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1729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健全学校“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结合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教育为依托,以实践育人为途径,结合学校环境保护特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工作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其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三、工作任务

2、(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学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在第一课堂开设垃圾分类必修课;每学期在第二课堂开设劳动教育通论网络必修课,使学生达成不少于1学分的劳动理论学习任务。承担单位:教务处、各系部2、将劳动元素融入各类课程结合学校生态环保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特点,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各类课程中。思政理论课程要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创新创业方面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

3、创业实践的劳动过程,锻炼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承担单位:各系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中心(二)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依托第一课堂的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设置的各类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达成不少于1学分的劳动综合实践任务。1、生活劳动实践每学年由系部上报劳动周设置时间等信息,再由学校统筹协调,以值周的形式安排各系部学生在校园内组织开展校园卫生、宿舍卫生、校园建设等义务劳动,让劳动教育全面XX到学生日常生活。承担单位:学生处、各系部、资产与后勤管理处2、专业劳动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

4、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习实训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承担单位:各系部3、社会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育人空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在实践中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承担单位:学生处、各系部(三)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

5、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承担单位:宣传部、学生处、各系部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邀请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承担单位:学生处,各系部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中心等部

6、门和各教学系部共同组成的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学校领导兼任,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二)劳动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三)制度保障1、学校逐步建立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学校制定年度校园劳动计划,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系部年度考核,建立激励制度,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3、明确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课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四)经费及资源保障1、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2、学校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有关场所,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技术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