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134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黃素菲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sfhuangym.edu.tw,在一個外部的限定條件已經具有如此壓倒性的地位 而內在動機不在具有任何重量的是社會裡 人的可能性是什麼?我們被關在一個我們不曾選擇並且注定要死去的軀殼裡 世界的空間卻給了人們永久逃逸的可能性我們越來越被外在事務所決定 被那些無人能逃脫卻又讓人彼此越來相像的處境所決定 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序曲,澄清一些概念,(work or job)安全需求營生與生計,(life)自我實現需求追求中生意義,(career)自尊需求一生的事業或志業,(occupation,vocation)社會認可需求職業或職位,安身立

2、命,安、立是動辭,身、命是名詞。 立是樹立,安是安頓, 立的層次高於安命是精神領域,身是生理層次, 命的層次高於身。,人生的五個重要領域:,拓展能力 發掘興趣 確立價值 探索目標 培養性格,生涯五層面,人生的五個主要層面,能力,是合適的人生發展平台 / 不是他人的評價,興趣,是解決問題的意願與動機 / 不是測驗分數,性格,是基因與心理歷史交織出來的產物 / 不是道德修養,目標,是存在的主題 / 不是社會期待與責任,價值,是意義的創造與表達 / 不是社會地位,人的一生都在做決定 而決定是一門放棄的藝術 Decide means de-cide 抉擇 之道是 去 有害,蘋果與芭樂的不同命運,每個人

3、都有天生的性向,有如種子裡潛藏的所有成長因子,芭樂種子的責任就是長成又大又甜又多汁的芭樂。人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淋漓盡致的發會潛能。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延伸閱讀:用腳飛翔的女孩 蓮娜瑪利亞的故事),從生涯議題看故事敘說,敘說是理解關於生命不確定性的智慧生命永遠指向人的未來, 而未來也是充滿不確定性故事一方面檢視敘說者存在的回顧維度,另一方面故事也闡明著敘說者的某個過往處境基本上人處在一個既非開始也非結束的時間裡,處在一個無人能知邊界何在的空間裡,未來其實是永遠走不到終點,從業是從事的行業。occupation動詞是 occupy,意思是佔據、佔領志業是矢志的行業

4、,vocation字根是vocal 意思是聲音,vocative是指稱呼。,從業?還是,志業?,敘事治療重構的核心概念,Its not who you are , But what hold who you are. 不是你是誰而是什麼使你成為你是誰什麼時候 什麼事情 什麼人使你用形容你自己,Narrative的字源,Narrate 是拉丁文narrare 原本是去告訴(to tell)的意思與另一個拉丁字gnarus屬於同源,它的意思是知道,得到,專精於(knowing, being acquainted with, expert in)兩者都是印歐語系知道(know)的字根。這些字底下龐大

5、的字系家族是由拉丁字cognoscere而來,這字包含有認知(cognition)的本意,又同時是名詞和代名詞,gnosis是由希臘字gignoskein而來,現代英文中的know是由古代英文中的gecnawan而來。而Narrative這個字似乎比know這個字更加足以反映所有上述自古以來此字的傳承性和意義性 John McLeod (2002) 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 SAGE published Ltd,進行敘事治療前有幾件事是必須思考的:,什麼是事實治療者和案主的關係人的概念心理治療的知識基礎,進行敘事治療前有幾件事是必須思考的:,什麼是事實: *人的

6、世界只有主觀真實沒有客觀真實 *自我認同是社會建構(construction)出來 *人的心理歷史也是建構出來的治療者和案主的關係: *敘事心理學是去理解人怎樣敘說自己的知識 *敘事治療事應由諮商員與當事人共寫(co-auther)故事的再 建構(reconstruction)過程人的概念: *人必須經由自我的創造與環境的互動才能建構真實的主體經驗 *人有能力把自己視為主動創造者(from victim to agent) *人可以從主體經驗中超越內外自我的限制心理治療的知識基礎: *普通的知識是有價值的 殊相與共相一樣重要 *案主是問題的專家 (案主為主體) *表面現象是所有人都可以完全理解

7、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詮釋表面 現象的能力。,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敘事治療的假設,故事是經驗的基本單位。去瞭解有哪些故事/主題在塑造一個人的生命。一個人的生命是被許多看不見的故事線組合起來的。敘事療法是尋找看不見的故事線和增強這些故事線。以豐厚故事。在人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時候沒受到問題的影響。問題不會完全使人困住,也不會百分之百奪走人的生活和關係。敘事治療試圖成為諮商領域中一種尊重的、非指責取向的工作方式,人是己生命的專家。,人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問題是用來發現到底一個人的生活中有什麼是最有意義的。問題是在文化脈絡中建構的。這些脈絡包括種族、階級、性偏好、性別、和邊陲的權

8、力關係。自我認同是社會建構出來的(ex,我是內向的)。通常人會對自己的生活和關係下單薄的結論。這些結論經常助長人自認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使人難以利用他們的知識、技巧和能力。人可以成為他們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要作者。當事人在決定對話的方向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人有許多技巧、能力、信念、價值觀、承諾和力量,有助於改變他們和問題在生活中的關係。,鄧明宇的故事苗栗人建國中學畢台灣大學畢輔大心理學研究所畢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 應用心理研究25期,115-142,誰活在你身上?,拉康說:我們的願望是他者的願望(杜聲鋒,1988:34)所以鄧明宇說:我的他者

9、是我的家庭 (社會的主流價值),我理解到:我硬頸的活著,但不是我,是我的家庭 (社會的主流價值) 活在我身上。鄧明宇: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 應用心理研究25期,115-142,我所活的世界我的自我給出了怎樣的共同生活的世界從我的家庭互動,成長經驗,學校生活及當時的社會現狀,我看見我如何存活在架構我的脈絡中,我是被建構出來的,所以我可以被重構(再建構),自我的展現,從認同(recognition)到重寫(rewriting)暗夜的悻存者(徐璐,1998)多桑與紅玫瑰(陳文玲,2000)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 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 (賴誠斌,丁興祥,2005

10、),故事是使人自我展現,最好的心理對話是讓人展現他/她的世界,而非訴說經驗而已。訴說只是諮商與心理治療最初的起點,光停留在訴說只是宣洩算不上是療癒訴說之後如果只有治療者診斷式的解釋,只是診療也還算不上療癒除非透過克連第尼和寇內立(Clandinin & Connelly, 1998:158) 的方法使自我展現出其原本的面貌,才算是完整的療癒,,解構(reconstruction)與重寫(rewriting)的心理意涵,將外在的焦點放在個人經驗的社會與文化層面上,察看內在受困頓的自我如何遭遇、反映與抗拒文化的詮釋,將焦點經由時空上的前、後、內、外、移動而擦拭個人與文化之間的界限,使得線條模糊掉,

11、甚至無法分辨,故而自我得以展現其生命的原初樣態。,自我是社會建構的,我認為我們的個我感personhood與認同identity都深深根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鼻息仰賴、習焉不察的文化之中,而敘說narrative提供了自我與文化之間的一座橋樑。,理解自我建構的脈絡系統,理解是如水一般的柔軟又充滿力量的通路鬆動習焉不察或習以為常的視框給出空間讓出路展現眼前,生命的閃亮,新的故事線 使得原本隱藏在 舊的生活渠道之外 的暗處 開始在角落閃閃發亮 * * * * 舊的生活渠道 * * 人在看見暗處的亮光 才得以完整 更有力量 我們是靠這些生命的閃亮 走向未來,如願的人生人怎樣活成想活的樣子,從我所活的世界

12、借路。人的一生是他自己的歷史,他所經歷的事件也就是他生命史中的歷史事件。人的生命經驗總是在離開原來發生某種情態的處境之後,那個處境才顯現出來。透過這種心理歷史距離過程得來的生活事件的了解,是回首(backward)的知識。人的未來奠基於過去的生命歷史,重回過去並不是沉湎其中,而是錨固安身立命的基底,從而前瞻未來(forward)。,生涯敘說實做 : 與生命相遇,時間像因為生涯像因為,生涯敘說實做 :,定 標 題,1.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寫出生命歷程中正面的事件式記憶(episodic memory)2.谷底經驗(valley experience),寫出生命歷程中負面的

13、事件式記憶3.定標題(address a title),為每一項寫出來的事件定一個標題,這很重要。上圖中括符內的文字即是標題。4.給自己一段描述:,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Apple CEO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Paul Ricoeur(1984): Time and Narrative,敘說如何產生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個暫時性的世

14、界裡,因此必須創造敘說,透過敘說我們才得以在持續變化的流變中找到秩序和意義,我們不只創造關於這個世界的敘說,敘說在我們構思自我與認同時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透過敘說,我們不但建構出行動與行動之間的特殊連結,也把我們和他人區分開來。,回首生命歷史組建生命故事,生命的傷口(谷底經驗)生命中美的質地(高峰經驗)當前的困頓,谷 底 經 驗,看似幽黯的負面經歷 卻留下強韌的生命力谷底經驗挖深生命的河床容納更充沛的水流,高 峰 經 驗,利用人們是其過去經驗的產物和強調成就可幫助他們察覺自我價值的原則自我分析過去的成功經驗可發掘天分才能,我的生命線轉折點與生命主題,我的重要成功經驗所累積的正向功能 1.用兩三

15、行簡述成功經驗 2.這件事你以主角的身分做了什麼?3.以三種方式描述你的行動你要解決的問題 -你做了某種行動使問題解決 -結果改善了之前的情況 4.那個經驗使你覺得非常樂在其中 5.是在你生活中的哪一個領域出現?工作、學習、休閒或 其他?我的重大挫折經驗所造成的的負向影響生命轉彎的時候- 1.跟成功經驗的步驟相類似,寫下你的轉戾點 2.感覺一下你的生涯因此有何改變?,意義的建構與理解,生命故事的敘說使得我們對人生的過 往經驗得以經由敘說,而理解生命意義 與建構生命意義,願的心理學意涵造訪生涯的原鄉,1.願是原頁,意指人的本性或潛能,指原來如此 原來如從所來如來 如此如現在如當下2.不能如願就會

16、有怨3.找到願才能成為一個自性充滿的人,有自性才會有自信。因此,知道你是誰才會知道你要去哪裡,如願的人生怎樣活成想活的樣子,從我所活的世界借路。人的一生是他自己的歷史,他所經歷的事件也就是他生命史中的歷史事件。人的生命經驗總是在離開原來發生某種情態的處境之後,那個處境才顯現出來。透過這種心理歷史距離過程得來的生活事件的了解,是回首(backward)的知識。生涯的未來奠基於過去的生命歷史,重回過去並不是沉湎其中,而是錨固安身立命的基底, 從而前瞻未來(forward)。,麥可K的生命和時代,麥可K,他幾次從集中營地裡逃出來,拒絕吃集中營地裡的食物:自由得像隻小鳥,只吃自由的食物(程振家譯,23

17、7頁)。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像麥可K一樣,在南非黝暗的社會,他有如一個與生俱來的大地之子,無視於飢餓、戰亂、死亡,他,在孤絶之中,對一切無所企求,只求自由的存在。他在中營地裡停留其實只是一種諷喩,是一種關於一個意義怎麼居處在一個系統裡,卻又不變成此一系統的一個專門用語,如此令人難堪、令人無法想像(程振家譯,270頁)。諮商與心理治療之所以迷人,正因為我們總是想要試著在令人難堪、令人無法想像的世界中找出在社會龐大的系統裡,仍保有個人意義的可能性,讓人更有尊嚴的存活著並得以展現自我。,獨白與喧囂,語言由一個人說出,同時是許多其他人也在說話,我們都不是在獨白,每一個人在說話時,都是眾多嘴巴在喧鬧

18、,共處的特定時間和空間共同交織。人在說話時就已經離開經驗語言,使我們離開經驗能量的痛處,把經驗燙在語言的平台上,離開經驗能量的煎熬,建構心理知識_即主觀意義,描述性專名是對經驗的補獵,每一個事件出現時我們捕捉的常是錯誤的,意義經常隱匿在事件發生的原初之處,我們無話可說的破碎之處。我們經常需要一說再說,說到我們用語言將經驗燙平為止。杵在無話可說的處境裡,而使交談的兩人共在。,故事敘說與自我療癒現在的苦痛是生命的入口,生命的替代故事:說故事(已經發生的主要故事 充滿問題的故事) 重寫過去新故事(未被表達與了解的隱藏的故事 期待的故事) 重構未來理解當事人用語的獨特意義,社會結構中隱形的生命推手,1

19、.一般人必經的人生柵欄(normal hurdles faced by everyone) 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出國工作結婚生子升官 購屋2.族群主義作祟(the “isms”discriminatory practices) 我是台灣人,所以(racism) 我是女人,所以(sexism) 我是老人,所以(ageism)3.個人的主義(the personal“ism”beliefs that block action)個性主義(characterism):我很內向,所以 婚姻主義(maritalism):我已經結婚,所以我 生活習慣主義(nocturnalism):我是夜貓子,所以 地域主義(

20、regionalism):我是東方人,所以,當生涯由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價值所決定,分數決定了科系: ex:高分低就很難 麻雀變鳳凰更難性別左右了行業:ex:女老師-男校長 女秘書-男主管 女護-男醫 女內-男外排行影響了志趣:ex:長子女提早父母化,主流會話(Dominant Discourse)常負載了社會價值,男(女)性的角色應該如何?什麼是成功 / 失敗?什麼事對的、好的生活?什麼事不對的、不好的生活?你在家裡、班上、朋友圈中,大家對你主要的形容是什麼?哪些你同意?哪些你不同意?這些主流會話對你個人的影響是什麼?你是如何被這些主流會話所召攬?什麼時候這些主流會話比較難操控你?,思考一下,

21、從小到大,你身邊的師長、長輩們,他們認為什麼是成功? 什麼是失敗?是否其中有一些是你不同意的?請說出你的個人觀點你生活周遭的朋友們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其中是否有些價值觀 你無法認同?你當時的感受如何?你身邊的人是怎樣看待 ?其中是否有些觀點跟你個人的經驗不一致? 請舉例說明 例如: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生涯敘說實做 :生命自傳書,如果要我將生命分成若干個階段,我會怎麼分段?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就業結婚.61215182430405060 置身事外-備受照顧-不如預期-陷入困境-遭受遺棄-力求生存-追求卓越-完全崩潰,生命自傳書,定書名定章名(暫定六章),創造生

22、命篇章的標題,現在我希望你往前瞻望未來的生命,並且從現在到死亡,創造出各個篇章的標題,有些篇章你期待它們發生,而假如生命要完美,有些篇章你會想要它們確實發生。,生命篇章,假如你被要求寫下自傳,你會怎麼為它下標題?現在,我們不用童年或小學階段這類大家在生命故事中常用的標題,而是要用真正能反映或總結出你生命中特定階段的標題。讓我們從第一章開始。,自我之旅關於打開過去舊箱子,開啟地下室,或是接觸黑暗世界的旅程,而且這趟旅程會是久久坐著,一個人,沒有光彩,沒有掌聲,接接觸那個一直要逃開的處境,只有那兒,才能真正的釋放,這是一種願意(是一種修持自己的意願)。,生涯是關於自我之旅,願意才是究竟之道,願是原

23、頁,或是愿原心,意是音心,心中的聲音為意。聽不到內在的聲音,是因為只用腦不用心,用腦只有知識與方法,用心才有體會與感動,究竟之道不在知識與技術,而在體悟與感動。,願意面對,就能聽到內在的聲音,究竟就是人的根本處境,就是回到最根本的位置,人的根本基礎。就是活出自己想活的最好的樣子,願意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好,是究竟之道。西方說知難行易,東方說知易行難。知難是從啟蒙時代的知識技術思維而言,浩瀚分科專業分工之難。行難,是說修己之難,反而專業是雕蟲小技。說到最後就是人間道。幼兒養性優美人格的奠定;童蒙養正聖賢智慧的陶冶;少年養志理想抱負的鼓舞;成年養德真實生命的開展。,究竟之道,小結,專業養成跟諮商

24、專業連結人文素養跟別人和世界連結自我照顧跟自己連結,建 議 書 單,Irvin D. Yalom & Ginny Elkin ( 1990) Every Day Gets a Little Closer: A Twice-Told Therapy / 魯宓譯(2004)。日漸親近。台北市:心靈工坊 Jill Freedman & Gene Combs ( 1996 ) Narrative Therapy: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 W.W. Norton & Company /易之新譯 (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的

25、故事。台北市:張老師文化。林敏雅譯(2004)。童話治療。台北市:麥田出版Michael White &David Epston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Sage Publication Inc.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事.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市:心靈工坊Larry Cochran(1997) Career Counseling-A Narrative Approach. Sage Publication Inc. John McLeod(2002)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 Sage P

26、ublicationBruce K. Brition & A.D.Pellegegrini(1990)Narrative Thought and Narrative Languag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韓良憶譯(2002)。心靈寫作。台北市:心靈工坊林瑞堂譯(2002)。兒童故事治療。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空間意識。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發表之論文,1996年5月10日。余德慧(1992):敘說資料的意義生命視框的完成與進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生涯諮商敘事取向 Larry Cochran著 黃素菲譯 張老師文化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