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447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5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ppt课件.ppt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伯牙鼓琴,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的。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前夕。 全书共分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思想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

2、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知音”是什么意思?,明确:“知音”本义是“通晓音律”,现在一般用来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读懂课文,借助注释,说说课文大意。,第一部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锺子期死,伯牙绝弦不再弹琴。),(1)伯牙弹琴水平与锺子期的音乐鉴赏能力高不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琴艺高超:“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写出伯牙将自己的情操与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情感。锺子期音乐鉴赏能力极高。他每次都能

3、快速、准确地听出来。(从“方鼓琴”可看出)“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 “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可谓知其“音”,更知其“志”。(这也是对伯牙琴艺高超的侧面描写),(2)遇到知音,伯牙的心情如何?文中写了吗?,没有直接写他遇到知音的欣喜。却写了他失去知音的悲哀。,(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一行为表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也就是,世上再没有一

4、个人能像锺子期那样理解自己了,琴弹得再好,没有人懂,又有什么意义呢!,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也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还有“伯牙绝弦”一词: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总结,伯牙是一个 的人,锺子期是个 的人,表达了两人 的深厚友情,也阐述了 的道理。,琴技高超,寄情怀于琴技,有极高音乐鉴赏能力,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知音难觅,拓展,伯牙的琴声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潇潇春雨、袅袅云烟假如你是锺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感受到了徐徐清风,那你怎么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杨柳、春雨、云烟呢?,翻译,原文:伯

5、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原文: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志,原文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锺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弹奏,心志,情志,正在,这里指刚开始,好,高大的样子,像,泛指大山、高山,原文: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过了一会儿,琴声弹出了流水激荡的境界,原文: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过了一会儿,水流大而急的样子,原文: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锺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原文: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断,一生,再,认为,值得,补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