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8402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49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波克国际金融 第六版 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ppt课件.ppt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1,2,本章旨在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要求掌握的内容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主要特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货币危机的内涵、成因及解决方案,3,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4,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国际外汇市场,5,含义: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

2、国际间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买卖的场所。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 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子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6,一、国际货币市场,1. 含义 期限在一年内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其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 2. 构成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3. 作用国际货币市场是国际短期金融资产进行交换的场所。为短期资金的需求单位提供了从隔夜到一年的各种短期资金;为暂时闲置资金持有人获得了投资的渠道。,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7,二、国际资本市场,1.含义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1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

3、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2.构成信贷市场证券市场3.作用 国际资本市场是国际间进行长期融资的场所。,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8,三、欧洲货币市场,1.含义摆脱任何一国管辖和控制经营“欧洲货币”2.产生与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前身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美元市场80年代,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电子化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更加迅速,仅亚太地区就已形成了东京、新加坡、香港著名的离岸金融市场目前全球大小离岸金融市场约有40多个,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9,3.欧洲货币市场的分类,(1)一体型: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没有明确分离。如伦敦和香港(2)分离型:在

4、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别申请注册、分别接受监管,开设离岸业务专门帐户。如纽约、日本和新加坡(3)避税型:没有实际的离岸业务交易,只为其他金融市场资金交易提供记账和走账。如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和开曼,三、欧洲货币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10,4.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同业拆放欧洲银行贷款欧洲债券:指一政府或企业在另一国的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区别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三、欧洲货币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11,5.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通讯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2)交易规模巨大,

5、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3)独特的利率结构。(4)由于一般从事的是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欧洲货币市场所受的管制较少。,三、欧洲货币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12,四、国际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的场所,参与者是由买卖货币的所有机构和个人组成,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汇经纪人、经营外汇的公司等。(2)外汇市场交易包括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3)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包括做市商制度和竞价制度。,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13,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特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国际资金流动的正面影响国

6、际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的冲击,14,一、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特点,交易量巨大,不再依赖于实体经济而独立增长。呈现批发市场的特征,机构投资者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衍生品交易比重上升,交易虚拟化程度提高。,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15,二、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国际金融市场资金的供给充足。金融市场一体化促进了资金在全球的配置和套利。资金为规避管制而避险而发生流动。金融创新的促进。国际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16,三、国际资金流动的正面影响,促进了全球范围内资本的优化配置。促进了财富效应的传导。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第二节 国际

7、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17,四、国际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加大了各国维持外部平衡的难度。加大了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的困难。衍生工具放大了交易风险。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会将一国的经济波动传导到其他国家。,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18,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19,一、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原因国际银行业在债务危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国际银行业在缓解债务危机中的作用,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20,二、银行危机,银行国际化和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防范和银行业的国际监管巴塞尔协议:银行业的国际合作监管巴塞尔报告:资本充足

8、率要求新巴塞尔协议:监管范围的扩大,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21,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货币危机次贷危机,22,一、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概述,1. 货币危机的定义广义: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狭义: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3,一、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概述,2. 货币危机的分类,按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由政府扩张性政策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从而引发国际投机

9、资金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2)在经济基本面比较健康时,主要由政治事件或心理预期作用而带来国际投机资金冲击所引起的货币危机。(3)因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称作“蔓延型货币危机”(Contagion Currency Crisis),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4,一、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概述,3. 货币危机的影响,(1)危机发生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危害 (国内经济紧缩;金融市场动荡;干扰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的变化 (诱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外资流出;本币贬值,对外债务增加被迫采取浮动汇率,且因

10、无力监管而波动过大。)(3)危机发生后政府被迫采取的补救性措施中,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往往是最普遍的 总体上,货币危机的危害性远大于积极性。,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5,一、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概述,4. 货币危机的扩散,他国汇率变动对本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商品竞争对手国货币贬值导致本国商品竞争力下降,投机者就会在宏观经济发生实际变动前采取行动,从而对本国货币形成贬值压力)投机者投机活动取得巨额利润而产生的示范行动国际金融市场的替代套利或替代撤资最易被传染的国家货币危机发生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或竞争对手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过分依赖国

11、外资金流入的国家,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6,(二)货币危机的成因,1.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基本面因素恶化包括外部不平衡:经常项目赤字、实际本币升值内部不平衡:金融体系不稳定、财政赤字过大、通货膨胀严重、外汇储备短缺,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7,2.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主要强调“政府宏观经济决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之间的不协调(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弗拉德 、彼得戈博 )成因:政府不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政策)发生机制:投机冲击导致储备急剧下降防范机制:紧缩财政、货币政策,(二)货币危机的成因,一

12、、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8,货币供给,(M),时间(t),货币供给存量,国内信贷D,外汇储备R,M0,D0,R0,0,tc,t0,国内信贷扩大引发的外汇储备消耗,(二)货币危机的成因,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29,3.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将货币危机解释为“政府进行成本/收益相机抉择的结果,强调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和投资者预期自我实(Selffulfilling)(Obstfeld,1994)两个重要假定: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引入博弈成因:投机者的贬值预

13、期心理(这种预期可以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发生机制:政府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二)货币危机的成因,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0,4. 货币危机的扩散,第一种是因为他国汇率变动对本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二种是因为投机者的投机活动取得巨额利润而产生的示范行动。,第三类是过分依赖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二)货币危机的成因,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1,(三)货币危机的实例:亚洲货币危机,1. 亚洲货币危机的背景(1)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和本币升值(2)经常项目赤字和资本流入(3)金融体系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

14、(4)政府信用下降,政策可靠性受到怀疑,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2,2. 亚洲货币危机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泰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危机。 第二阶段:韩元下跌引发第二轮风暴。 第三阶段:印尼危机成为亚洲货币危机第三波的导火线。,(三)货币危机的实例:亚洲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3,(四)货币危机的一般解决方案:以亚洲货币危机为例,汇率制度的变更适度的资金流动管制金融体系改革短期内的金融体系重组加强对金融体系的长期监管,一、货币危机,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4,二、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又称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危机, 它是指2007年发生在美国然后又蔓延到全世界并引起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滑坡的一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如下:第一, 银行的过度放贷。 第二, 金融监管的缺失。,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货币危机和次贷危机,35,36,37,38,39,40,41,42,4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