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058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馈的概念及判断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三、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二、反馈的判断,1. 正向传输与反向传输,电路中只有正向传输,没有反向传输,称为开环状态。,正向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反向传输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传输,反馈传输(通路)(反馈网络),信号的正向传输,既有正向传输,又有反馈 称为闭环状态。,一、反馈的基本概念,2. 什么是反馈,电子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量,称为反馈。,反馈放大电路可用方框图表示。,3. 反馈的极性-正反馈和负反馈,净输入量的变化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

2、增大?还是减小?,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引入反馈后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为正反馈。,4.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交流负反馈,反馈量为直流量的称为直流反馈,反馈量为交流量的称为交流反馈。,或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5. 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反馈,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通过R3引入的是局部反馈,通过R4引入的是级间反馈,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二、反馈的判断 1. 有无反馈的判断,“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

3、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引入反馈了吗?,将输出电压全部反馈回去,无反馈,“找联系”:是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不仅是输出端与输入端的联系!,既在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因而引入了反馈。,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仅有直流反馈,仅有交流反馈,“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交、直流反馈共存,仅有直流反馈,3.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看反馈的结果” ,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瞬时极性法: 给定 的瞬时极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各电流、电位的极性从而得到 的极性;,的极性 的极性 、 、 的叠加关系

4、,正反馈,负反馈,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反馈量,反馈电流,反馈量仅决定于输出量,净输入电流减小,引入了负反馈,净输入电流增大,引入了正反馈,使净输入量(电压量)减小,电路引入了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电路引入了正反馈,iF,iI,iD,使净输入量(电流量)减小,电路引入了负反馈,IB,IC(IE),电路引入了直流负反馈,三、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1.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将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

5、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反馈网络的取样对象。,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负反馈,3. 四种反馈组态:注意量纲,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令输出电压为0,若反馈量随之为0,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ii,iD,iF,iL,i2,令输出电压为0,反馈量依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仅受基极电流的

6、控制,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反馈电流,5.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在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叠加,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馈。,引入了并联反馈,引入了串联反馈,为什么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不加恒压源信号? 为什么在串联负反馈电路中不加恒流源信号?,所以Ui应为恒压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小越好。,要想反馈效果明显,就要求UF变化能有效引起Ui的变化。,所以ii应为恒流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大越好。,要想反馈效果明显,就要求iF变化能有效引起ii的变化。,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分析 例: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为交流负

7、反馈,其组态为哪种?,_,+,+,uF,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当输出电压为0,反馈量依然存在,故为电流反馈,2. 若在第三级的射极加旁路电容,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跨接一电阻,则反馈的性质有何变化?,1. 若第三级从射极输出,则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uF,+,-,+,-,-,-,ii,ib,iF,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Rf2回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的净输入量和输出电流,在判断分立元件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b-e(e-b)间或场效应管g-s(s-g)间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射极电流)或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电流。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量常取自于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而不是负载上的电流;此时称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为输出电流,反馈的结果将稳定该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