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459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考能联动提升,考向命题调研,优化知能训练,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材图文自读,复习备考导航,考能联动提升考向命题调研优化知能训练第17讲中国的自然资,复习备考导航要点点击1.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2.我国耕地、林地、草场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水电站,主要能源和非能源矿产地的分布。3.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4.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复习备考导航,热点提示1.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

2、开发利用状况。2.联系经济发展实例,考查我国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3.关注我国的环境整治热点,综合考查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结合我国海洋国土的开发规划,考查海洋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热点提示,教材图文自读,土地,森林,大,少,教材图文自读土地森林大少,耕地,建设用地,大,林地,后备,人与耕地,耕地建设用地大林地后备人与耕地,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耕地:A_,B_,分布在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C_: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_地区及青藏高原。(3)D_:分布在_、_交通不便的深山及东南部的山地。4

3、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土地荒漠化、_等。(2)措施:合理用地、_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水田,旱地,平原,草地,西北内陆,林地,东北,西南,水土流失,乱占耕地,节约,(1)耕地:A_,B_,分布在_及,0.3%,0.3%,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_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_。(2)地区分布_,表现为_,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3)时间分配不均,表现为_多、_少、年际变化大。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1)_,解决时间分配不均。(2)_,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3)_用水,保

4、护水资源。,六,1/4,不均,南多北少,夏秋,冬春,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_位:人,四、海洋资源,四、海洋资源,1基本特点:_、条件优越、_。2主要类型及特点(1)多样的生物资源:B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附近,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2)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海域辽阔,资源丰富,1基本特点:_、条件优越、_,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考能联动提升,考能联动提升要点一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方法突破(1)抓住知识结构的规律性

5、,掌握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在学习地理时,经常会感到知识点多、内容零散,如果能抓住知识结构的规律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土地资源的内容结构就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特点分布问题对策。特点:类型多样,比例不当。,方法突破(1)抓住知识结构的规律性,掌握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分布:A.耕地在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B草地在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区(干旱、半干旱区)C林地在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地问题:A.水土流失严重B土地沙化严重C草场资源超载 D森林资源减少对策:A.依法管理 B建设保护对于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知识结构,也可以抓住类似的规律性。,分布:A.耕地在平原、盆地和

6、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盐场A最大盐场:长芦盐场。条件:a位于渤海沿岸,有适于晒盐的平坦海滩;b属温带季风气候,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利于晒盐。B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和台湾布袋盐场:条件:a都有平坦的海滩;b都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主要盐场A最大盐场:长芦盐场。条件:a位于渤海沿岸,有,针对训练1读中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1)(2)题。,针对训练,(1)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套失衡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2)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西气东输B南方平

7、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C南水北调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1)A(2)C,(1)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就我国而言,我国南方多为水质型缺水。北方多为资源型缺水。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其分析思路可如下表所示:,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解课件,拓展延伸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与调水工程(1)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拓展延伸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与调水工程,(2)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的总

8、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而南水北调具有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三个方案。各方案的基本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2)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调水工程引水路线作用南水北调东线从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向,针对训练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针对训练,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解析:选

9、C。注意纵坐标表示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可利用量”和“开发利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发程度越高说明水资源越紧缺,因此海河流域水资源最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解析:选C。注意纵坐标表示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可利用量,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1)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l位,天然气可采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和第2位。但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2和1/10左右。,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1)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能源资源以

10、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有量低。煤炭90%分布在秦岭、大别山以北,主要集中在晋、陕、内蒙古;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渤海湾以及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等大型盆地中。(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以煤为主,煤的占比为67.7%,发达国家煤占比均在26%以下,世界平均为27.2%。而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效率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2我国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1)石油产量供不应求:近年来石油产量的增长率赶不上国民经济和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石油产量的增长率比国民

11、经济增长率约低8%,比原油消费量增长率约低4%。(2)石油进口已超过警戒线:2004年,我国的石油自产量为1.7万吨,进口量达1.1亿吨。按国际惯例,石油进口超过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就达到了警戒线,而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超过43%。,2我国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1)石油产量供不应求:近年来,(3)石油战略储备制度还未健全: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又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净进口国。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7天,远远低于美、日两国100多天的库存水平。(4)石油进口源地褊狭:我国目前进口石油的结构是: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

12、洲,6.5%来自其他地区。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运输为主,大体占90%。其中90%又是以国外油轮运输,油轮80%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些都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3)石油战略储备制度还未健全: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3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的措施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进口源地”和“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

1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3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的措施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3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1)(2)题。,针对训练,3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1)(2),(1)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A煤炭 B石油C天然气 D水电(2)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1)与2005年相比

14、,在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解析:(1)读图可知,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2)天然气所占的比重虽然上升很快,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煤炭的能源地位;核电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肯定比2005年大得多,所以核电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增加的;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答案:(1)C(2)C,解析:(1)读图可知,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2)天然气所,考向命题调研,考情分析1考查内容上,以水资源为线索,综合各地的河流水文特征、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等进行考查。2考查形式上,选择题与综合题出现频率相当,都以图文资料为载体,结合时事热点命题。3能力要求上,由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5、转向考查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读图能力有较高要求。,考向命题调研考情分析,(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甲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图甲,真题解读,(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甲为2000年2007年我,图乙,图乙,(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

16、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解析】(1)从图甲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曲线变化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先减小后趋于平缓,各年减少幅度不同,其耕地总量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曲线的坡度最陡,说明减少最快。(2)从图乙可以看出各类土地的变化状况,林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等呈增加趋势,且林地增加较为显著;耕地、未利用地减少较快,说明耕地减少的原因,一是建设用地增加,二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答案】(1)BC(2)AC,【解析】(1)从图甲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曲线

17、变,(2010年高考上海卷)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青海省地理简图,(2010年高考上海卷)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和_。,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2)分

18、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_;B河: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世博,(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问题:_。原因:_。举措:_。,(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解析】(1)青海省地理

19、简图上的甲、乙、丙三条山脉分别是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图中A、B、C三条河流分别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即“三江源”中所说的“三江”。(2)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水”和“塔”,即青海省是我国的主要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源头,联系地势高、河流补给水源广等解答本题。(3)A河流(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包括兰州、银川、郑州和济南四个,B河流(长江)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包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个。,【解析】(1)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的甲、乙、丙三条山脉分别是祁,(4)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产生原因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展开,自然原

20、因主要从时空分布不均入手,注意不要出现“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等说法,因为这里要求从全国层面、宏观角度探讨问题,不能把北方城市的个性原因推及南方城市。青海省保护中华水塔的有效举措要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中国水源地的要求,特别突出涵养水源、防止污染等措施。,(4)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答案】(1)乙黄河长江澜沧江(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任选两城市)(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答案】(1)乙黄河长江澜沧江(2)地处我国第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