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872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质量,病人安全,医院感 染管理,保障,确保,医 院,生存、发展,保证,医务人 员健康,保障,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目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 医院感染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事件: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新生儿事件医院感染危及医务人员健康事件:如SARS、结核、血液传播性疾病(HIV、HBV、HCV)。,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工作中消毒、隔离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暴发多数不是靠全面综合性监测发现的;医院感染暴发的传染源追踪并非易事;预防医院感染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中之重,“所有医院感染事件”

2、告诉我们”,人为因素造成医源性感染或医疗服务投诉:,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严和无菌操作不规范;医疗物品和器械清洗不彻底,消毒不规范 ;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规范 ; 抗菌药物滥用造成二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疗护理过程中人的行为有密切联系!医院感控措施的落实必须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把关!,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医院感染预防,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关键是所有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善于应用有关的各项消毒隔离技术。,一、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1 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

3、、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2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3. 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4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5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6 飞沫传播:带

4、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7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8 感染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 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9 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10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11: 清洁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

5、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12 潜在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13 、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14

6、 两通道: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人口设在污染区一端。15 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16 负压病区(房) :通过特殊通风装置, 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 使病区(病房) 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负压病区(房) 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 确保对环境无害。,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一)术语和定义 17 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18 终末消毒:传染源

7、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 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窒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二)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什么是个人防护用品?口罩:保护口/鼻全面具 保护呼吸道,抵御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手套:保护双手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衣服 眼罩(护目镜):保护双眼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帽子胶鞋,鞋套(?),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 6.2口罩的使用6. 2. 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6.2.2 一般诊疗活动, 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

8、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6.2.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6.2.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附录A 口罩的佩戴方法,A.1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A. 1. 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 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 . l。A.1. 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 从中间位宣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A. 1. 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

9、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外科口罩:有正反面吗?,附录A 口罩的佩戴方法,A. 2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A. 2.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如图A. 2 。A.2.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 3 。A.2.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A.4 。A.2.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如图A. 5。A.2.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10、,如图A.6 。,A.3 注意事项A.3.1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A. 3. 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A. 3. 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A. 3. 4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 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 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A. 2. 5 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A.4 摘口罩方法A. 4.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A. 4. 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 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如图A . 7 。A. 4. 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A .8。,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11、的使用,6.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6.3. 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b )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6.3.2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6.3.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附录B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B. 1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 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B. 2 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

12、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眼罩与面罩,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4 手套的使用6.4. 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6.4. 1. 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6.4. 1. 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6.4.2 应正确戴脱元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6.4.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附录C无菌手套戴脱办法,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5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6.5.1 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的规定。隔离衣应后

13、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6.5.2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b )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穿隔离衣手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手齐上抖。系好衣领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脱隔离衣松开腰带解袖口,塞好衣袖消毒手。解开领口脱衣袖,对好领子挂上钩,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穿隔离衣方法,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脱隔离衣方法,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5.3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 I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

14、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6.5.4 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 。,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穿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脱防护服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图D. 1 7)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图D. 1 8) 。脱袖子、上衣, 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图D. 19) 。脱下衣,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15、,脱防护服,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脱防护服,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 6 鞋套的使用6.6. 1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6.6.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6.6. 3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7 防水围裙的的使用671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672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673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674 一次性使用围裙应

16、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68 帽子的使用681 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682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683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684 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685 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NS冲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

17、碘伏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后者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暴露源不明者按阳性病例处理。,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18、应在24h内查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决定是否预防用药或是否注射疫苗、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等-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三、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内容),手卫生 临床科室感控基础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药械管理一次性用品管理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 医疗废物长效管理,举例:手卫生,手卫生设施,手卫生依从性,洗手,诊间手消毒,宣传

19、示教 巡查分析,指导 督查 分析 反馈,卫生洗手设施,手消毒设施,外科手清洗与消毒设施,开展宣传周活动,分析通报,表扬与批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方法),举例:临床科室感控基础,病房,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符合规范要求,非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氧气湿化瓶、引流瓶等消毒符合要求,体温表每次用后去污消毒液浸泡清水冲净备用,感染与非感染,一床一刷巾,一桌一抹布,禁止病房内清点被服,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应保持清洁,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病室实施预防消毒或终末消毒,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方法),举例:临床科室感控基础,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

20、室,注射室,进入各室,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布局流程合理,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规范洗手。,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室管理,男女分设,有非手接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举例:临床科室感控基础,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启封、抽吸的溶媒,非一次性盛放碘酒、酒精等皮肤消毒剂的容器,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每周消毒剂及容器更换并灭菌2次。,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室管理,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举例:临床科室感控基础,无菌物品,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治疗、护理及换药,一经打开,必须注明开启时间,24小时内使用;使用中的干包无菌持物镊4小时内有效

21、。,按清洁、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室管理,执行率100%,举例:临床科室感控基础,输液室,启封、抽吸的溶媒,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设置合理,成人与儿童分室输液,配置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药品。,湿式清扫、擦拭;必要时消毒;开窗通风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输液室管理,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口腔科是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重要部门,隐患较多,四、从院感质控的角度谈对口腔质控的感染管理要求,口腔科的感染控制环节?,血源性感染经空气传播的感染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水源性感染接触传播,口腔科如何预防水源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水源性致病菌有哪些?,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

22、monas aeruginosa嗜肺军团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spp.窄食单胞菌属 Stenotrophomonas spp.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spp.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 spp.伯克霍尔德菌属 Burkholderia spp.克雷伯菌属 Klebsiella spp.奴卡菌属 Nocardia spp.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 spp.沙雷菌属 Serratia spp.黄单胞菌属 Flavobacterium spp.,烟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茄病镰刀

23、霉 Fusarium solani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小球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parvum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棘阿米巴原虫 Acanthamoeba spp.,病毒viruses,诺如病毒 Noroviruses腺病毒 Adenovirus,真菌 Fungi,细菌 Bacteria,寄生虫 Parasites,水源性感染主要传播形式,直接接触:如水疗饮用受污染的水间接接触:如不恰当操纵医疗设备吸入从水源中溅出的气溶胶吸入污染的水前三个传播方式为革兰阴性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引起感染的常见模式,受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常常致

24、军团菌感染呼吸道,看看自来水管内有什么?,自来水龙头非结核分枝杆菌污染,有多少严重?都是非致病菌?,时刻牢记:“水”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共用液体是危险的!,无菌持物镊干罐保存小包装的消毒棉签、棉球取消手卫生浸泡盆,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5,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一)操作指引牙椅供水系统包括牙科综合治疗台上的供水瓶及其与三用枪、高低速手机、超声波洁牙机的连接水管。 1每日班前 注满挂瓶蒸馏水,踩脚闸分别冲洗各连接水管(高、低速手机、三用枪、超声波洁

25、牙机)至少30s。 2每次治疗前 安装手机、三用枪工作尖或超声波洁牙手柄之后,踩脚闸冲洗各连接管道30s.,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一)操作指引3每次治疗后 将手机工作端或超声波洁牙手柄或三用枪工作尖放于漱口杯内,做好防护,踩脚闸冲洗30s。4每日班后 分别冲洗各连接水管2min,倒掉挂瓶余水,继续踩脚闸排出水分,直至各连接水管排出空气为止。,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5每周水路的消毒(1)消毒前摘下所有手机,包括高速手机的光纤部分和低速手机的马达部分,三用枪头,如果工作头不能取下,摘下工作尖和超声波洁牙手柄。(2)完成上述“4每日班后”的操作后

26、,摘下水瓶,注入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至少500mL反复摇动水瓶至少l0s后(消毒水瓶),将水瓶安装到牙椅上,踩脚闸分别冲洗各连接水管至少30s,关闭电源,等待lO30min。,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5每周水路的消毒(3)lO-30min后,打开电源,弃去剩余的消毒液,踩脚闸排出水分,直至各连接水管排出空气(4)关闭电源,摘下水瓶,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水瓶3次以上,注入儿蒸馏水安装回牙椅系统,打开电源,踩脚闸分别冲洗各连接水管直至管道排净水分,排出空气。(5)水路消毒程序完成。牙椅复位,关闭电源。,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清洗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医院在开展医疗器械的压

27、力蒸汽、环氧乙烷等方法灭菌时,所设置的灭菌程序、参数等都以器械彻底清洗为前提的。 如果,被灭菌的器械不能保证清洗质量,即使灭菌程序正确、参数指示合格,该器械仍然达不到灭菌要求。,灭菌合格吗?,口腔科器械,灭菌后有许多水珠,再查其他容器里也是同样的现象。能用吗?,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戴手套,如何要求?,肥皂含菌浓度:3103-4个/g,肥皂含菌浓度:1104-5个/g,肥皂含菌浓度:1106-7个/g,医院内应停止使用固体肥皂!,除了在护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触环境物表,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黄色袋损伤性废物:锐器盒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黑色袋:生活垃圾,口腔

28、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消毒隔离制度(包括环境、物品、人员的消毒隔离措施)。(2)人员培训制度。(医务人员与工勤人员)(3)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诊疗技术、器械消毒灭菌具体操作规程)。(4)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包括人员操作防护要求、防护用品配备、意外情况处置措施等)。(5)消毒灭菌状况监测制度(包括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手细菌学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灭菌器效果监测等)。(6)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包括管理人员、分类收集、转运、交接、记录等)。(7)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设置、奖惩规定等)。(8)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制度,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2) 医务人员防护及手卫生,(1)

29、诊疗操作时:(四戴)佩带口罩、帽子,手套、当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带护目镜。(2)医护人员操作前、后均严格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每诊疗一个患者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知晓洗手六步法。(3)从事消毒操作工作人员有防护措施:(六戴)防护镜、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渗围裙, 袖套。()诊疗室内设有非手动洗手池。()有洗手用液,不得用固体肥皂,擦手不得使用共用毛巾。()写病历应摘除污染手套并洗手后书写。()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报告情况记录。,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3) 建立单独的消毒室,(1)诊疗区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2)消毒室布局合理,设有污染区,清洁区、灭菌区。(三区要求隔开

30、)。流程合理、标志清楚。(3)消毒室要保持整洁、通风。,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4)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器械的消毒灭菌程序;消毒前的清洗方法(1),(1)配备有合格压力灭菌器(有条件单位配备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或卡式压力灭菌器)和化学消毒等设备设施。(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和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探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4)用化学方法浸

31、泡消毒或灭菌时,器械必须完全浸泡在消毒剂中,关节打开。,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4)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器械的消毒灭菌程序;消毒前的清洗方法(2),(5)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外标识完整(消毒剂名称、浓度、浸泡液起用时间、当前浸泡开始时间)在器械使用前,用无菌操作的方式将灭菌器械取出,并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6)器械消毒前的清洗方法:加酶清洗;超声清洗(7)手机、牙科器械等诊疗设备充足能满足诊疗工作需要(一人一机一器械)。临床使用的可拆除口腔器械,使用完毕后,不重复使用。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 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顺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32、。(8)牙科手机和需要灭菌的耐湿热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气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采用环氧乙烷、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压力灭菌按设计的标准流程操作,压力、温度、时间符合要求。,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5) 诊疗环境清洁消毒,(1)病人不得在诊疗区域候诊。(2)每日定时通风或进行空气净化。环境整洁。每日对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对可能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并且有记录。(3)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并且有记录。(4)不应在工作区饮食,吸烟。(5)不应在诊疗区域摆放私人物品。,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6) 模型消毒,(1) 技工室与诊室分开。(2)接触病

33、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或正畸模型等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3)必须有消毒记录。,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7)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诊疗器械自行消毒灭菌记录资料完整;压力灭菌设备生物监测1次/周。(2)工艺监测、记录资料完整。(3)开展化学监测,并记录完整。(4)定期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易挥发消毒剂每日监测,较稳定消毒剂每周监测)。()2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记录(使用频繁,需每日监测),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8) 医疗器械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物品的包装符合要求(封袋。若不封袋包装的物品限4小时内使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且标识清楚。()按规定要求存放物品(单独存放、有明

34、显标识,存放场所清洁无灰尘、污渍、无杂物等)。()器械的塑封。手机塑封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要有操作者签名。(车头必封。用卡式消毒炉灭菌手机可以不塑封)。()消毒灭菌工作由专人负责。,口腔临床质控中心督查表(9) 废弃物的处理(医疗废物?),(1)设置专(兼)职人员开展医疗废物处理,工作部位相对独立,设有相应分隔设施,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并且分类文字标识清楚。(2)医疗废物按要求进行收集、运送、处置(医疗岗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收集)。(3)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4)临床锐器废物置于防渗、防刺容器内。(5)有交接登记记录。(6)有污水处理设备,定期投放含氯制剂。,小 结,1.提高认识-做好感染管理的重要性2. 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关键熟练掌握各项消毒隔离技术;掌握标准预防等18个相关术语和定义;掌握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掌握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3.熟悉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内容),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措施提升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