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042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226 大小:4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部肿瘤ppt课件.pptx(2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述,软组织:囊肿,各种良恶性肿瘤骨组织:囊肿,各种良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步骤:,区分:瘤、 非瘤(炎症、寄生虫、畸形良性肥大、组织增生瘢痕)区分:良、恶性区分相同种类的病变:注意诊断首先考虑常见肿瘤,不要钻牛角尖,肿瘤与炎症的区别联系,相同:肿块,溃疡,也可红肿热痛不同:肿瘤进行性长大,抗炎无效, 炎症抗炎有效,可缩小肿瘤伴感染:实在难以鉴别,可以诊断性治疗,抗炎,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发病年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症状转移对机体的影响组织学结构,治疗,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综合序列治疗,预防,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及时处理癌

2、前病损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口腔颌面部囊肿,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鳃裂囊肿,诊断要点:,囊腔:内容物部位:颌骨囊肿:注意与牙齿的关系,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瘘)鳃裂囊肿(瘘)涎腺囊肿:舌下腺囊肿,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内容物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皮 脂 腺 囊 肿,【诊断】,常见于面部。囊肿顶部与皮肤粘连,中央有一小色素点。内容物为乳白色粉粒状或油脂状可继发感染;少数可恶变为皮脂腺癌。,【治疗】,手术摘除。注意切除与皮肤粘连的皮肤。,皮样、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表皮样囊肿还可因损伤或手

3、术植入上皮细胞而形成。皮样囊肿囊壁由皮肤及皮肤附件构成,囊内含毛发、牙齿等;表皮样囊肿囊壁无皮肤附件。,【诊断与治疗】,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口底部,生长缓慢。触诊有面团样感觉,与四周无粘连,呈圆形。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物质。手术切除,颏下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内容物,甲状舌管囊肿(瘘),为胚胎时甲状舌管退化不全的残留上皮发育而来的先天性囊肿。,【诊断】,多见于110岁儿童。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最为常见生长缓慢、圆形、质软、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者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而移动。,可反复继发感染破溃,或因误诊为脓肿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穿刺可抽出透明或微混浊

4、的黄色液体甲状舌管瘘行碘油造影可显示瘘管的方向。注意与异位甲状腺鉴别。,甲状舌管囊肿(瘘),治 疗,手术行囊肿摘除术与瘘道切除术。关键:1、解剖至舌骨时,于囊肿或瘘道附着之两侧剪断舌骨,一般剪除宽约1cm即可。2、剪断舌骨后,应将切断之舌骨连同瘦管或囊肿一起向上提起,解剖至舌盲孔,并应连同瘘管周围部分组织作柱状切除。3、舌根下面残端应作严密贯穿缝扎;如开口于舌盲孔,则应将瘘管口周围粘膜切除一部分,继用细肠线在粘膜下作荷包缝合,以封闭与口咽之通道。4、术中忌用暴力牵拉,以免拉断瘘道,造成遗留。,鳃裂囊肿(瘘),为胚胎鳃裂残余组织所形成的囊肿。,【诊断】,常见于2050岁囊肿位于颈部侧方。发生于下

5、颌角部水平以上及腮腺区者,常为第一鳃裂来源;发生于颈中上部者多为第二鳃裂来源;发生在颈下部者多为第三、四鳃裂来源。其中以第二鳃裂来源的最多见,多位于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囊肿质地柔软,有波动感,无搏动感,可与颈动脉体瘤区别。,穿刺可抽出黄绿色或棕色的清亮液体,含或不含胆固醇结晶。囊肿穿破后可长期不愈,形成鳃裂瘘;也有先天未闭合者,称原发性鳃裂瘘。鳃裂瘘可同时有内外两个瘘口。第一鳃裂内瘘口在外耳道;第二鳃裂内瘘口通向咽侧扁桃体窝;第三、四鳃裂内瘘口则通向梨状凹或食管上段。碘油造影可明确瘘管走向及开口部位。,鳃裂囊肿,颌骨囊肿,牙源性 非牙源性,牙源性颌骨囊肿,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

6、肿角化囊肿,诊 断,部位:颌骨内有一含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渐增大可使颌骨膨隆造成面部畸形。同时骨质受压变薄,触诊时有乒乓球感。 根端囊肿系因龋坏致根尖肉芽肿演变而形成,囊肿部有失活牙齿(牙已拔除者称残余囊肿)。造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液体渗出、蓄积形成的囊肿称始基囊肿。牙冠和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和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的囊肿称含牙囊肿。二者均有缺牙。角化囊肿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穿刺可得草黄色液体,内含胆固醇结晶;但角化囊肿内容物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质。角化囊肿如伴有皮肤基底细胞痣、肋骨畸形、大脑镰钙化、蝶鞍融合可诊断为颌骨角化囊肿综合征,或称基底细胞痣综

7、合征。X线片见圆形或卵圆形透光阴影(可为单房或多房)。根尖囊肿为单房阴影,根在囊腔内;始基囊肿单房或多房,不含牙;含牙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含牙,牙冠在囊腔内;角化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一般不含牙,常表现为沿颌骨长轴呈轴向生长。,根端囊肿,根端囊肿,含牙囊肿,含牙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治 疗,手术摘除囊肿,囊腔内的牙根据具体情况拔除或行根管治疗。角化囊肿易复发、可恶变,手术不应过于保守。骨胶可用石炭酸烧灼或冷冻治疗。多次复发应行颌骨部分切除术并立即植骨开窗减压术,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肿鼻唇囊肿,诊 断,1.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2.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鼻腭

8、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线的任何部位,鼻唇囊肿位于唇底和鼻前房内,在骨质表面。3.除鼻唇囊肿外,临床症状与牙源性颌骨囊肿大致相似。不同部位的囊肿可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4.依据特定的部位及与牙本身的关系与牙源性囊肿鉴别。,球上颌囊肿 globulomaxillary cyst,鼻腭囊肿,正中囊肿,正中囊肿,鼻唇囊肿,治 疗,手术摘除,术式与牙源性囊肿相同,一般从口内进行手术。,良性肿瘤与瘤样病变,色素痣,交界痣:在真皮和表皮交界处,恶变可能皮内痣:大痣细胞分化而来,进入真皮及周围结缔组织中复合痣:皮内痣和交界痣重点:注意恶变征:,诊断,交界痣为扁平、棕黑、蓝黑的色素斑,

9、境界清楚或模糊,体积较小,表面光滑无毛。当交界痣出现明显增大,色变深黑、痛、痒、出血、溃破、周边有卫星状黑色素小结时,应考虑恶变。毛痣、雀斑样痣一般为皮内痣,很少恶变。复合痣因含有多种组织而得名,如皮脂腺痣、纤维痣、脂肪痣、乳头瘤样痣等。儿童期病大多属此类型,少数见于成人。大部分病变微突出皮肤,少数呈乳头瘤样改变,一般无毛发。口腔粘膜内的痣甚少,而以黑色素斑为多。如为黑色素痣,则以交界痣及复痣合多见。,治疗,影响面容或疑为恶变时,应手术切除手术应在病边界以外的正常皮肤上作切口。,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结缔组织的非真性肿瘤,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多发生于青年及中年人。多位于牙龈乳头部,有

10、蒂或无蒂,唇颊侧较舌腭侧多见。牙有时可松动或被压移位。局部可有残根、牙石、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存在。妇女怀孕期间容易发生。纤维型、肉芽肿型、血管型依次因血管分布的多寡而致瘤体颜色逐次表现为苍白色、粉红色、紫红色。X线检查可见骨吸收及牙周膜增宽阴影。,治 疗,手术切除,并去除慢性刺激因素。,牙源性肿瘤,牙 瘤牙骨质瘤(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化牙骨质纤维瘤、巨大型牙骨质瘤)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纤维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粘液瘤,成釉细胞瘤,为最常见的一种颌骨牙源性肿瘤,有三种组织来源:(1)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及牙周组织中的上皮剩余;(2)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的衬里上皮;(3)口

11、腔粘膜上皮基底层。,【诊断】,好发于青壮年,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8090发生于下颌骨(角部、体部、升枝部),约 10发生于上颌骨。颌骨呈膨胀性缓慢生长。早期无自觉症状,以后可造成面部畸形,牙可松动移位,关系紊乱;晚期肿瘤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可引起病理性骨折。,X线片多数见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分房大小不等,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侵蚀成锯齿状或截根状吸收。少数可为单房阴影。 穿刺可抽出棕褐色液体。位于软组织的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下颌磨牙区,无骨质破坏。 肿瘤无包膜,剖面见有囊性和实性两种结构。,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穿破牙龈,面部表现,【治疗】,手术治疗。切缘应在正常组织05cm以上。能保留下颌

12、骨下缘者可行方块切除术;下颌骨无足够边缘者,应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对年青患者,尚可做保守性的彻底刮治术,术后长期复查,如复发再行截骨术。软组织成釉细胞瘤行局部切除术即可。开窗减压术,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来源于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及神经鞘细胞。多发者称神经纤维瘤病或称芮克林病(Von Recklinghausen disease)。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常发生于第五或第七颅神经。,诊 断,多见于青年人,生长缓慢。颜面部神经纤维瘤主要特征是表面皮肤呈大小不一、不隆起的棕色斑,亦称咖啡牛奶斑。皮肤内有质地较硬的多发性瘤结节,可沿皮下神经分布,呈念珠状或丛状。如来自感觉神经可有明显触痛。结

13、缔组织可呈异样增生,导致皮肤松驰下垂,造成颜面畸形、功能障碍。,肿瘤质地柔软,但无压缩感。颅骨受侵时,可引起颌骨发育畸形。神经纤维瘤病为全身显性遗传疾病。病变可累及皮肤、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骨路、肌肉及分泌器官。约10左右可发生恶变。,治 疗,手术切除。对小而局限的肿瘤可一次完全切除;对巨大神经纤维瘤可作部分切除,以纠正畸形、改善功能。巨大病变一次切除时,要有充分准备。因病变弥漫、无清楚边界且组织脆、血运丰富,术中极易出血,需充分备血,必要时行低温麻醉。手术操作宜采用锐性切除,配以电刀。,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血管瘤内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发性消退,病程包括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随着生长

14、发育期快速生长,静脉畸形,一般在婴儿期发生。好发于唇、舌、颊粘膜,深层组织及下颌骨内。病变一般位于皮下及粘膜下,表面呈淡蓝色或色泽正常。加压后体积缩小,压力去除后随即复原。触诊柔软,有时有波动感或摸到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阳性,穿刺有血液。瘤腔造影可帮助显示病变范围及侧支循环状况。,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石,动静脉畸形,成人多见。好发于头皮、眼眶、耳翼、口底及下颌骨内。 病变多位于皮下,但皮肤也可受侵犯。 皮肤色泽不变或呈红斑;皮下血管呈念珠状迂曲,压之一般不改变。 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有明显搏动感,听诊时有吹风样杂音。颈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范围及侧支循环状况。,治 疗,激素治

15、疗适用于病变较大,用其它方法治疗有困难的婴儿期血管瘤。一般用强的松2mgkg,最大剂量每日不宜超过20mg,每日或隔日一次,用药2周无效则停用。每疗程38周,逐渐减量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营养状态。手术治疗适用于各型能手术切除者,也是动静脉畸形与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多采用平阳霉素,每34周注射1次,多次反复施行。 冰冻治疗适用于表浅而局限的血管瘤,可选用干冰或液氮。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较局限的血管瘤。,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属淋巴管发育畸形疾病,比血管瘤少见,约为1:4,可分为微囊型及大囊型两类。,诊 断,(一)微囊性1先天性,常有继发感染史。2好发于舌唇粘膜,皮肤较少。 3受累组

16、织肿胀,界限不清,可见黄色透明突起小颗粒,内含淋巴液,触诊较硬。 4舌淋巴管瘤常形成巨舌。5常与静脉畸形并存,称淋巴管微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二)大囊型(囊性水瘤),5065见于初生时,约90%发生于2岁内,成人较少发生。 好发于颈后三角区,向下可延伸至锁骨后、腋下、胸壁、纵隔、心脏周围(心包囊肿)向上可及颌下、口底以及舌等部位,向后可达肩胛骨深侧或椎旁,并引起受累器官功能障碍。 肿瘤体积与年龄及病期无关,可出生时巨大,亦可逐渐增大,不能自行消失。 表面皮肤正常,触诊柔软,有明显波动感,无压缩性,体位移动试验阴性,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吸出液为黄色清亮液体,镜检有淋巴细胞。,治 疗,手术治疗是

17、囊性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何型,对能全部切除者,宜早期施行手术根治;对巨大不能切除者,可作部分切除或分期切除。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适用于囊性水瘤。平阳霉素每次用量510mg,15日1次,5次一疗程。 冷冻或激光治疗适用于舌、唇、颊毛细淋巴管畸形。电灼除术适用于微囊型。,骨化纤维瘤,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由于肿瘤中所含纤维成分和骨质成分比例的多寡,可分别命名为骨纤维瘤或纤维骨瘤。,【诊断】,大多数在儿童期即已发病。生长缓慢,久之常造成面部畸形。 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下颌骨较为多见。肿瘤质硬,界限多不清楚。 X线表现为骨质膨隆,骨小梁正常结构消失,同时伴有密度减低阴影与不同程度的钙化,有的

18、呈毛玻璃状,有的呈棉絮状,有的近似骨瘤样,有的为多房状囊性阴影。 临床上很难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主要以组织学表现为依据。,骨化纤维瘤,【治疗】,能全部切除且功能影响不大者,宜早期手术切除。 不能全部切除或切除后功能影响较大者,宜在青春期后作部分切除,以改善面部畸形。 肿瘤巨大、面部畸形严重,可连同肿瘤作彻底截骨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常见:鳞癌 腺癌 肉瘤常见部位:舌、唇、牙龈、口底、颊粘膜、腭、上颌窦、皮肤、涎腺部位特殊:翼腭窝、颞下窝,舌癌,系指发生在以轮廓乳头为界的舌前23的癌性病变,而舌后13即舌根部的癌性病变属口咽癌范畴。,诊 断,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舌侧缘中13,其次为舌腹、舌

19、背及舌尖等处。病变区表现为浸润性溃疡。随溃疡向深部浸润,疼痛逐渐加重,可向患侧外耳道、颞区放射。舌肌广泛受侵,因运动受限而致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晚期多向口底浸润、破坏下颌骨。常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舌癌,舌癌淋巴结转移,治 疗,l早期病变(T1)、溃疡范围局限、恶性程度不高,可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或放射治疗。2中等大小病变(T2T3),局部行扩大切除。波及口底及颌骨时,应酌情扩大切除范围,行颌骨矩形或节段性切除,遗留组织缺损酌情采用皮瓣修复。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行根治性颈清除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但是恶性程度高,也应行选择性颈清除术。,3晚期病变(T4),原则上应行舌颌颈联

20、合根治术。在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酌情选用皮瓣修复。 中晚期病变者,应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牙龈癌,系指发生在上下颌游离龈、附着龈的癌性病变,多为鳞状细胞癌。磨牙后三角区癌性病变属颊癌范畴。,诊 断,多见于磨牙区,下颌较上颌多见。临床可表现为菜花样溃疡。早期症状为牙痛。肿瘤破坏牙槽突,可引起病变区牙齿松动。下颌牙龈癌侵犯颌骨、下牙槽神经受累可致患侧下唇麻木。肿瘤侵犯咀嚼肌群,伴开口受限。,可伴颈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较上颌转移率高。X线片检查,下颌病变宜投照患侧下颌骨侧位片或下颌骨曲面断层片,上颌病变宜投照通过病变中心的正侧位体层片。X线片表现为病变区溶骨性破坏,其周围有时可见骨密度增高

21、的硬化表现。晚期病例可见病理性骨折。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牙龈癌,颌下转移,上颌骨切除的几种术式,部分切除:牙槽突、腭突次全切除:保留眶下缘、眶底骨板全切除:扩大切除:侵犯上颌窦后壁:切除下颌骨喙突、升支前缘,蝶骨翼突;破坏眶下板: 清除眶内容物;侵犯颧骨:切除颧骨、颧弓;波及筛窦:切除或清除筛窦内容物。,下颌骨切除的术式,方块切除:保留下缘的矩形切除部分(节段性)切除:不保留下缘的矩形切除全切除:单侧或双侧的全部切除,包括升支、喙突、髁状突,治疗,1原发癌的治疗(1)早期病变(T1);病变仅限于牙槽突者、下颌牙龈癌可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颌骨矩形切除。病变超过很尖水平,应行节段性下颌骨切除,

22、上颌牙龈癌可行低位上颌骨切除。(2)中等大小病变(T2T3):原则上应行半侧下颌骨切除或上颌骨次全切除术。,(3)晚期病变(T4):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估计可彻底切除者,应行包括颌骨在内的扩大切除术。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酌情用皮瓣修复。2颈淋巴结的处理,临床检查有肿大淋巴结,应行颌颈联合根治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原发病变为T2或T3者,可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 对中、晚期病变者应强调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的综合治疗。,口底癌,系指发生在口底粘膜的癌性病变,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诊 断,1多发于舌系带两侧的前部区域和相当于第一磨牙位置的后部区域,常表现为溃疡和浸润块并存。2侵及口底肌肉、舌

23、肌时,舌体运动受限。3侵及舌神经可致舌麻木,侵及舌下神经时伴患侧舌肌萎缩、伸舌时偏向患侧。4侵及下颌骨时,X线片表现为骨质破坏。5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位置以颏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多见,接近中线者可发生双侧颈淋巴转移。6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口底癌,治 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如不能耐受,放化疗,口底癌双侧颈清扫,斜方肌修复,颊粘膜癌,系指发生在上下唇内侧粘膜、颊部粘膜、磨牙后区和上下龈颊沟的癌性病变。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诊 断,1病变区可见糜烂、溃疡及癌性浸润。2常在病变区周围伴有白斑、扁平苔癣,如为多灶中心癌上述粘膜病变更为常见。3侵犯肌肉、皮肤及颌骨者,可伴有开口受限。4颈

24、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颌下,颊和颈深上淋巴结。5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颊癌,治 疗,1原发灶的治疗,直径10cm以下且表浅者,可行局部扩大切除,遗留创面可拉拢缝合或植皮。病变区直径10cm,浸润深度达肌层者,局部扩大切除后,应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侵犯颌骨者应视其受累情况,按肿瘤外科原则设计颌骨切除范围。2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除术。临床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但恶性程度高,或原发灶为T2以上者,原则上应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中、晚期病例术前、术后应辅以化疗或放射治疗。,腭 癌,包括硬腭癌与软腭癌。,诊 断,鳞癌以溃疡多见,腺癌则以肿块多见,可伴溃疡。侵及牙槽突可致牙齿松

25、动;鼻腔、上颌窦受累可出现相应症状;软腭癌可伴吞咽痛、重听、耳鸣等症状。淋巴结转移者以颈深上淋巴结为多见,接近中线或超过中线者,可见双侧淋巴结转移。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腭癌,软腭癌,【治疗】,硬腭癌仅见腭骨或上颌窦底破坏者,可行低位上颌骨切除术。软腭癌局部扩大切除后所致组织缺损可考虑舌瓣或其它组织瓣修复,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患侧颈部有肿大淋巴结者,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除术,病变位于软聘者,临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可以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或颈部放射治疗。,上颌窦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腺源性恶性肿瘤及肉瘤相对少见。,诊 断,1肿瘤发生于上颌窦下壁时,常表现为牙齿疼痛,牙龈麻木,牙齿松动和龈颊沟肿胀

26、。2肿瘤发生于上颌窦前外壁时,可表现为面颊部感觉迟钝、麻木,面部及龈颊沟肿胀。3肿瘤发生于内侧壁时,可表现为鼻堵、异常分泌物、鼻衄及流泪。4肿瘤发生于上颌窦上壁时,可表现为眼球突出、运动受限、复视,并可伴眶下区麻木。,5肿瘤发生于上颌窦后壁时,可表现为张口受限,可伴眶下区、上腭麻木、耳鸣等症状。6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表现上述上颌窦各壁受累症状。7可扪及颌下和颈上深肿大淋巴结。8X线平片、CT表现为上颌窦壁及周围结构破坏受累。9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治 疗,1术前原发灶放射治疗。2手术治疗:病变局限于上颌窦下部结构,可行保留眶板上颌骨切除术。肿瘤充满上颌窦者,应行包括眶板的上颌骨全切除术。肿

27、瘤已破坏后壁或接近后壁者,应行包括翼突的上颌骨全切除术。如眶下板被破坏、突入眶内者,应行眶内容清除术。颈淋巴转移者,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除术。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可严密观察或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3术后辅以化疗。4上颌骨缺损可在手术后4周以赝复体修复。,唇癌,系指发生于上下唇红缘和口角部的癌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可在红白斑的基础上发生,亦见基底细胞癌。,诊 断,多见于下唇红唇外13处。以外突型及溃疡型多见,可与白斑同时存在。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转移部位以颌下或颏下淋巴结常见。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下唇低分化鳞癌,治 疗,早期病变,范围局限可采用手术、放射、激光或冷冻治疗,均可获得良好

28、效果。 病变直径超过2.0cm,手术切除原发灶后,需行局部皮瓣修复。早期病例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可严密观察。病变范围较大者(T3,T4)可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或放射治疗,临床诊断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清除术。,皮肤癌,以基底细胞癌较为多见,鳞状细胞癌次之。,诊 断,好发于鼻部、额部、颧额部等处皮肤。病变区表现为经久不愈溃疡,是菜花状,表面附有坏死组织,边缘和基底有浸润,向深部浸润可累及肌肉和骨质。淋巴结转移率低,可转移至耳前、颌下或颈深淋巴结。癌变范围小者,可行切除活检,较大者,应行活体组织检查确定病理学诊断。,治 疗,手术治疗,术后组织缺损行局部皮瓣或其它皮瓣整复。激光治疗,适用于病变

29、范围小、表浅者颈淋巴结有转移者,应行颈淋巴清除术。,颌骨中心性癌,来源于牙胚成釉上皮的剩余细胞,多见于鳞状细胞癌,亦见腺性上皮癌。,诊 断,好发于下颌磨牙区。早期症状为牙痛、下唇麻木、继之相应部位牙齿松动、脱落。局部可见骨性膨隆、肿块、粘膜溃疡及皮肤浸润。病理性骨折,咀嚼肌和皮肤受累可致张口受限。,可向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X线片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可于拔除罹患牙的牙槽窝内或颊侧肿块处切取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诊。,治 疗,手术治疗,行半侧下颌骨切除术,如病变邻近或超过中线,应扩大切除范围,甚至全下颌骨切除。颈淋巴结有转移者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除术,淋巴结无明显肿大者也可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

30、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骨肉瘤,原发于颌骨的高度恶性肿瘤,占全部骨肉瘤的6574。,临床表现与诊断,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多为2039岁,其中以3039岁年龄组最为常见。下颌骨较上颌骨为多见。局部表现为颌骨膨隆肿块、口唇麻木、疼痛、牙齿松动,皮肤温度升高,可见怒张的血管。可以沿血液循环转移至肺与肝,偶见转移至区域淋巴结。X线片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成骨性骨肉瘤可见斑片状及日光放射状密度增高,可见骨膜反应。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治 疗,该肿瘤侵袭性强,极易复发,故手术时应扩大切除范围,根据肿瘤范围行一侧甚至全部颌骨,包括软组织的扩大切除术。因其易发生血行性转移,故术后应辅以化疗,化疗药物可选用

31、氨甲喋呤(MTX)、环磷酸胺、阿霉素、卡铂等。,纤维肉瘤,来源于口腔颌面部纤维母细胞。多发生自牙周膜、骨膜或颌骨内,亦见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诊 断,颌骨纤维肉瘤多见于3039岁年龄组,发生于软组织者多见于中年人。颌骨纤维肉瘤在下颌骨发病率高于上颌骨,临床表现及X线所见与骨肉瘤相似。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纤维肉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中等硬度,向周围组织浸润,表面皮肤呈暗红色。可转移至肺、肝及骨,偶见区域淋巴结转移。,治 疗,手术治疗,颌骨纤维肉瘤外科治疗原则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者可行局部扩大切除,遗留组织缺损可行皮瓣修复。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恶性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国患者

32、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诊断】,多见于青中年患者,但近年来中、老年病例逐渐增加。结内型以颈部、颌下多发,结外型可发生于牙龈、腭、颊、舌根、口咽、扁桃体、咽、颌骨等部位。结内型早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可相互融合。结外型早期多表现为溃烂、坏死及肿块。随病情进展可伴全身症状,发热、多处淋巴结肿大、贫血、乏力、肝脾肿大等。,颌骨受侵者,X线片示不规则性溶骨性破坏。血沉快;骨髓受侵者,穿刺检查可见肿瘤细胞;皿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分类淋巴比例增高。需病理学检查确诊。,NHL,【治疗】,放化疗为主单发病变且局限者,可手术切除后行放化疗。,恶性肉芽肿,系一种病程进展迅速的高度恶性病变

33、。,【诊断】,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好发于鼻腔、硬软聘中线、上颌窦等部位,局部表现为软组织及骨组织溃烂、坏死、脱落、恶臭、口鼻腔穿孔,病程进展迅速。伴高热、乏力、贫血征。实验室检查贫血、血沉快、可有蛋白尿、血尿。晚期肝、脾、周身淋巴结肿大及心、肺、肾等脏器受侵症状。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常为坏死组织,故应综合局部表现、全身症状,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确诊。,【治疗】,1首选放疗,配合化疗。2对症支持疗法。,舌 癌,牙龈癌,下唇癌,腭癌,腭癌,口底癌,口底癌,口咽癌,皮肤癌,右侧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淋巴瘤,NK/T淋巴瘤:口腔及面部中线部位 溃疡、坏死为主 破坏腭骨后有口鼻瘘 特殊臭味 全身高热不适等,诊 断,活组织检查X线(侵犯骨质者)CT/B超明确腹膜后有无转移,Burkitt淋巴瘤(非洲淋巴瘤): 好发于颌骨牙槽突,可波及肝脾、内脏 病理有“满天星”改变 不侵犯浅表淋巴结 不发生白血病,朗格汉斯细胞病: 勒-雪病 韩-薛-柯病 骨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治 疗,恶性淋巴瘤放化疗敏感,个体化治疗 HL:早期放疗为主 晚期化疗为主(MOPP/ABVD/CVB) NHL:化疗为主(COPD)、辅以放疗生物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