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1262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及抗原决定基的概念。2掌握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3、掌握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4、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5、了解佐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教学要求,一、抗原的定义抗原(antigen,Ag):凡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一、抗原的定义,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2.抗原性(ant

2、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能与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抗原性,2.抗原性(antigenic,三、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1.完全抗原: 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 只有免疫反应性 半抗原 +载体(蛋白质) 完全抗原,三、完全抗原与半抗原,半抗原,+,载体,抗体,完全抗原,半抗原 +载体 抗体BT完全抗原BBBT,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异物性 核心 理化特性 (1)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2)化学性质 (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4)物理状态:聚合状态抗原性强,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3、1.异物性:指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1.异物性:指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机体的免疫,抗原与宿主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分为:1、异种物质2、同种异体物质3、改变或隐蔽的自身物质,抗原与宿主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分为,2.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 1)分子量大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但要兼顾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2.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2)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化学结构越复

4、杂其免疫原性越强。,3)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3)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4)物理状态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4)物理状态,二、宿主因素 1.宿主的遗传性 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 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2.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 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1)剂量 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 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 (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二、宿主因素,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

5、应,一、抗原的特异性: 1、概念 是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以及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发生反应。,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一、抗原的特异性:,2、决定物质:即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 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又称表位。,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抗原表位结合,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相应抗体,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相应抗体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二

6、抗原决定基的种类:构象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 1、构象决定基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二 抗原决定基的种类:,2、顺序决定基 一段顺序相连的氨基酸序列,又称线性决定簇;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为隐蔽性表位。,抗原介绍医学宣教课件,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1. B细胞表位构象决定基或顺序决定基;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三级结构。可直接与B细胞抗原受体(BCR)结合,被B细胞识别。,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2、T细胞表位 顺序决定基;存在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需经抗原递呈细胞

7、(APC)加工处理,并与其MHC分子结合后,才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结合,被T细胞识别。,2、T细胞表位,三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共同抗原: 指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交叉反应: 指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之间的反应,称交叉反应。,三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特异性 反应,特异性,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一、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 异种抗原 2. 同种异型抗原3. 自身抗原4. 异嗜性抗原,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同种异型,异种抗原,同种异型 异种抗原,二、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

8、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二、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1. 外源性抗原 2. 内源性抗原,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四、其他分类方法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 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2.根据抗原性质分完全抗原、半抗原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四、其他分类方法,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2、动物免疫血清3、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4、同种异型抗原5、自身

9、抗原6、肿瘤抗原7、超抗原(superantigen,SAg),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临床最常见)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复杂,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复合物。细菌的代谢产物有些也是良好的抗原,如细菌外毒素。,外毒素,机体,产生抗毒素,注入,甲醛脱毒,类毒素,(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外毒素机体产生抗毒素注入甲醛脱毒类毒素(失去毒性,保留免疫,二、动物免疫血清,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两重性。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是异种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类毒素,免疫动物,(动物免疫血清)

10、,注入,人体,动物血清中含大量抗毒素,( 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用),二、动物免疫血清 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两重性。,三、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概念: 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如: 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抗原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 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的结肠粘膜之间; 肺炎支原体与链球菌MG株之间等。,三、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四、同种异型抗原 1、红细胞血型抗原(包括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 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四、同种异型抗原,五、自身抗原 能引起自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1、隐蔽的

11、自身抗原 2、修饰的自身抗原,五、自身抗原,六、肿瘤抗原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可分为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六、肿瘤抗原,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超抗原。,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作用特点(1)无需抗原加工与提呈,无MHC限制性(2)诱导的T细胞应答是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而完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作用特点,佐 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一、种类1.无机佐剂 氢氧化铝、明矾2.有机佐剂 微生物极其代谢产物3.合成佐剂 多聚肌苷酸、胞苷酸4.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完全佐剂5.新型佐剂 C3d、Cpg基序、纳米颗粒,佐 剂,佐剂的作用机理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2.使抗原易被吞噬细胞吞噬3.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佐剂的作用机理,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抗原(Ag)、抗原决定基、半抗原 、超抗原、异嗜性抗原、类毒素、抗毒素 2、何谓抗原的特异性与异物性? 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抗原(Ag)、抗原决定基、半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