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392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第三单元》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人教,第三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1、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2、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3、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

2、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第三单元梳理,4、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4、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二、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山海经惶hung急:恐惧,慌张。 诘ji问:追问,责问。疮chung疤b: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渴k慕m: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说:絮絮叨叨地说。霹p雳l: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孤g孀shung:寡妇。疏sh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3、倘tng使sh:假如,如果。惧j惮dn:害怕,畏难,畏惧。憎zng恶w:憎恨,厌恶。,二、单元字词汇总,憎zng恶w:憎恨,厌恶。震悚s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粗拙zhu:粗糙低劣。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掳l:俘获,抓获。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憎zng恶w:憎恨,厌恶。,10老王攥zun:用手抓住或抓稳。翳y: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惶hung恐kng:惶惧,惊恐。荒hung僻p:人迹罕至且偏远。塌t败:塌陷破

4、败。骷k髅l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取缔d:明令取消或禁止。镶xing嵌qi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愧ku怍zu:惭愧。滞zh笨:呆滞笨拙。伛y:弯(腰)曲(背)。肿zhng胀zh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10老王,11台阶凹o凼d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晌shng午:中午。尴gn尬g:神色、态度不自然。烦fn躁zo:烦闷焦躁。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涎xin水:口水。大庭广众d tng gung zh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微不足道wi b z do: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11台阶,三、课内文言文梳理(一)课文

5、字词详解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n)。尝射于善:擅长。射:射箭。亦:也。以:凭借。自矜:自夸。尝:曾经。于:在。家圃(p),有卖油翁释担(dn)而立,睨(n)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十圃:园子。释:放下。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之:指代陈尧咨射箭。去:离开。矢:箭,“发矢”就是射箭。,三、课内文言文梳理,中八九,但微颔(hn)之。但:只。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康肃问曰:“汝(r)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尔。”汝:你。吾:我。但:只,与前一个“但”意思相同。尔:同“耳”,相当

6、于“罢了”。,中八九,但微颔(hn)之。,康肃忿(f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油知之。”乃取一葫芦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在翻译句子时“忿然曰”可以翻译为“生气地说”。尔:你。注意称呼的变化,前面“汝”,这里“尔”,翻译虽相同,但语气实则大不同。安:怎么。轻:作动词用,轻视。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乃:于是。,康肃忿(f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o)酌油沥(l)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置:放置。于:在。以:用。其:代词,指代葫芦。徐:慢慢地。之:指油。自:从。而:连词,表示转折,翻译为“但是”。因曰:“

7、我亦无他,惟手熟(sh)尔。”康肃笑而遣(qin)之。因:于是。惟:只是。而: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指卖油翁。,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o)酌油沥(l,(二)重点句子翻译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的老头儿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二)重点句子翻译,(二)重点句

8、子翻译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的老头儿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二)重点句子翻译,(三)揣摩语言1“尔安敢轻吾射!”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2“手熟”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不以为意的态度。3“以我酌油知之。”表现了卖油

9、翁从容自若的态度。4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5第一段写“公亦以此自矜”,又写卖油翁“微颔之”为下文两人起冲突做铺垫。,(三)揣摩语言,(四)课文分析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陈尧咨由生气到不得不为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_因为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无他,但手熟尔”的道理。21cnjy2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该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要把自己的长处

10、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汲取所长、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3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的道理。,(四)课文分析,四、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他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

11、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四、名著导读,(二)作品简评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主人公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点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笔触严谨;心理描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

12、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凸显了人物特色。,(二)作品简评,骆驼祥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位置。它以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视角,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骆驼祥子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骆驼祥子开始,老舍才真正地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传世的贡献,而这种贡献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文体风格(或称“文学风格”)“北京味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味小说”。,骆驼祥子,(三)内容简介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

13、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省吃俭用,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祥子没有灰心,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起二落”)。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三起三落”)。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

14、肉。,(三)内容简介,(四)人物性格简析表,主要相关故事情节性格特点祥子拉车三年,买到自己的第一辆车;车,(四)人物性格简析表,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性格特点刘四爷开办车厂;不同意祥子与虎妞,(四)人物性格简析表,小马的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练习巩固】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落空,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2祥子与车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3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虎妞是祥

15、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练习巩固】,4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5“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6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7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8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4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9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0骆驼祥子中的

16、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11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12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9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五、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五、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

17、独具匠心的大手笔。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

18、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二)春夜洛城闻笛,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19、。,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

20、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园(圆),“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三)逢入京使,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

21、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

22、,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所以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漫(曼),“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四)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漫天雪飞。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

23、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四)晚春,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寻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赏析:,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

24、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

25、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惟(唯)作(做),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练习巩固】1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晚春一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练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