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873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污水监测方法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污水的常规监测方法及排放标准,内容提要,污水的采样及常规监测方法排放标准培养基的配制 污水余氯量检测 细菌总数及粪大肠菌群计算方法及报告格式,医疗机构污水: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总大肠菌群:是指在3724h培养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的一部分。将培养温度提高到44,在此条件下仍能生长和发酵乳糖的菌群被称为耐热大肠

2、菌群。它们由埃希氏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中的一些菌种组成。其中大肠埃希菌是最准确和专一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与总大肠菌群相比,耐热大肠菌群在水体中的检出,说明水体更为不清洁,存在肠道致病菌和食物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医院污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医院污水的消毒方法有加热、加氯、臭氧、紫外线及辐射等,较常用的方法有氯化消毒法和臭氧消毒法。目前我国医院污水消毒最常用的消毒剂是次氯酸钠。,医院污水日常监测多以余氯量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结果来判断消毒效果。污水监测指示菌: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监测频率: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次排

3、放前监测)。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菌、志贺菌。沙门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一)污水余氯量检测日常监测一般采用比色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在含5ml样品的比色管内滴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3滴,混匀,置暗处15min,与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溶液比色测定。,(二)细菌总数及粪大肠菌群的测定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1小时、排放前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1)水样瓶采集前必须进行灭菌,并需保证在运装、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2)在采集水样时,先将出水口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min,以排除管道内的

4、贮水后再采水样。3)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应按每500mL加1.5%硫代硫酸钠2ml中和余氯,终止余氯的杀菌作用。4)所采的水量为采样瓶容量的80%左右,以便在检验时可以充分摇动水样。5)水样从采集到检验一般不应超过2h,如放冰箱保存,也不应超过4h。,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48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主要作为判定水质被污染程度的标志。,操作方法:(1)无菌操作吸取10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0mL灭菌蒸馏水的玻璃瓶中,混匀成1:10稀释液。(2)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

5、根据需要可稀释成不同的稀释度。(3)用涂沫法或倾注法接种平皿。(4)置37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报告1mL水样中的细菌总数。,3、粪大肠菌群检验方法采用发酵法。步骤:(1)初发酵试验(2)平板分离(3)复发酵试验,(1)初发酵试验1)将水样作110及1100稀释2)水样的接种1100稀释水样(相当于原水样0.01ml)1ml110稀释水样(相当于原水样0.1ml)1ml原水样1ml 以上分别注入10ml普通浓度(单料)乳糖蛋白胨液中(内有倒管)。原水样10ml注入5ml 3倍浓缩(三料)乳糖蛋白胨液中(内有倒管)。,如水样较清洁,再取原水样100ml注入50ml 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液中,上述

6、发酵管置44,24h培养。,(2)平板分离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伊红美蓝培养基上,于37 培养18-24小时,挑取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或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3)复发酵试验挑取镜检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的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44培养24h,产酸产气者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4、结果报告根据证实有粪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瓶)数查表1或表2,报告每升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5、污水中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步骤:污水样品过滤、稀释、增菌处理:取200mL污水,用灭菌滤膜进行抽滤;用1

7、00mL二倍浓度SF(亚硒酸盐增菌液)把滤膜上截留的杂质洗脱到灭菌三角烧瓶内,充分摇匀,置于37恒温培养箱,增菌培养1824h。平板分离:将增菌培养液分别接种于SS和BS(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培养基37培养2448h;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双糖37培养1824h。鉴定:生化、血清学试验, 检验结果报告,报告一定体积的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沙门菌、志贺菌。,培养基的配制,水样大肠菌群检测培养基:乳糖蛋白胨水蛋白胨10g牛肉膏3g乳糖5g pH7.27.4氯化钠5g1.6%溴甲酚紫溶液1mL蒸馏水1000mL三料乳糖蛋白胨水即除蒸馏水外以上成分均为3倍,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置于1000mL蒸馏水

8、中加热溶解,调整pH为7.27.4,再加入1mL 1.6%溴甲酚紫溶液,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管的长试管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15 灭菌20分钟,储存于冷暗处备用。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配制:取1.6g溴甲酚紫置乳钵中,加入少许95%乙醇,研磨使之全溶解,然后以乙醇洗入量筒中,再用乙醇配成100ml,盛入棕色玻璃瓶中备用。,注意事项:倒管必须在灭菌前倒放入试管中,灭菌后倒管中应充满液体。,检测流程回顾,上次实验进行到了哪步?,大肠菌群检测 -MPN法(四),MPN法计数,了解大肠菌群的计数方法 会进行大肠菌群的MPN法计数 会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报告,工作任务,判断发酵管是否产气查MP

9、N表填写报告单,操作步骤,一、复发酵实验培养管产气观察 提问:如何判定发酵管是否产气?,数据记录,发酵管 结果 1:10 产气 阳性 1:100 产气 阳性 1:1000 产气 阳性,二、查MPN表检索,说明:1、采用3 个稀释度0.1 g(mL)、0.01 g(mL)和0.001 g(mL),每个稀释度接种3 管。2、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g (mL)、0.1 g(mL)和0.01 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 倍;如改0.01g(mL)、0.001 g(mL)、0.0001 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高10 倍,其余类推。,数据统计,格式:ZG-XJ-JL 编号: 细菌总数检

10、测报告样品名称: 生产日期: 检测日期:,检测人: 审核人:,三、填写报告单,格式:ZG-DC-JL 编号: 大肠杆菌检测报告样品名称: 生产日期: 检测日期:,检测人: 审核人:,三、填写报告单,比较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检测的差异,1.小倒管的作用是观察样品是否产气,若样品产气则小倒管内积累气泡,使小倒管上浮。2.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严格或者与国标一致。3.放置冰箱冷藏,一周内计数。,饮用水的总大肠菌群检测,操作步骤:100ml 饮用水+ 50ml 3 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瓶(含倒管)100ml 饮用水+ 50ml 3 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瓶(含倒管)10ml 饮用水+ 5ml 3 倍浓缩乳糖蛋

11、白胨培养管(共10管)总接种水量300ml。,饮用水的总大肠菌群检测,置 36 培养24 h, 观察产酸产气情况, 如都不产酸产气, 则为未检出, 如有产酸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 则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培养后再进行复发酵试验, 证实为总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 查大肠菌群检数表(表3), 结果除以10,报告每100 ml 水样的MPN 值。,医院污水的粪大肠菌群及沙门菌、志贺菌的检测,1、粪大肠菌群检测操作步骤(采用发酵法):(1)初发酵试验1)将水样作110及1100 稀释2)水样的接种1100稀释水样(相当于原水样0.01ml)1ml110 稀释水样(相当于原水样0.1ml)1ml原水样1

12、ml以上分别注入10ml普通浓度(单料)乳糖蛋白胨液中(内有倒管)。原水样10ml注入5ml 3 倍浓缩(三料)乳糖蛋白胨液中(内有倒管)。上述发酵管置44,24h培养。,(2)平板分离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麦康凯培养基上,于37 培养18-24 小时。,(3)复发酵试验挑取红色典型菌落1-3 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44培养24h,产酸产气者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4)结果报告根据证实有粪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瓶)数查表2,报告每升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2、污水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步骤: 污水样品过滤、稀释、增菌处理:取100mL污水,用灭菌滤膜进行抽滤;用100mL二倍浓度沙门菌、志贺菌增菌液把滤膜上截留的杂质洗脱到灭菌三角烧瓶内,充分摇匀,置于37恒温培养箱,增菌培养1824h。平板分离:将增菌培养液分别接种于SS和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48h;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双糖37培养1824h。鉴定:生化、血清学试验, 检验结果报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