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258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6.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STOMATOLOGY,主讲人:王丹丹,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feeling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Learning Content,学习内容,一,二,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自身保护和诊室常规预防,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1,口腔科感染的三大因素,(一)病原体 (二)媒介途径 (三)易感人群,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2,传播途径及强度,(一)飞沫传染 (牙钻、超声波洁牙、打磨义齿)据研究气雾微粒直径5m,病人进行口腔诊治时,高速手机造成的气雾微粒中被发现有结核分枝杆菌,这说

2、明病人口腔及呼吸道的细菌可因其口腔操作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肺结核、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传播。HBV及HIV亦可由血液、飞沫及气雾进入口、鼻、眼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而导致交叉感染,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2,传播途径及强度,(二)接触传染 1. 直接接触(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2. 间接接触(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毛巾、治疗台、门把手、电话柄等) (三)血液传染(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污染的锐器刺伤),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Patient DHCP (病人) (牙科卫生保健医护人员) DHCP Patient Patient Patient,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

3、,(四)传播的强度是由医疗过程和口腔环境决定的:(1)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性疾病携带者。(2)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触都是近距离的,医生的操作是在病人充满唾液、血液与多种微生 物的狭小口腔空间内进行。 (3)多种公用材料、药物的使用,容易引起相互交叉污染。,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4)口腔环境:口腔经常处于温润状态,其温湿度适宜多种细菌及真菌寄生; 人的口腔分泌物中每毫升约含150万10亿个细菌,同时一些长期存在的机械性刺激因素,如尖锐的牙尖及牙齿边缘、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进食时的咀嚼摩檫冷、热、酸辣的刺激等均可使口腔黏膜直接受到损伤。,案例,上海某家口腔医院在没有实行严格、规范的医院

4、感染控制措施之前,牙科治疗台等表面乙型肝炎抗原病毒污染率:牙椅位的拉手11.14%,操作台面12.45%,水枪10.28%,“消毒”后的手机10.22%,医护人员的手10.01%。我国人口中乙肝感染率为1520%。,美国牙医中乙肝的感染概率,3,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受感染的可能性 带病毒 症状 治疗方法 HIV 0.09-0.33% 永远 无 长期服药HCV 3-10% 永远 无 干扰素HBV 2%至40% 永远 10%无 干扰素,锐器伤后病人对医护人员传染概率,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一)个人防护装备(二)手部卫生(三)器械清洗、灭菌过程(四)诊室常规预防,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眼罩面

5、罩,个人防护装备,1,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2,手部卫生,洗手:疾病88%是由被污染的手传播1.接触病人前2.清洁或无菌操作前3.清洁或无菌操作后4.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后5.接触病人物品后。注: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双手戴上手套前要彻底干燥(防止细菌的生长)治疗病人时必须保持双手皮肤的完整性。,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3,器械的清洗灭菌过程,CDC器械分类,与治疗有关或辅助器械、设备分为三类类:高危险性器械(Critical Items)(侵入性治疗器械)类:中危险性器械(Semi- Critical Items)(接触完整粘膜非侵入性治疗器械)类:低危险性器械

6、(Non- Critical Items)(辅助治疗设施),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的分类处理,1.高危险性器械a.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破损黏膜或软组织的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如:超声波洁牙工作尖、手术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周刮治器械、拔牙器械等。b. 使用后的高危险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全过程灭菌,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c. 高危险性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好无损,保持无菌状态,贮存于干净干燥的环境,如有破损或已打开未使用,或超过使用期者,必须重新灭菌处理才能使用。,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的分类处理,2.中危险性器械a.接触病人体液,但不穿透软组织的应高温灭菌,如:补牙器械、口镜、镊子等。

7、b.使用后的中危险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全过程消毒灭菌,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c.中危险性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贮存于干净干燥的容器内,如已打开四小时后未使用,必须重新灭菌处理才能使用。,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的分类处理,3.低危险性器械 仅与皮肤接触的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如:牙椅 4.如果非关键物品或表面可能受到污染,且不能很容易清洗和消毒 的,它们应该得到保护或者是一次性、不透水的。 如:注射器,光固化 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一次性物品严禁重复使用,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处理流程,椅旁预清洁(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冲洗 (超声清洗)2)初步浸泡消毒3)干燥

8、器械4)包装标记5)装炉6)灭菌7)卸炉8)冷却与贮存9)灭菌效果监测10)高危险器械使用追踪,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浸泡消毒一般诊疗后器械用100:1全能强效多酶清洗液浸泡消毒疑似感染病人诊疗后器械或重度污染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及延长浸泡及清洗时间高温灭菌压力蒸汽灭菌(132C-134C)清洗必须先于任何消毒或灭菌的过程用于清洁前消毒程序的项目或产品表面根据制造商的指示分类消毒,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器械处理流程注意事项,(1)清洗时,使用长柄刷子,注意个人防护。(2)厚的毛巾会阻挡蒸汽,达不到灭菌效果。(3)器械应放于密封袋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消毒灭菌。(4) 消毒灭菌

9、的日期要标明。 (5) 一次进行消毒的物品不可太多。 (6) 保证消毒机的正常运转。,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诊室空气通风净化(1)每日定时打开诊室门窗通风换气1h(2)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3)每日治疗结束时更换防污膜(4)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1-2次(5)诊室抹布使用过后放入桶中浸泡消毒(500mg/L有效氯消毒液)(6)拖把、抹布分区使用,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诊室空气通风净化(1)每日定时打开诊室门窗通风换气1h(2)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3)每日治疗结束时更换防污膜(4)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1-2次(5)诊室抹布使用过

10、后放入桶中浸泡消毒(500mg/L有效氯消毒液)(6)拖把、抹布分区使用,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物品表面消毒(1)治疗结束后诊位的各类用物(牙椅、治疗台、桌子、凳子)表面分类消毒一般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明显血迹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治疗结束后使用过的防护用具,应用含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牙椅的维护1、每日常规消毒。2、每次使用前及治疗结束后踩脚闸30秒。3、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使用吸唾管吸清水1-2杯。4、每日工作结束后,升高牙椅至最高位,使用吸唾管吸清水1000ml。5、含氯消毒剂

11、现配现用,检测浓度,有效期不得超过4h。,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1.模型物品 从门诊到技工室的消毒处理(1)全过程执行标准预防;(2) 清理印模及配件上所有的污垢粘附物及牙结石,如蜡等;(3)印模及配件在流水下冲洗30秒(4)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均匀喷晒于牙模表面作用10分钟;(5)再在流水下冲洗30秒,拭干后(灌模)方可送加工厂,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黄色(感染性废物 ) 1、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手套、口罩、帽子、治疗巾、吸唾管、水杯、纸巾、治疗盘、棉球、棉签、棉条、纱布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锐器盒(损伤性废物) 2、破碎的玻璃制品,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刀片,口镜,探针,镊子等一次性器械。,自身防护诊室常规预防,诊室常规预防,4,黑色(生活垃圾) 3、未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各种物品外包装袋、药品包装盒、使用后的擦手纸。(药品包装盒需毁形后放入垃圾袋/桶)已经投入锐器箱中的废物,不可以再捡出来。,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