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848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高对气候的作用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副高对气候的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气候的作用,什么叫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subtropical high 在北半球,是指通常活动到赤道以北,中纬度以南的高气压,引起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所以叫副热带高压,分类,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南印度洋高压,北太平洋高压,影响,降水的影响台风路径的变化,降水的异常,如果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一个地区,就会出现炎热、高温、干旱天气,当这个高压在本地区以南活动加强时,在它的西北边缘的西南气流常携带大量暖湿气流北上,这时如与冷空气相遇,常会造成阴雨天气,副热带高压与汛期旱涝关系较为密切,当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南时,汛期雨带易偏南当副热带高

2、压偏弱、位置偏北,汛期雨带易偏北,当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且脊点偏西,同时中纬度有阻高出现,长江流域及东北易出现洪涝灾害,副热带高压对台风路径的影响,台风在热带海洋生成时,受到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由东向西移动。移到高压的西南部时,有受到东南气流的引导,转向西北风向移动。到达高压的西部边缘时,引导气流变成南风,台风被牵引着向北移动。当它移到高压的西北边缘时,引导气流转为西南风,台风就转向东北方向去了。,台风对中国的影响,如果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扩展到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就会向西北移动,在中国的东南部登陆,如果副高的西部退缩到日本,那么台风在海上就会转向东北,奔日本而去,就不会给中国大陆送来雨水

3、。,副高简介,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由“热低压”产生的赤道低压使气流从赤道上升到高空,并向极地高压流动。高空气流不考虑与地面的摩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气流方向向右,南半球相反)的影响下,最终,在纬度30度附近气流方向与纬线平行,阻碍了气流运动,导致空气发生聚集并下沉,由此形成一个动力高压副高。由于副高纬度较低,且空气下沉导致降雨

4、稀少,所以副高温度较高。,副高会对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温造成影响,首先,赤道低压属热力低压,副热带高压属动力高压,副极地低压属动力低压,极地高压属热力高压。,气压带的平面和横截面图示,90N,60N,30N,0,30S,60S,90S,北 半 球,南 半 球,赤道低气压带,副高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 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冬季,夏半年 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最大月降 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3倍以上。,副高的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移向低纬,本气候区西风带气旋活

5、动频繁,降水丰富,同时因西风从冬季较温暖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吹来,气候温和湿润。 随着季节的更迭,太阳直射区域的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带和高压单体的强度、位置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从1月至7月,高压主体均向北、向西移动,强度增强;从7月至1月,则向南、向东移动,强度也随着减弱,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成因二,西太平洋高压、北太平洋高压,在夏季一般分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脊线北侧的西风带中,气旋和锋面活动比较频繁,常产生阴雨或暴雨天气。

6、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雨带,经常处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西太平洋高压脊线的季节性变化,和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季节性位移相对应。,平均而言,5月份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5附近,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脊线越过北纬20,主要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月中旬脊线向北越过北纬25,主要雨带就移到黄河流域,使华北进入雨季,这时,江淮流域正处在高压脊线控制之下,梅雨期结束而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脊线南侧为东风带,常常有东风波和台风活动,产生大量的降水。因此,在7月中旬以后,华南又出现一条雨带。西太平洋高压和台风的相互配置,决定着台风的移动路径。高压强大且脊线呈东西向时

7、,台风稳定西行;高压脊线呈西北东南向时,台风容易向西北移动,并在中国登陆;若高压减弱和断裂,则台风往往北上登陆或转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规律,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分布还具有广泛性,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副热带高压的东部是强烈的下沉运动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所控制地区会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从1月到7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

8、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 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暧性高压。约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此高压带是盛行西风带和东风带的分界,其高纬一侧是西风带。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在其西北一侧是西南气流治跃区(通带雨区)。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通常把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区域,副热带高气压带世界上有5个地区具有这种气候: 地中海沿岸,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亚少数地区。 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 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部和纳米比亚南部(

9、称开普区或好望角区)。 南美智利中部。 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虽为东南部,但属西海岸,阿德莱德附近地区,而不是悉尼一带)。,气候特征的特殊性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气候成因的典型性,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

10、、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析可见,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20-40度)和西风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60度)分布状况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问题。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准确理解,理解其他气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气候分布的广泛性,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地中

11、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等。其分布区大多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世界热点地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副热带高气压带一般而言,每年从冬季到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都会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从夏到冬,又有规律地自北往南撤退。热带与温带之间过渡地区的暖性高气压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常断裂成为若干个孤立的暖性高压,这些孤立的高 压,统称为副热带高压。这种高压是控制热带、副热带地区 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影响 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主要有西太平洋高压、青藏高压和南海高压,其中以西太平

12、洋高压对我国的影响最大,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 位,出现的天气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副热带高压区内,天气一般晴朗,所以当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 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但当条件适当时,有时也会出现局地 性的热雷雨;在西太平洋高压的南侧,是台风频繁活动的地 区,在它的东风气流里,常有东风波形成并向西移动,影响 黔桂以东、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雷阵雨和暴雨天气;在副热带高压的北侧和西北侧,由于西部的偏南气流从海上带来大 量的水汽,当遇有西风带低压槽或低涡等天气系统时,会产生大范围的雨带。,据统计,这一雨带在西太平洋高压西部脊 线以北的5一8个纬度一带,一

13、般呈东西向。我国的华南雨 季、江淮的梅雨期、华北雨季等都与西太平洋高压向北移动 有密切关系。这一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关 系到该地区的旱涝。一般来说,雨带停的时间越长,出现洪。涝的次数越多,停留的时间短,易出现干旱。青藏高压的位置与长江流域的梅雨及陕、青、甘的大一暴雨有密切的关系。,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是向我国大陆东部输送太平洋暖湿水汽的天然“传送带”。大家知道,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从气流状况说,副高是个巨大的反气旋,在北半球,气流从高压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旋转流出,在高压西部形成偏南气流;就广大范围内大团空气的温度、湿度说,副高区域是一个庞大的湿热的热带海洋气团。在夏半年,

14、正是依靠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才把形成于副热带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的湿热空气,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大陆广大地区,从而为形成降水提供充足的“原料”;在这同时,它还把副热带海洋的一部分热量随着气流输入我国,使我国夏季气温普遍高于同纬度世界其他地区,此“功”亦不可没。,二,副高的强弱和位置是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的“指挥棒”。不难明白,前述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其实就是夏季盛行的偏南风湿热的夏季风的一支:东南季风。但是,湿热气流只为降水提供了可能性,只有当它一旦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才能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正是因为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使夏半年我国锋面雨带也自南而北渐次推进,因而

15、南北雨季开始早迟也不同。春末,南岭一带进入雨季。夏初,副高势力增强向北、向西扩张,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部边缘北上,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交锋于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盛夏季节,势力进一步增强的副高继续北跳,雨带也随之推到华北、东北地区。入秋,副高南撤,雨带跟着南移。这就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持续时间短的原因。,三,副高中心盘踞的“营地”必然是个大“火炉”。78月间,地处副高“营地”的江淮一带,在高压下沉气流影响下,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天气:人们汗流夹背,农业生产抗旱任务很重,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紧张,不少同学深受暑热煎熬。制造这样

16、的大“火炉”是副高的“功劳”。,四,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夏季,我国东部天气的晴雨冷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副高的强弱。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其西部表现为东南季风的偏南气流的位置和强弱也就随之变化。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很快就推进到北方;弱的年份,锋面就在南方徘徊。锋面徘徊很久的地方,往往多雨,锋面滞留时间很短的地方,往往缺雨。可见,我国夏半年,在同一时期常常是此处涝、彼处旱;在同一地区,则常常会此时涝、彼时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副高在作怪。因此,我国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相当大,常常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天气。例如,1991年副高失常,使锋面雨带不仅提前近1个月早早移到江淮一带,而且迟迟不肯北上,在那里“赖了”近2个月,这就造成苏、浙、皖一带持久性暴雨天气,酿成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不少地区很氏时间一片汪洋。与此同时,南岭一带却发生严重干旱。1994年,由于副高势力强且长时间稳踞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高温伏旱天气。,代表城市,威尼斯 米兰 都灵 佛罗伦萨 那不勒斯 巴勒莫 马赛 尼斯 摩纳哥 马德里 巴塞罗那 雅典 伊斯坦布尔 贝鲁特 大马士革 耶路撒冷 安曼 开普敦 旧金山 洛杉矶 墨尔本 伯斯 的黎波里 阿尔及尔 达尔贝达 圣地亚哥,上图 威尼斯 下图 那不勒斯,摩纳哥,大马士革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