法巩固。 (1)上方30剂。 (2)益肾蠲痹丸4g90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蝎蚣胶囊0.3g420粒,每服5粒,每日3次,饭后服。 随访已愈,嘱继服益肾蠲痹丸3个月,巩固疗效。,2020/11/4,19,(2)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例5 制川乌 (桂枝)(顽痹 穿山龙 青风藤 威灵仙 羌

17、活 独活 乌梢蛇 制马钱 痰瘀 广地龙 炙僵蚕 炙蜂房 地鳖虫 全蝎 蜈蚣 赤芍 阻络) 白芥子 皂角刺 胆南星 银花藤 (银花 知母) 生地 甘草,2020/11/4,20,例5 制川乌 (桂枝)2020/11/420,制川乌(郁热内蕴 乌梢蛇 经脉痹阻) 赤芍 地鳖虫 制蜂房 苍耳子 白花蛇舌草 生地 当归 鸡血藤 仙灵脾,益肾蠲痹丸:熟地黄、当归、仙灵脾、鹿衔草、炙全蝎、炙蜈蚣、炙乌梢蛇(蕲蛇效更好,但价格较昂)、炙蜂房、炙地鳖虫、炙僵蚕、炙蜣螂虫、甘草等,共研极细末。另用生地黄、鸡血藤、老鹤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8g,日23次,食后服。,老鹤草、寻骨风、蛇全蝎、

18、蜈蚣、蜂房、地鳖虫、僵蚕、蜣螂虫、虎杖熟地黄、生地黄、鸡血藤、当归、甘草仙灵脾、鹿衔草,2020/11/4,21,益肾蠲痹丸:老鹤草、寻骨风、蛇2020/11/421,朱良春用药经验:,风寒湿痹证: 炙川乌 桂枝 制乌蛇 当归 熟地 甘草 仙灵脾 鹿衔草加减:风盛 + 寻骨风 / 钻地风 寒盛 + 制草乌 / 熟附片 湿盛 + 生、熟薏仁 / 苍、白术 痛甚 + 炒玄胡 / 制全蝎 肿胀甚 + 炙僵蚕 / 蜂房,2020/11/4,22,朱良春用药经验:风寒湿痹证:2020/11/422,郁久化热证: 制川乌 桂枝 乌梢蛇 广地龙 炙僵蚕 知母 银花藤 当归 生地 白芍 甘草加减:痛剧 + 蜈

19、蚣 / 六轴子 红肿热 + 黄柏 晚蚕砂 红斑结节 + 水牛角 丹皮,2020/11/4,23,郁久化热证:2020/11/423,肾督亏虚证: 炙乌蛇 炙全蝎 炙蜈蚣 炙蜂房 炙僵蚕 蜣螂虫 广地龙 地鳖虫 老鹳草 徐长卿 寻骨风 虎杖 苍耳子 生地 熟地 当归 鸡血藤 淡苁蓉 甘草 仙灵脾 鹿衔草,2020/11/4,24,肾督亏虚证:2020/11/424,焦树德补肾祛寒治尪汤,主药:制附片 川断 补骨脂 熟地黄辅药:桂枝 独活 威灵仙 骨碎补 淫羊藿 狗骨佐药:麻黄 防风 伸筋草 松节 赤芍 炙山甲 地鳖虫 苍术 知母使药:牛膝,* 制附片 桂枝 麻黄* 独活 威灵仙 防风 伸筋草 松

20、节 牛膝* 赤芍 炙山甲 地鳖虫 * 苍术* 知母* 熟地黄* 川断 补骨脂 骨碎补 淫羊藿 狗骨#,2020/11/4,25,焦树德补肾祛寒治尪汤主药:制附片 川断 补骨脂* 制附,焦树德补肾清热治尪汤,主药:川断 骨碎补 生地 知母 炒黄柏 地骨皮 赤芍辅药:威灵仙 桑枝 秦艽 银花藤 络石藤 蚕砂佐药:羌活 独活 白僵蚕 制乳香 制没药 地鳖虫 红花使药:透骨草,* 威灵仙 羌活 独活 桑枝 秦艽 透骨草 银花藤 络石藤 蚕砂* 赤芍 红花 制乳香 制没药 地鳖虫 白僵蚕* 知母 炒黄柏 地骨皮 * 生地* 川断 骨碎补#,2020/11/4,26,焦树德补肾清热治尪汤主药:川断 骨碎补

21、 生地 * 威,朱良春类风关治验:,补益肝肾精血* 益肾壮督 阴充阳旺,驱邪外出 温壮肾督阳气* 妙用虫药 风寒湿痹证* 顽痹证治分五型 郁久化热证 痰瘀阻络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瘀热浊毒证 肾督亏虚证,2020/11/4,27,朱良春类风关治验:,重症肌无力危象兼真菌感染治验案,患者伍某,男,30 ,住院号148723,2000年6月11日由某大西医院ICU转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二科。 缘患者于199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语言构音不清,经诊断为重症肌无力,长期口服西药强的松、溴吡斯的明以及中药治疗。今年6月2日因感冒发热,咳嗽痰涎,诱发呼吸困难,

22、吞咽不下,四肢无力加重,2002年6月8日急诊入广州某大西医院重症监护室,经使用高能抗生素、激素、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病情仍无好转 ,再使用环磷酰胺,病情急转直下,患者全身瘫软,呼吸将停,危在顷刻,遂同意转院,于2002年6月11日上午车床推入我院内二科。,2020/11/4,28,重症肌无力危象兼真菌感染治验案 患者伍,入院体查摘要:T38,P89次/分, R25次/分,BP130/80mmHg。急性重病容,精神倦乏,体位被动,满月脸,双眼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口腔痰涎分泌物多,上颚及咽部在散在白银薄膜,颈软无力抬起,心率89次/分,律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

23、性杂音,双肺呼吸音减弱,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上肢肌力级,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级,双膝腱反射存在。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1.310.9/L。中医四诊摘要:呼吸气短,吞咽困难,痰涎壅盛,四肢无力,眼睑下垂,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微细弱。中医诊断:1、痿证(脾胃虚损),2、大气下陷。西医诊断:1、重症肌无力危象(迟发重症型), 2、肺部感染。,2020/11/4,29,入院体查摘要:T38,P89次/分, R25次/分,BP1,治疗原则,中医升阳益气,强肌健力,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根据邓铁涛教授经验重用黄芪、五爪龙,并予强肌健力口服液2支/次,

24、3次/日。西药继续按照原西医院激素量地塞米松10mg/日,溴吡斯的明60mg/次,4次/日。但抗生素改用普通红霉素与氯霉素各1g/日静滴。中药处方为,黄芪60 五爪龙30 太子参30 白术15 当归10 升麻10 柴胡10 浙贝母15 薏米30 山萸肉15 甘草3 陈皮36月13日,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呼吸困难需要持续吸氧,吞咽困难无法饮食,频频腹泻水样大便,四肢无力卧床不起。查房发现患者口唇四周有多处溃烂,上颚及咽部粘膜出现大片白色薄膜,可剥落,留下潮红基底,舌苔白腻,咳嗽痰多色白,双下肺可闻及干湿啰音,疑真菌感染即分别取样作咽拭分泌物、大便涂片检查。6月17日,痰培养为白色念球菌生长,大便涂

25、片为发现真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6.910.9/L,连续两次检查仍为上述结果。考虑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之感染性质为真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停用抗生素改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静滴氟康唑0.2g/次,2次/日,连用三天,患者自觉四肢困倦,病情仍未有起色,特邀邓铁涛教授会诊。,2020/11/4,30,治疗原则,中医升阳益气,强肌健力,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根据邓铁,邓老分析病情,认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医属于鹅口疮范畴,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办法治疗,脾胃之气即元气大伤,元气伤则容易并发各种疑难病症,真菌(念珠菌)感染乃为其一。证情标实本虚,处方如下: 黄芪90 太子参30 川萆薢15 藿

26、香12 柴胡10 升麻10 白术12 冬瓜仁30 浙贝母10 陈皮3 甘草3 珍珠草20 三剂。幻灯片 18 6月20日,患者口唇四周多处溃烂已结痂,上颚及咽部粘膜白色薄膜消失,咳嗽减轻,痰涎减少,大便一日两次已无腹泻,但仍有吞咽困难,四肢乏力,语言欠清利,双肺仍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效不更方,继续按照邓铁涛教授治疗原则拟方: 黄芪90 太子参30 珍珠草20 川萆薢15 藿香12 柴胡10 升麻10 白术12 薏苡仁30 冬瓜仁30 浙贝母10 陈皮3 甘草3 四剂 并停止使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激素亦减量为强的松60mg/日(约相当于地塞米松8mg,原用量为10mg)。,2020/11/4,31

27、,邓老分析病情,认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医属于鹅口疮范畴,患,6月25日,虽然停用氟康唑,激素亦减量,但患者病情仍然好转,停止吸氧,精神好可以自己下床行走,可进食软饭,体力大增,语言尚流利,痰少,无咳嗽,眼睑下垂,无复视,双肺呼吸音清,复查X光胸片,双下肺感染已吸收。再内服中药三剂:黄芪90 五爪龙60 当归10 薏苡仁30 冬瓜仁30 浙贝母10 柴胡10 升麻10 陈皮3 白术12 珍珠草20 甘草3 太子参30,后于6月28日步行出院,随访半年,至今健在,生活自理并可从事轻工作,强的松亦减量为20mg/日。,2020/11/4,32,6月25日,虽然停用氟康唑,激素亦减量,但患者病情仍然好转

28、,,黄芪60 太子参30 白术 当归 升麻 柴胡 陈皮 甘草五爪龙30山萸肉浙贝母 薏米,黄芪90 太子参30 白术升麻 柴胡 陈皮 甘草浙贝母 藿香 冬瓜仁川萆薢 珍珠草 + 薏苡仁 + 五爪龙60 当归 - 川萆薢,2020/11/4,33,黄芪60 太子参30 白术 黄芪90 太子参30,临床用药,给予邓氏强肌健力饮,方用黄芪、五爪龙、太子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甘草,陈皮主治重症肌无力危象,即使真菌感染,黄芪仍需重用,扶正以祛邪。珍珠草与川萆薢,两药原是邓铁涛教授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的药物,珍珠草一名叶下珠,又名日开夜闭,广东常用草药,出清代岭南名医何克谏(番禺人)生草药性备要,据书

29、载:味劫(劫,粤语,味涩微苦)性温,治小儿疳眼、疳积。近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微苦甘寒,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对细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本病例 一直使用治疗真菌感染,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川萆薢也是广东常用祛湿药,味苦微寒,分清浊,利湿热,邓铁涛教授经常用于治疗岭南湿热病症,本病例一直使用治疗真菌感染,临床观察其祛邪而不伤正。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再配合藿香以芳香化湿,薏苡仁淡渗利湿,浙贝母除痰,数药合力,共奏补脾益损强肌健力化湿治菌之功效。,2020/11/4,34,临床用药,给予邓氏强肌健力饮,方用黄芪、五爪龙、,强肌健力饮(邓铁涛): 黄芪 党参/太子参 白术 升麻 柴胡 当归 陈皮 炙草 五爪龙/千斤拔/牛大力,2020/11/4,35,强肌健力饮(邓铁涛):2020/11/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