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3303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关于爱弥儿有感5篇,方便大家学习。爱弥儿有感1最近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本书,对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爱弥儿一书语言通俗而易懂,娓娓道来,读完后了解了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触颇多。书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有的观点值得我学习,也有的观点存在疑问,不过值得学习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一、崇尚自然教育卢梭在书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我们教育儿童绝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现在的孩子们在课业之外其实是缺少自然教育的,更多的孩子把课外时间用在了电子产品上,我认为除了学校的课堂

2、教育,可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回归自然,让孩子们的学习不仅限于书本知识,也让个性得以张扬。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我们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二、崇尚自由教育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我认为这些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自由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可能会走入歧途。但是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教育他的爱弥儿,让其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把握好教育的

3、尺度。三、崇尚自我保护的教育在卢梭的爱弥尔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那就是:“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随着各类儿童安全问题的出现,教会孩子们自我保护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科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让孩子们能真正的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读了爱弥尔后,我更深入的理解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要热爱教育,对孩子有责任感、有爱心,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赞美生命、保卫生命

4、。爱弥儿有感2看卢梭的爱弥儿,书中倡导自然主义教育。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就是按造物主对人的安排与设计即按孩子的身心规律去教育孩子,不可以把孩子当成小大人,也不可以拔苗助长。朱永新说儿童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这句话是有时代意义的,不会过时。我如果是清朝乾隆就会说这些思想我泱泱大国过去就有,即把老子的无为而治变成无为而教。今天看到了第二卷,共五卷。这本书翻译成白话文有800多页,我不知原著多少页。在我看来,德国幼儿园不教知识也是深受卢梭影响。按人的自然规律幼儿还不会用理智思考,因此教知识不合适。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看这本书即卢梭的爱弥儿到第二卷完,我有个感想

5、,卢梭告诉我们幼儿有幼儿的规律,儿童有儿童的规律,青少年有青少年的规律,青年有青年的规律。不过这些知识变成了全人类都知道的常识。因为当代人都是从幼儿园读到大学。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如果你没看过,怎好意思说自己懂西方教育。要想自己懂西方教育这三本名著都要看过,不管是走马观花还是精读,起码要游览一遍。我理想国看完了。爱弥儿已看完二卷,共五卷。民主主义与教育潦草的看过。于是说自己懂西方教育底气有点足了。卢梭的爱弥儿教导人类采取自然主义教育法,希望我人类根据造物主对人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设定和安排来教育。说的简单点,不要对一个三岁孩子讲爱情。既

6、然卢梭此书本意如此,那书中就有人类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此书从幼儿讲起一直到青年,所以书中介绍了人类各个阶段的规律。有些规律已经是人类的常识,有些规律我们注意到但是无意识,看了卢梭的书会大吃一惊浑然大悟,所以卢梭说出了我们说不出的感觉。我们只要把这些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就不虚看此书了。爱弥儿第四卷看完了,想写点什么。突然想到就算你读后感写的再好也不如翻译的人写的出版说明,出版说明是翻译人读原著的读后感。译本共五卷。第四卷第五卷其实内容多得可以单独成书,都有200多页。第四卷给人震撼是一个牧师的自白,他对自己如何走上牧师之路的反省是惊天地泣鬼神。我在想有没有人把我为什么当老师的自白也写的如

7、此惊天地泣鬼神。这个牧师找到了自己,当牧师是他一生的志业。那有这样的老师吗?有没有老师找到自己,觉得自己天生就是教书坯子,觉得教书是自己一辈子的志向?如果这老师是他会直觉到他当老师是上帝的旨意。这样的老师有吗?卢梭把爱弥儿写得很有文采,所以翻译成中文后也很有文采,如诗如歌,文笔优美。自然主义教育法其实与道家的顺其自然几乎一模一样,无为而教就是顺“其”自然而教。这里的“其”指学生。第五卷是婚烟教育的指南。卢梭讲了理想的婚烟中男女是怎样的。这种理想的婚烟在当代也有许多人孜孜追求。我喜欢这样的婚烟。苏菲、爱弥儿都是理想的伴侣。当男人应学爱弥儿,当女人应学苏菲。遇到爱情,人会怎样,及爱情是什么?卢梭在

8、爱弥儿第五卷有深刻的揭示。看了震撼心灵醍醐灌顶。我国有像孔子一样教书的老师。我在看卢梭的爱弥儿时想到能不能像卢梭教爱弥儿一样教书?看书知道卢梭这老师有种非常强大的教育能力,他能预见自己这样教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当老师有这种能力吗?有这种能力的老师都是好老师。比如许多老师知道如果教书就是刷题会产生什么后果,所以他教书就不刷题而是教素质。不过有种老师是假装睡着的,这没办法。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知道教书如果只是刷题的后果但他还是刷题。卢梭博闻强识,教育能力卓越非凡,按当代讲就是可以从幼儿园一直教到大学,这样的老师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卢梭既是幼儿名师也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名师。怪不得有人把此

9、书当小说。在第五卷快看完时我有个心得。上帝创造亚当夏娃,卢梭创造了爱弥儿和苏菲。不看附录爱弥儿苏菲的爱情真让人感动。那附录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无常会导致爱情变质吗?人生无常会导致双方背叛对方吗?在附录中卢梭写了一个妻子背叛丈夫那丈夫会有什么反应。爱弥儿的书中自白就是反应,自白的如诉如泣。爱弥儿有感3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

10、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

11、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我认为卢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现代社会对孩子总是喜欢进行超前教育,对儿童甚至进行“填鸭式”教育。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承受者沉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大量练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他们。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外,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和假期的学习班,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得自由活动和爱好。这时的儿童心智还不是很健全,他们需要的是感官教育,多到大自然里去感悟人生的斑斓多彩,什么是美好的。爱弥儿有感4正如爱弥儿正文开篇所说,“出自自然之手的

12、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主人公爱弥儿分别经历了婴儿时期、孩童时期、前青春期、青春期到成年期,前三个阶段是爱弥儿进入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卢梭作为爱弥儿的人生导师,在这个时期给爱弥儿的指导方法就是让他去感知自己,去感受外物的存在,去回归自然,走进自然,进入原始、自足的自然状态。后两个阶段便是“社会状态”,爱弥儿必然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一方面保持自足与独立,有智慧,有教养,有判断力,去关注自身以外的语言、科学、艺术、国家、法律、道德、婚姻等一切与文明有关的东西。爱弥儿既要成为能够完整自足、又可以融入社会的真正自由人。可是爱弥儿如何能够成功地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

13、状态”呢?在“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的中间,卢梭用一定的篇幅来描写“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这是性成熟前的道德的自我教育到友谊与他爱的社会教育的衔接。卢梭提出,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必然需要“自然宗教”的指导,这个指导无须外在的仪式、社会组织,而是发乎于自然个体的内心情感。“自然宗教”的前提需要我所探讨的事物,我必须知道的事物必须限制在与我有直接的关系。而与我无关的其他一切事物,都可以不闻不问的。接下来卢梭阐释了“自然宗教”三个信条:第一个意志的自发性源于爱弥儿(任何人)对自我和外物的观察,存在即感知,感知就会产生感受,之后进行比较与判断。意志的自发性使得人支配自己的身体。然而周围的物体都是

14、运动的,都是沿着一定的秩序、目的运动,这归结于第二个信条:上帝的设计。这又引发上帝的设计如此和谐、有序、整体,那么恶、混乱与无序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是进入社会状态的人滥用了上帝给予自己的能力,迷失了自己,受感官欲念或激情的支配。自甘堕落,成为欲望的奴隶。在卢梭的道德哲学中,一个人内心深处有发自真心的“良知”,原始的良知不会进行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保留着人类原始的两种情感:自爱与同情。自爱爱己,同情爱他人。进行爱弥儿的成长,拥有理性知识的他将自然状态下的良知转化为有意识的、文明的、社会化的良知,这时良知作为“正义与道德的原则”,与自然的声音共同写进我们灵魂的深处。我们对待他人的认识、理解更进一步深

15、化。此时的理性引导我们认识了“善”,也就存在善与恶的分别,存在他人与自己的比较,因此,堪称“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拥有自由意志,去抉择“善”与“恶”。最后说一句:“良知爱善,理性知道善,自由意志选择善。”爱弥儿有感5爱弥儿一书本来是卢梭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母亲写的,阐述他对于教育思想的理解,也是他对于人的本性的一种阐述,由于问题的提出和延伸分析,最后成就了这本关于教育的巨著。这正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穷其一生在发现自我、改造社会,以此来作为活着的一种意义。发现自我和改造社会一般是同时进行并相互促进的,教育是人增进认识和提高思想能力的工具,有助于人发现自己的本性,更好地

16、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同时对于社会有了更好的认识,改造的方式也将大大优化。人通过接受教育和生活历练得到了成长,得到了对自己的发现。例如在应聘入职中,寻求自己能力与企业需要的契合,发现自己相对于别人的优势和劣势;在工作场合,通过与同事的配合与协作完成某个项目,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发挥了的特点以及还存在的不足;在私人聚会中海阔天空,在别人的言语评判中定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与位置。更重要的是,人通过各种活动会形成对自己本性的判断,“我很能干”、“我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我可以轻松说服别人”这种对本性的判断深入人心,并且将引导他的日常行为。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承担着两个任务:发现自己和教育孩子。第二

17、个任务一般持续到孩子12岁左右,12岁以后的孩子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基本判断能力,父母的影响逐渐变小。人将其子女作为爱情的结晶、家庭的新成员、人(父母)生命的延伸来看待,子女的出现对于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思维转折时期。这不仅意味着人将承担抚养和教育的职责,还将决定着人对于本性和教育的理解认识,如何影响到他对于子女的教育上。例如说,一个3岁小孩喜欢接近小朋友的时候伸手抓脸,父母为此焦虑不已。这个案例存在两个方面的剖析:第一是对于孩子来说,伸手抓脸的行为养成,可能来自于本性(寻求关注、与他人示威等),对于他的教育则是要引导他建立寻求关注或示威的“和平”方式。第二是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肩负

18、着教育孩子的责任,有必要反躬自省:是否在平时有动手寻求关注或通过发脾气使别人顺从的行为?在引导孩子过程中是否还存在没有做到的地方?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孩子的反馈形成自己对于教育的判断,通过改善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也会发现很多教育上的不如意:孩子不听自己的劝说固执己见,自己身上的行为(特别是不好的行为)传递给了孩子,孩子身上的“缺点”成了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对于本性与教育这个议题的理解和执行上的冲突。比如说他对于自己本性上的认识是一方面,但对于孩子本性的认识却是另一方面;他对于自己的行为习惯的要求是一个标准,但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却执行另一个标准;他善于长篇大论讲道理,但在自己行为示范上却与道理背道而驰。既然承担教育孩子这个重大责任,既然教育他人也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父母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自我认识和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不断提高自我形象修复与完善。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出发,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生活中的榜样,也提高自己生活的道德标准。在与孩子相处的生活中经常性地总结、反思、提高,形成与孩子互动的良好模式。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