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072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18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用典的作用与形式)ppt课件.ppt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中的巧妙用典,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的效果。,一、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

2、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一、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

3、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

4、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矢”,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由此也看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

5、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4、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向秀在吕安和嵇康被杀后,路过嵇康的旧居,目之所触,一片凄凉。在听到了邻居的笛声后,被笛声所触动,回忆旧日的游宴时光,感叹而作下了一篇思旧赋。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

6、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二、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1、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如: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三、四句用项羽不肯渡乌江典,把历史故事浓缩为诗句,用高度概括的形式颂扬了项羽不苟活的崇高气节,从侧面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辱偷生的行径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再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

7、我至田家”句,“鸡黍”即为用典。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章”,说子路随孔子出行楚国而落了后,遇见一位荷蓧(dio)丈人,子路非常恭敬地向老人询问,老人就留子路住宿,且“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借这个典故写出了主人的款款深情和客人感激欣喜之情,十分自然贴切。,2、化用前人诗句,也叫用句。(1)用句也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2)用句的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李白著名的行路难其一中之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实是化自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中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便是有名的模仿诗句之水平过于原典之典型一例。此外,太白更为著名的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仍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