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398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防水工程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质量通病地下室防水工程,变形缝,地 下 防 水 工 程,防水混凝土工程,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地 下 防 水 工 程 地下防水工程是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造成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地质勘探不准,水文资料掌握不全面或设计考虑不周;设计不合理,细部构造处理不当;防水材料选用不当;施工质量不好;使用和管理不善等。本章仅着重介绍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即刚性防水四、五层做法)和卷材防水层等的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1防水混凝土工程 采用防水混凝土,工程工序简单,工期较短,造价较低,且能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存在质量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

2、水。一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1现象及原因分析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2)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灌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间形成夹层。 (3)在浇灌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2预防措施 (1)施工缝是防水混凝土工程中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底板与墙体间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体上,并且要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200毫米。墙体上不得

3、留垂直施工缝,必须留时,应与变形缝统一起来。 (2)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粘结密实,以阻隔地下水的渗漏。,1)认真清理施工缝处,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杂物,用钢丝刷或剁斧将老混凝土面打毛,并用水冲刷干净。 2)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灌上层混凝土。 3)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捣固密实。 (3)施工缝不宜采用平口缝,应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重要工程必要时可采取两道防线,即以刚性处理和柔性处理相结合的形式,加固施工缝。a)凸形缝;b)凹形缝;c)V形缝;d)阶梯形缝(4)设计钢筋布置和墙体厚度时,应考虑施工的方便,以利于保证施工质量。,3治

4、理方法 (1)根据施工缝渗漏情况和水压大小,采取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2)对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刷洗干净后,用水泥素灰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1-施工缝;2-素灰;3-水泥砂浆。,12水泥砂浆防水层 水泥砂浆防水层是以素灰(或水泥浆)和水泥砂浆分层交替抹压均匀密实,与结构层牢固结合的整体抹面防水层(即刚性防水四、五层作法),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一般抗渗压力为1520公斤/厘米2),施工简便,质量可靠,并且适应性强,新建工程或维修工程均可采用。其质量通病是 :,一防水层施工缝漏水 1现象 接缝处阴湿,或出现点状或线状渗漏。 2原因分析 防水层留槎

5、混乱,层次不清,无法分层搭接,使得素灰层不连续;有的没有按要求留槎,如留成直槎等;接槎时,往往由于新槎收缩,产生微裂而造成渗漏水。 防水层的留槎与接槎1-素灰层;2-砂浆层 3预防措施 (1)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接槎要依照层次顺序分层进行,无论墙面或地面的留槎,均需离阴角200毫米以上, (2)不符合要求的槎口,应用剁斧、钻子等剔成坡形,然后逐层搭接。,4治理方法 水压不大(一般水位在2米左右),漏水孔洞较小时采用。操作时根据漏水量大小,以漏点为圆心剔成直径为1030毫米、深2050毫米的圆槽,槽壁必须与基面垂直,不能上大下小,剔完后用水将槽冲洗干净,随即用水泥胶浆(水泥:促凝剂为

6、10.6)捻成与槽直径接近的锥形体,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将胶浆用力堵塞于槽内,并向槽壁四周挤压严密,使胶浆与槽壁紧密粘合,持续挤压半分钟,检查无渗漏后,再抹上防水面层。(较长的裂缝可分段堵漏)。,13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是由各种卷材和沥青胶结材料连续地胶结于结构表面而形成的。卷材防水层,材料来源方便,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变性,适应地下工程下沉、伸缩而引起的微小变形等优点。但存在着质量不易保证、劳动条件差、不安全等缺点,特别是施工质量难以检查,一旦出现渗漏水,修补比较费事。其质量通病是:一空鼓 1现象 铺贴后的卷材表面,经敲击或手感检查,出现空鼓声。,2原因分析 (1)基层潮湿,沥青胶结材料

7、与基层粘结不良。 (2)由于人员走动或其它工序的影响,找平层表面被泥水沾污,与基层粘结不良。 (3)立墙卷材的铺贴,操作比较困难,热作业容易造成铺贴不实不严。 3预防措施 (1)无论采用外贴法或内贴法施工,都应把地下水位降至垫层以下不少于300毫米。垫层上应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创造良好的基层表面,同时防止由于毛细水上升造成基层潮湿。,(2)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必要时应在铺贴卷材前采取刷洗、晾干等措施。 (3)铺贴卷材前一、二天,喷或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基层表面粘结。 (4)无论采取内贴法或外贴法,卷材均应实铺(即满涂热沥青胶结料),保证铺实贴严。 (5)铺贴卷材时气温不宜

8、低于5。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胶结材料的适宜温度。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或错开雨天施工。,4治理方法对于检查出的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二卷材转角部位后期渗漏 1现象 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后,转角部位出现渗漏 。注:三面角的卷材铺设法阴角第一层卷材铺设法;b)阴角第二层卷材铺设法;c)阳角第一层卷材铺设法1-转角处卷材附加层;2-角部附加层;3-找平层;4-卷材,2原因分析 (1)在转角部位,卷材未能按转角轮廓铺贴严实,后浇或后砌主体结构时此处卷材遭破坏。 (2)所选用的卷材韧性较差,较角处操作不便,沥青胶结料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能确保转角处卷材铺贴严密。 (3)转角处未按照有关要

9、求增设卷材附加层。 3预防措施 (1)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2)转角部位应尽量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3)沥青胶结料的温度应严格按有关要求控制。涂刷厚度应力求均匀一致,各层卷材均要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如图16。附加层一般可用两层同样的卷材或一层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按照转角处形状粘结紧密。4治理方法 当转角部位出现粘贴不牢、不实等现象时,应将该处卷材撕开,灌入沥青胶,用喷灯烘烤后,逐层补好。,54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是地下防水工程的重要部位。变形缝的构造形式应力求简单,变形缝材料应满足强度、延伸性、耐老化与耐酸碱性

10、能的要求。 目前变形缝防水多采用的埋入式橡胶(塑料)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片)、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作法,其质量通病是:,一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水 1现象 沿变形缝隙渗漏水,一般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转角处。 2原因分析 (1)止水带未采用固定措施或固定方法不当,埋设位置不准确或被浇筑的混凝土挤偏。 (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特别是底板部位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不严或留有空隙。,(3)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方法不当等造成止水带周围粗骨料集中,这种现象往往多发生在下部的转角处。 (4)施工人员对止水带的作用不甚了解,操作马虎,甚至任意将止水带破坏。 (5)混凝土分层浇

11、筑前,遗留在止水带周围的木屑、灰垢等杂物未清除干净。 3预防措施 (1)止水带埋设前须经充分检查,发现有破损等现象必须修补完好。,(2)止水带应按有关规定方法固定,确保其埋设位置准确。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变形缝的木丝板必须对准中心圆环处。(3)埋设底板止水带时,要把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然后将铺设的止水带由中部向两侧挤压按实,再浇筑上部混凝土。墙体内的止水带周围应防止骨料集中。如钢筋过密,不易保证浇筑质量时,可征得设计人员同意,适当调整粗骨料粒径或采取其它技术措施。,4治理方法 若已完工的变形缝出现渗漏水,可按“裂缝漏水处理方法”进行堵漏,并在其表面粘贴或涂刷氯丁胶片,作为第二道防

12、线。 注: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构造1-止水带;2-木丝板;3-需防水结构。,二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水 1现象 沿变形缝隙渗漏水;表面覆盖层空鼓收缩,出现裂缝漏水。 2原因分析 (1)基面处理不当,表面不干净或潮湿,胶片粘结不良。 (2)涂刷粘结剂不符合要求,粘贴时机掌握不当,粘贴时没有按实,局部有气泡。 (3)胶片搭接长度不够,端头没按要求打成斜坡形,致使搭接粘贴不严。,(4)覆盖层过薄,变形缝开裂漏水后,胶板在外界水的压力下剥离,导致了覆盖层的破坏而出现空鼓裂缝。 (5)当采用水泥砂浆作覆盖层时,一次抹得过厚,造成收缩裂缝。 3预防措施 (1)凹槽设置要求同后埋式止水带(片)变形缝的预留凹

13、槽。粘贴胶片的表面必须平整、粗糙、坚实、干燥,必要时可用喷灯等烘烤,或在第一遍胶内渗入1015%的干水泥。,(2)粘贴前一天,在基面和胶片表面分别涂刷两遍氯丁胶作为底胶层,待其充分干燥后,再均匀涂刷界面胶,厚度为12毫米。粘贴时机以用手背接触涂胶层不粘手时为宜。粘贴后发生局部空鼓,须用刀割开,填胶重新粘贴好,并补贴胶片一层。全部粘贴完后,胶片表面用胶粘上一层干燥砂粒,以保证覆盖层与胶片粘结。(3)每次粘贴胶片的长度以不超过2米为宜,搭接长度为10厘米。底层胶片端头应预先制成斜坡形。,(4)粘贴后应放置12天,待胶层溶剂挥发,再在凹槽内满涂一道素灰或素浆,然后用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覆盖,并用木丝板将覆盖层隔开。 4治理方法 若变形缝渗漏水,处理办法是剔除重做。,谢 谢!,谢谢,骑封篙尊慈榷灶琴村店矣垦桂乖新压胚奠倘擅寞侥蚀丽鉴晰溶廷箩侣郎虫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