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9923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一、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背景,1.追求课程综合化是我国新世纪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目标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 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 现代人的素养需求 儿童的认知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的体现,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综合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内容的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一门高度综合、基于生活实践领域而非学科领域的课程。它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自

2、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科内容的综合,超学科综合学科间综合学科内综合,一、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背景,1.追求课程综合化是我国新世纪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目标 2.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2.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

3、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国学常识教学,无论是读书作文,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扭合在一起的”,“学语文就是学思想、学社会、学自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甚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不分,学伦理、历史、哲学,学科学、技术,也就是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

4、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局限于“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它是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沟通和整合。 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春游,1.让学生搜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春游地点的资料,然后在班上进行介绍或演讲,再讨论确定春游地点。 2.让学生自主策划春游活动,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5、明确春游活动的任务、活动的安排、每个同学的分工等等。 3.分工做好春游准备工作,包括经费预算,联系交通工具,准备要带的用品(如照相机、写生用具、视频、雨具等),分组,讨论制定春游注意事项,等等。,4.出游。在春游过程中,可以拍照,可以写生,可以调查了解春游地点的有关情况,通过现场搜集资料或咨询获取有关知识。 5.总结、交流、展示。可以写日记或游记,还可为自己的作品配画;也可以写经典介绍,编辑小报;可以编辑影集或写生画册;还可以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这些成果都可以班为单位汇编成册,由学生自己写前言、后记,在班上展出。还要进行经费结算,并进行活动总结。,三、综合性学习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

6、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四、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3-4年级)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

7、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5-6年级)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分析,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2引导学生观察,表达观察所得。3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域的语文学习。4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五、综合性学习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

8、性3.开放性4.自主性,1.综合性,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1.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整合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开放性,学习空间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六、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1. 引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 关注“菜篮子” 随我去旅游 名车欣赏 节假日商品需购的调查 漫游商标王国,(1)从生活实践中诱发,菜市场里的收获成语在广告中的运用赏花与读诗对联欣赏,(2)从课堂学习中拓展,麻雀动物妈妈和孩子,师: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生:知道,诗的后面写着呢,他叫郑燮(yn)。师

9、:(板书:燮)这个字他读对了吗?生:这个字我们没学过。师:对,这个字你们是没学过。但你们有办法把它读准确。生:可以查字典。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得难以计数,如果光靠老师教,你们一辈子都学不完。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查字典。,生:他是个怎样的人?师:读了这首诗,你们能猜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吗?生:他是个诗人。生:从诗中我发现郑燮很喜欢竹子。生:他一定是个像竹子一样不怕风吹雨打的人。师:诗人常常以物言志,就是通过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你能从诗中的竹联想到诗人本身,胜人一筹。郑燮就是郑板桥,他的诗写得好,画比诗更好。猜猜看,他最擅长、最喜欢画的是什么?,生:竹,肯定是

10、竹。师:你真聪明,一猜就中。生:有一部电视剧中有他的故事,可我忘了。我想知道更多有关他的故事。师:老师也想知道关于郑燮更多的故事。用什么办法去搜集郑燮的资料呢?生:去看有关他的书。生:可以上网搜索。生:我爷爷知道许多古代人的故事。我可以问问爷爷。师:原来办法这么多,老师也去搜集一下。下星期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 地球妈妈的眼泪(搜集资料、小组讨论)2. 我是地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3. 绿化家园植树活动(小组合作植活一棵树,并记录小树苗的成长过程)4. 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写作、大组汇报交流),(3)从学科整合中提炼,很偶然,在画报上我看到一张震撼

11、了我的画页,它有一个标题:西部希望的田野。我忽然很想抓住这个主题,让孩子们去关注一下西部,关注一下那片希望的田野! 有了这个打算,我很快想到第九册语文课本上有几篇课文就是和西部有关的,像可爱的草塘、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白杨、高粱情我想,其他学科的课本上也肯定能挖掘到一些和西部有关的内容。,于是,我翻开第九册的音乐书、美术书、社会书。果真,本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认识行政区划,下学期的社会书上,有西部一些省份的专门介绍,这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音乐书上,有一首谁也离不开谁,不就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吗?除了这首歌,我的脑海中突然又冒出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泥湾,相信孩子们也曾听过吧!至于

12、美术课呢,它提出了想象画的要求,这自然又多给了学生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1. 引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1)从生活实践中诱发(2)从课堂学习中拓展(3)从学科整合中提炼,2. 引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活动主题;(2)活动的目的要求;(3)活动的形式、内容及时间安排;(4)活动的任务分工及其具体要求;(5)活动的预期结果及呈现方式;(6)相关条件与保障等。,六、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1. 引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2.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方案3. 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4.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1)感悟问题阶段,观看介绍湘江的情况以及湘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利

13、用湘江水进行农田灌溉、运输、游玩等情景的录像。听在此生活过的老人讲述湘江过去的样子以及湘江的故事。让学生亲自到湘江及其周围去考察。听有关部门或专家介绍湘江周围环境的情况与湘江两岸工农业、城市发展以及动植物生态环境变化的情况。,(1)感悟问题阶段 (2)发现问题阶段 (3)问题解决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方式获取资料,搜集和分析有关家乡的信息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组织学生根据问题解决方案,按照预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初步的交流。,(1)感悟问题阶段(2)发现问题阶段(3)问题解决阶段(4)结果归纳阶段,七、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灵活化评价标准个别化评价视角多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