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147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概述,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管概述,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主体包括翼源、牙垫、咽弯曲度三部分,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部分,不同型号,适应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 成人用80-100mm (标号为3、4、5) 小儿用50-70mm (标号为0、1、2) 小型号管适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口咽通气管概述,口咽通气管分两种, 一种两端有侧孔,一种中央有孔便于吸痰,口咽通气管概述,口咽通气管适应症,缺乏咳嗽或咽反射的昏迷患者。有自主呼吸而舌后坠致呼吸道梗阻的昏迷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时需行吸引的昏迷患者。癫痫

2、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的昏迷患者。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口咽通气管禁忌症,OPA不可用于清醒或半清醒的患者,有下列情况时慎重考虑:,口腔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门齿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患者呕吐频繁者,口咽通气管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长度为口角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的原则时宁长勿短,宁大勿小。,直接放置法: 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 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口咽通气管操作方法,反向插入法,1、将口咽通气管弯面向上从腭部放入口腔,直至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此时通气管的前端已经到达咽后壁。2、将通

3、气导管翻转180度3、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口咽通气管操作方法,监测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外口气流、棉絮、胸壁运动和听诊)检查口腔,防止舌唇夹在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放置成功后,胶布固定于面颊部。使用时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误吸。观察有无导管脱出而阻塞气道的现象;口咽通气管外口可盖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备好抢救物品和器械,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内插管术。,口咽通气管注意事项,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储氧袋,储气阀,气囊/球囊,压力安全阀,单向阀(鸭嘴阀),面罩,呼气阀,进气阀,氧气连接管,储氧安全阀,简易呼吸器-四部分、六个阀,挤压

4、球体时,产生正压,球内气体强制性推动单向阀打开,并由单向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松开球体,作呼气动作,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患者吐出气由出气口放出,简易呼吸器结构原理,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挤压次数造成球体及储气袋内压力过高,储气安全阀可释放出过量气体,以保持低压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简易呼吸器结构原理,应该连接氧气,流量为10L分,理想的球囊应该连接贮氧袋,可以提供80-95的吸入氧浓度;没有储气袋时,可提高吸入氧浓度到75%。,简易呼吸器结构原理,挤压球体,球体产生正压,吸气动作流程,鸭嘴阀F开放,进气阀E关闭,同时鸭嘴阀向下移动,堵住呼气阀G,气体进入人体,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球体松开,

5、球内产生负压,鸭嘴阀F关闭,同时上移,呼气阀打开,气体呼出,呼气动作流程,进气阀E开放,气体送入球体,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频率:下一张幻灯片潮气量:400-600ml,吸呼比:1:1.5-2送气时间:1秒以上,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不同情况下的按压与通气比例,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过小遮不住口鼻,过大漏气); 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10升/分,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氧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储气阀失灵,发生危险; 没有外接氧源时,储氧阀、储氧袋必须取下,以免影响通气;,简易呼吸器注意事项,六步检测法,检查各装置是否连接好;挤压球囊,是否漏气;取下面罩,按下安全阀,检查是否漏气;取下储氧袋,装入鸭嘴阀,挤压球囊,看出气阀是否正常;挤压球囊,看储氧袋是否漏气;储氧袋连接尾部,充满氧气,挤压球囊看进气阀是否正常。,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