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888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昭君无怨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 昭君无怨,邓拓,作者简介,邓拓(19121966年),原名子健,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福建福州人。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著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等。,关于王昭君 汉宣帝时候,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

2、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需挑选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分咐人到后宫 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

3、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遂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閼氏。封宁胡閼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4、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閼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昭君出塞是汉匈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王昭君与西施、杨贵妃、貂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自从汉代西京杂记开始把昭君出塞写成故事,此后,文人咏之不绝。最早以昭君出塞题材入诗的是晋代的石崇,他创作了昭君怨乐曲,写了题为王明君词三十句五言诗。其中有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等句,在他的笔下,王昭君被描绘成忍辱偷生,哀怨绵绵的薄命佳人。继石崇后,不少诗人也咏过昭君出塞的,李白曾写过乐府

5、诗昭君怨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峨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也写过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他们把昭君出塞写成人生悲剧,对昭君赋予极大同情。此后,人们咏昭君诗都跳不出这个窠臼。至北宋诗人王安石写了两首明妃曲,其中一首:,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

6、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从杜甫、李白直到王安石,这些封建时代的诗人,尽管有进步的倾向,但总是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能认识到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不能刻画出王昭君这个伟大女性的形象。而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才能恰如其分地对王昭君作出正确的评价。谢觉哉在1962年至内蒙参观昭君的墓及碑时也写了一首诗: 昭君自请去和番,俺答皈依志绝伦, 万古长城杨柳绿,织成蒙汉一家春。 把自愿和亲的昭君与归附明朝的,促进漠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俺答可汗相提并论,赞扬他们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

7、贡献。,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写内蒙访古的同时,也吟出了游昭君墓六首。下面引述其中两首: 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 莫道峨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呜嘀无声五十年。 歌颂昭君不辞道远,不畏艰辛,为民族友好的崇高抱负和情操。在这首诗中,以昭君和汉武帝相比,指出汉武帝虽然施展宏图,但后来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昭君出塞这一壮举,兵不血刃,却取得边境多年的和平与安宁,因此,汉武帝是比不上昭君的。作者在这首诗中再次表现了他在内蒙访古中所说的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总比战争政策好得多这一观点。,分析课文1.读课文年整体感知课文,并

8、体会本文组织结构的特点。这是一篇随笔,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作者采用了“引论(提出论题)本论(分析阐述)结论(得出结论) ”这一议论性文章安排顺序的基本方式。由于结论已经在本论部分得出,所以,本文没有结论部分,而由引论和本论部分构成,2.分析各部分内容。引论部分(第1- 3段)引出对昭君和亲的新认识、新估价,提出要弄清历史的真相,澄清历史的误解。,本论部分(第4-15段)批驳昭君怨的旧观点,树立昭君无怨的新观点。这一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第4-7段)批驳昭君怨的旧观点。 第二层(第8-15段)树立昭君无怨的新观点。这一层又是从三个方面论述的。第一个方面(第8-12段)用大量史料证明王昭君出嫁到匈奴

9、以后,并无怨苦。第二个方面(第13-14段)通过分析、比较昭君怨和昭君无怨所据材料的不同可信度,进一步证明昭君怨站不住、昭君无怨才可信。第三 方面(第15段)以内蒙民间传说材料为论据,从新的角度证明了昭君无怨。,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边破边立的原因。文章采用了边破边立,立在破中的方法。所谓“立”,就是树立,就是证明自己观点的正;所谓“破”,就是反驳,就是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文章所以要采用边破边立的方法。,4.学习作者选材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选材是相当讲究和有道理的。在选材上,作者注意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根据议论中心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破的论证中,即为了说明传统观点的错误,作者在

10、选材上很注意选择文艺、文学的材料,比如歌曲昭君怨以及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对它的介绍,唐朝诗人李商隐关于这首歌曲和昭君出塞的诗句,还有唐朝武周时代诗人东方虬的诗汉道初全盛,朝延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作者所选用的这些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昭君出塞的幽怨之情,表达了作者和广大文人们对昭君悲惨遭遇的同情,从而透射出他们对于和亲政策的反感、反对。这些材料只是文人们发泄心中怨气的途径,是他们表达狭隘民族思想的借口而已。他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那么由此而得出的认识和观点也就是错误的了。,与上述材料不同,作者在立的论证中,即为了证明昭君无怨的观点,所选取的论据就是历史书籍

11、历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作者引用汉书中元帝记和匈奴传中的两段文字,证明了元帝和亲是自己很乐意的行为,他甚至将他的年号改为竟宁, 可见这并不是被迫的事情,作者说,这是很正常的关系,王昭君也愿意与单于结婚,并无所怨。作者引用匈奴传中关于王昭君出嫁后的情形介绍,证明他出嫁到匈奴以后,并无怨苦。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于史书,其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再三强调,班固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距离王昭君生活的年代最近,曾经随军出征匈奴,对汉朝和匈奴的态度比较公正等,那么由此而得来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作者还介绍蒙古民间关于王昭君的美好传说,来进一步证明昭君无怨的命题。,一个是文人表达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情感的诗词歌赋,一个是公正反映历史史实的汉书,孰轻孰重,谁对谁错,读者自然就会有一个非常清楚而正确的认识了。正确而恰当的选材,应该是本文一个明显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