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590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墨子与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墨子(约前480年前376年)姓墨,名翟,魯國人孔子之後,孟子之前 墨家学派创始人曾任宋國大夫初習儒術,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应该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門集團是一支具有高度戰鬥力的義勇軍,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 被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

2、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尊敬。,墨子特別推崇夏禹治水捨己為天下的精神孟子稱讚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戰國時代,墨家與儒家並稱為顯學,墨家与道家,道家关注的是人生:老子留下的是人生的智慧,庄子留下的是人生的态度,墨子关注的是社会,留下的是平等博爱的社会图景,墨家与儒家,希望通过实施礼仪来影响政治,维护和复兴礼乐文化和礼乐

3、制度。儒家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希望对武士和侠客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的解释和规范。墨子是站在平民、劳动人民的立场说话,儒墨思想比较,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制、礼仪、艺术等抱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并从伦理上予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他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理性化并加以合理化,他是位有修养的君子。,墨子与孔子相反,质疑周代传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而且照他看来更为适用。墨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和游侠。,墨子是孔子之后出现的重要哲学家。其名声和思想影响在当时与孔子不相上下,但墨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孔子讲仁义,孟子讲仁政,均从道德出发,要求不求回报的付

4、出。,墨子讲兼爱,从利害出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我。爱是求回报的投资。,儒家不信鬼神。,墨家信鬼神。,墨子思想兼愛 非攻 (學說基礎) 節用 節葬 非樂(社會思想)天志 明鬼 非命(哲學思想) 尚同 尚賢 (政治思想) 各思想互為聯繫功利主義貫穿其中,一、哲学和政治思想,兼愛天下大亂:損人而自利 兼相愛、交相利 解決一切紛亂的良方,“兼”就是不分人我,爱人如己,爱所有的人;“别”就是把人划分为有差别的等级。由于“别”的存在,人们只知道爱己利己,而不知爱人利人,不能做到“天下之人皆相爱”。“兼以易别”即否定“别”而代之以“兼”,即“兼爱”。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墨子

5、“爱无差等”区别于孔子“爱有差等”)若天下之人都能做到“兼相爱”,那么社会各种矛盾也就消失了。,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弃血缘和等级制度的约束,爱人如己,就是博爱.,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兼愛中篇,墨子的兼爱和孟子的仁爱的差别,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君子之于物也,

6、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区别一儒家愛有等差: 愛由親至疏、由近及遠,最後及於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於掌 这种爱是更具有现实根据的,是更符合人之常情的。墨家愛無等差: 等於取消親疏尊卑之別 愛無等差,施由親始,区别二:,墨子的兼爱,是从利害出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我。爱是求回报的投资。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孟子认为讲道德,讲仁爱就不能讲利益,利和义是冲突的。墨子谈到了道德的根本,即人类为什么要有道德,就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利益。道德的根本目的恰恰在于功利,孟子考虑的是现实性,道德毕竟是超越功利的,面临具体问题时,应该放弃功利的

7、考虑而追求道德的高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非攻 反對攻人之國 尤其反對大國對小國的兼併戰爭 認為戰爭殺人不義犯罪 戰爭使百姓陷入死亡、國家財力耗空、無 法從事生產 攻戰國本身也會勞民傷財、眾叛親離 贊成弔民伐罪、救民水火、被迫自衛的戰爭,尚賢崇尚賢人,此乃為政之本舉拔賢人,必须冲破等級制度,不能用人唯親: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 有能則舉之稱賢人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要 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 令,天志認為天有意志,知善惡,明賞罰试图借助于“天志”迫使为政者心存敬畏,随时警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给予天下老百姓以生存的可能和

8、起码的利益 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 罰之;天子有疾病禍祟,必齋戒沐浴, 潔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則天能除去之 。 天志 中篇,明鬼肯定鬼神的存在,认为鬼神能在冥冥之中监视人们的行为,能尚贤罚暴 天下大亂,起於懷疑鬼神存在若人皆信鬼神能賞善罰暴,則心懷戒懼而 向善 与“天志”说一样,是为了借用超越的神秘的力量来治理现实社会的病态,以“兴利除弊”,并塑造、规范一个合理化、理想化的社会。但墨子不把戰爭勝負、疾病歸因於鬼神,尚同 就是同上,就是每个人的思想、观点、意见、行为都要和上级相同。村民要和村长相同;村长要和乡长相同;乡长要和国君相同;国君要和天子相同;天子要和天相同,这个就叫做尚同

9、。凡是听话的,上级就奖励你,给你好处。凡是不听话的,上级就惩罚你,给你坏处,这是现实生活当中的奖惩。主张“一同其国之义”,“一同天下之义”,“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天下”。 这反映了小统治者对社会统一安定的希望,但这种尚同,反对多元多样,导致“伐异”。因此孔子的“和而不同”具有更大的意义。,非命,墨子反對儒家天命的說法,认为这种命定论是帮助暴君来欺骗百姓的,使百姓安于接受现实,无所作为;其实决定社会治乱和人民命运的是“力”,認為一切結果都是人為的,努力能改變一切,相信天命只會令人懶惰。所以他主张通过发奋和努力可以改变贫困与不公平, 这是积极进取的思想。,京师震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苍天已死

10、,黄天当立,節用即節省財用,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 費(利用國家已有的條件,削減無益的費用) 用財不費, 民德不勞(使用財物不浪費 , 人民也會得到安逸) 對衣服、宮室、甲兵、舟車等製作,皆提出 一些节用原則減免戰爭增加人口,發展生產,增加民財,南昌轨道公司揭牌 地铁1号线明年开工建设(图),重庆首座五星级公厕启用 空调24小时恒温(图),節葬 反對厚葬,提倡節葬 反對久喪,主張節哀 當時社會風氣厚葬成風,統治者尤奢靡 厚葬、久喪導致國家貧窮、人民身體毀 傷、生產停止 政治混亂、國家危亡 此主張與儒家明顯不同,村支书毁林圈地24亩建3层豪华墓地(组图),非樂反對提倡音樂活動,禁止作樂王公大臣作樂

11、,必厚斂於民,竭民之財 而奪民之利,驅遣男女為其奏樂歌舞, 妨礙耕織,且增加財用,耽誤政事此思想與儒家重禮樂教化思想相對立,墨家思想何以成為顯學?,法先王,以仁義的兼愛思想行天下,訴求和平,獲得庶民階層認同,墨家思想至漢代何以幾至消聲匿跡?,不能適應現實政治的需要,後繼無人,思想傳承產生問題,教條嚴苛,一般人難以接受,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 墨家的節葬、以自苦為極,不符合人情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漢書藝文志: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司馬談),二、论教育作用,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他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要想

12、实现“兼爱”理想,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实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教育通过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2.教育对人的作用: 人性不是先天所有,生来的人性不过是待染的素丝,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会有什么颜色的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墨子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阐述了教育对人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实现“兼相爱,交相利” 这一社会理想的“兼士”或“贤士” 。 “兼士”或“贤士”有三条标准:“厚乎德行”道德的要求,使兼士们懂得兴

13、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辩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通过兼士们的“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投入改造社会实践。,四、论教育内容,(一)政治和道德教育1.“非攻” 非正义战争称为“攻”,反对“强凌弱,众暴寡”的侵略和掠夺战争。2.“尚贤”、“尚同”“尚贤”,即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尚同”,即统一人们的视听言行。3.“节用”、“节葬”、“非乐”。“节用”,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 “节葬”,反对儒家所鼓吹的厚葬; “非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四、论教育内容,(二)

14、科学和技术教育1. 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1.几何学“圆,一中同长也。”2.力学“刑之所以奋也。”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 3.光学“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此外,还有心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内容。,四、论教育内容,(二)科学和技术教育2. 教学方法(1)科学实验的方法(2)形象直观的方法,四、论教育内容,(三)逻辑思维教育 墨家善辩,形成了初具体系的逻辑学,称为“墨辩”,其中含着墨家在传授科技知识过程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成果。 墨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懂得怎样将客观事物概括成科学的概念,并学会鉴别概念的正确性。,察类明故 “察类”是

15、指论证时要辩明同类的事物,要保持论题的前后一致,不要偷换概念。 “明故”指要搞清楚事物的原因,内在根据,不要只是说明一个事物是这样,还要探索它为什么是这样。 “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三表法 第一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圣王经验为依据。 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广大群众的直接感觉经验为依据。 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查考某种言论、主张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给国家、人民带来好处为依据。 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行效果为准绳,排除了个人的主观成见,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真理观,五、论教育方法,(一)主动 墨翟不满儒家

16、“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作为“有道则勉以教人”的兼士,其职责就是主动、积极地“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五、论教育方法,(二)创造 墨翟批评儒家的“述而不作”,主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应创造出新的东西。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造。 “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创造、继承、发展有一个过程,作为每代人都应有所作为。,五、论教育方法,(三)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家着眼于“功”或效果,讲求实践。 “言必信,行必果”才能造就“爱利天下”的兼士; 严酷的社会环境下,“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艰苦实践中磨炼出的顽强意志,谈不上什么智慧。,五、论教育方法,(四)量力 墨翟注意在施教时要求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 其一,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其二,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总 结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包含了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的。这使得墨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