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8594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与控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丁曙光,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和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以下最基本的特征: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任何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传染病能够在宿主之间直接或通过媒介

2、物相互传播,即具有传染性传染病的发生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疫源地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 人群感染后可以产生免疫,与非传染病相比,传染病还具有以下特点:临床上一般都有发热和炎症表现;易引起人群中的爆发和流行;一般来说,患病后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在其血清中能够检测到特异性抗体;防制策略和措施不同于一般疾病。,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1、患者

3、 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3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动物作为人类传染病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们与受感染动物的接触机会和密切程度,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病传播的条件等。,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

4、过一种和多种途径传播。经空气传播 :1、经空气飞沫传播,2、经飞沫核传播,3、经尘埃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 血液、体液、血制品医源性传播围生期传播:1、经胎盘传播,2、上行性感染,3、分娩时传播。,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 隐性感染具有免疫力的人口大量迁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

5、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可实施预防接种的有18种疫苗。,几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指数,每例病人平均能传染的人数,学校易发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流

6、感麻疹流脑腮腺炎风疹水痘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高发的原因,带病上课率高,难以杜绝发热咳嗽学生教职员工带病上课;学生来自多个家庭,经常性甚至每天流动,把社会疫情引入校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学器械工具、活动场所;每天长时间同处在教室、寝室等室内、交通工具等环境 ,特别是冬春换季时节气温偏低 ,春季下雨季节室内活动时间延长,且空气不流动(关门窗或气压低)。,传染病高发的原因,学生打闹嬉戏密切接触,使传染病易于实现传播;不注意劳逸结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活动后易着凉、淋雨,抵抗力下降;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忽略社会公德(经常用手搽揉鼻子、口腔,不注意洗手、咳嗽和流涕未

7、正确处理使用纸巾等);学校设备环境因素,如建筑、周围环境、洗手设备、垃圾桶配置;疫苗针对性疾病免疫不理想。,传染病高发的原因,校园的教室建筑结构布局不利于通风换气或不注意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教室、电脑室);因季节(冬、春)原因长时间关闭教室宿舍门窗等都利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如何预防与控制,建立长期预防控制机制: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和学生卫生保健;2、制度保障: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因病缺勤原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3、防控方案:制定适合本校的、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预案;4、责任到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

8、,预防保健主管人员是具体责任人。5、卫生培训: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认识,掌握防病知识。6、资料健全: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及家长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等等)。7、协调好卫生部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预防与控制,临时控制措施: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发生疫情后,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取得疾控中心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

9、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疫情报告问题,建议各学校发生下列情况应立即报告所辖区、县(市)CDC和教育局:1 、校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单元、人群(班级、寝室、办公室和聚会者等),一周内出现10例流感样病例,或校内5%以上人员出现的聚集性流感样病例,没有其它明确病因;2 、本单位诊断或接获校外医疗机构诊断,一

10、周内出现3例或3例以上确诊或疑似流感,调查发现其中有聚集性或有流行病学关联时;3、一周内出现2例麻疹疑似病例或一周内出现5例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或水痘疑似病例;4 、已引起社会媒体、家长关注和不安的疫情;5 、出现危重、死亡病例;6 、必须报告的情况:一周内出现30例流感样病例,5例住院或1例死亡,属于应报告的突法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报告问题,校方、校医获取传染病信息的主要途径:本身诊疗活动中诊断发现学生、家长反馈信息传播媒体互联网考勤记录晨检 午检开展缺课原因追查与登记,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校方作为涉疫部门应主动配合CDC,提供所需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学生、家长情绪、合理调整教

11、学计划安排,控制疫情,稳定社会,执行政府的停课行政决定。,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报告疫情,提供疫情的初步资料和每天动态(搜索报告病例);提供进一步详细资料(必要时),校方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患者详细资料:病例名单一览表:主要内容:编号(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宿舍、班级、搂层、发病日期、病症、诊断记录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师生名册(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近期1个月师生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学校的平面图、示意图上课时间表、教学计划近期1个月的集体校内外活动情况餐饮、供水、宿舍情况,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联络学生家长监护人,转送病者到医院诊治,安排老师每天电话了

12、解休假师生健康情况,诊断治疗情况和家人罹患情况,校医汇总情况,报告CDC。制定各班晨、午检制度和校医巡查方案,测量师生体温,2次复测体温38,无合理解释者劝其回家休息。制定登记表,在册记录监测结果,追踪患者发病情况转归,通过电邮、电话和传真报告CDC,直至疫情终结。协助CDC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患者标本。,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隔离患者: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约3周流行性感冒:隔离至全部症状消除后7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隔离至体温正常猩红热:发热后7天水痘: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最短为2周风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延长至10天对隔离学生的状况,老

13、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师生员工,要进行医学观察(发病班级、宿舍的师生、同吃住看护者等)。,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对师生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重点是保持个人卫生、正确洗手,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应立即洗手,看护患者带口罩,掩着口鼻打喷嚏,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 保持教学场所的通风换气。,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在CDC指导下,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擦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在CDC指导下,组织对密切接触人群开展应急免疫接种,根据病例分析和接种

14、率资料确定应急接种范围。 接种前对学生家长进行疫苗作用、风险的知情告知,自愿为原则,分批进行接种。,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在CDC指导下,评诂在什么范围停止集体活动,必要时调整发病班级的课室,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 。必要时可申请停课。对发病学生数较多的班级应报请教委停课;对发病人数较多的宿舍,居住同一宿舍的学生应回家隔离;若发病班级较多,可报教委全校停课 。,CDC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核实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核实发病人数,描述疾病分布;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收治隔离病人;诊断评估疫情、作出诊断、病因、流行因素;提出建议,采取具体控制措施;必要时指导进行重点场所、物品的消毒、人群免疫或药物预防等;总结,指出存在问题、经验,提出今后防制工作意见。,随访和监测,了解末例病人隔离后最长一个潜伏期内是否有新病例,控制疫情措施是否落实,评价应急处置方案是否正确。,谢谢大家!,二OO九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