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3421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名: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第2版ISBN: 978-7-111- 49680-9作者:张宁菊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配有电子课件,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项目三 盘套类零件的加工,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双证融通,1了解盘套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会制订盘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2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避免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干涉。3合理安排内外轮廓的加工顺序,正确选择加工方向和切削参数。4正确运用编程指令编制盘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进一步掌握数控车床的独立操作技能。6正确使用检测量具,并能够对盘套类工件进行质量分析。,项目目标,项目任务一 套的加工,加工如图3-1所示零件,零件材料为45钢。,图3-1

2、套,(任务一),相关知识,一、零件的加工工艺,1.套加工的技术要求 套类零件通常起支承和导向作用,其结构特点为长度大于直径,技术要求为:(1)尺寸精度内孔面一般精度为IT7级,精密套类达IT6级;外圆面一般IT7-IT6级。(2)形状精度内孔面主要是圆度,较长的套类需考虑圆柱度,一般控制在孔径公差范围内,精密套类一般控制在孔径公差的1/2-1/3范围内;外圆面一般控制在直径公差范围内。(3)位置精度内、外轮廓面同轴度是主要的位置精度,外圆面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一般为0.05-0.01mm。当套类零件端面作定位基准时,端面对内孔轴线有较高的垂直度要求,其公差一般为0.05-0.02 mm。(4

3、)表面粗糙度内孔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为3.20.1m,精密套类零件为Ra值为0.025m;外圆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为3.20.4m。,(任务一),相关知识,2.孔加工方案 内孔有不同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也有不同的结构尺寸,如通孔、盲孔、阶梯孔、深孔、浅孔、大直径孔、小直径孔等。常用的孔加工有钻孔、扩孔、铰孔、镗孔、磨孔、拉孔、研磨孔、珩磨孔、滚压孔等。,(1)钻孔 用钻头在工件实体部位加工孔称为钻孔。钻孔属粗加工,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1IT12级,表面粗糙度值为Ra12.5m。钻孔的工艺特点有:钻头容易偏斜,孔径容易扩大,孔的表面质量较差,钻削时轴向力大。因此,当钻孔直径d30mm时,一

4、般分两次进行钻削。第一次钻出(0.50.7)d,第二次钻到所需的孔径。(2)扩孔 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以扩大孔径并提高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扩孔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0IT11级, 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12.5m,属于孔的半精加工方法,常作铰削前的预加工,也可作为精度不高的孔的终加工。扩孔与钻孔相比有以下特点:刚性较好,导向性好,切屑条件较好。,(任务一),(3)铰孔 铰孔是对未淬硬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铰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6IT9级,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0.13.2m。铰孔的方式有机铰和手铰两种。铰削的余量很小,一般粗铰余量为0.150.25mm,精铰

5、余量为0.050.15mm。铰削应采用低切削速度,以免产生积屑瘤和引起振动,一般粗铰c=410m/min, 精铰c=1.55m/min。机铰的进给量可比钻孔时高34倍,一般可取0.51.5mm/r。(4)镗孔 镗孔是很经济的孔加工方法,一般广泛地应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生产中的非标准孔、大直径孔、精确的短孔、不通孔和有色金属孔等,一般多采用镗孔。镗孔既可以作为粗加工,也可以作为精加工;镗孔是修正孔中心线偏斜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保证孔的坐标位置。镗孔的尺寸精度一般可达IT6IT9级,表面粗糙度为Ra0.43.2m。(5)拉孔 拉孔是一种高效率的精加工方法。除拉削圆孔外,还可拉削各种截面形状的通孔

6、及内键槽。拉削圆孔可达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7IT9级,表面粗糙度值为Ra0.41.6m。,相关知识,(任务一),(2)内轮廓加工刀具由于受到孔径和孔深的限制,刀杆细而长,刚性差。因此对于切削用量的选择,如时给量和背吃刀量的选择较切削外轮廓时的稍小。,相关知识,3. 套类工件的加工方法 (1)一般把轴套、衬套等零件称为套类零件。为了与轴类工件相配合,套类工件上一般有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内轮廓孔,尺寸精度为IT7IT8,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0.81.6。,(任务一),指令格式:G74 R(e)- G74 X(U)-Z(W)- P(i)-Q(k)-R(d)-F-,图3-2 G74粗车切削循环,相关知

7、识,二、钻孔循环指令,(任务一),(1)G74循环用于深孔的断续加工,也可用于端面圆环槽的断续加工,如图3-2所示。(2)如X(U)和P省略,只在Z向钻孔。(3)刀具半径补偿不能用于G74。,注意:,相关知识,(任务一),例:如图3-3所示,用G74循环加工深孔和端面圆环槽。(假设已钻过中心孔),图3-3 端面槽,(任务一),相关知识,表3-2数控车削加工程序,FANUC 0i系统数控车削加工参考程序如表3-2所示。表中加工程序仅车孔和车端面槽。,(任务一),相关知识,注意:在车端面槽时,需选用端面槽刀,端面槽刀的几何形状是外圆车刀与镗孔刀的综合。端面槽刀在刃磨时,副后面必须按略小于端面槽外圈

8、圆弧半径刃磨成圆弧形,以免车槽时副后面刮伤外圈槽壁。,(任务一),相关知识,项目实施,一、制定零件加工工艺,1.零件结构分析(1)如图3-1所示套零件由内外轮廓面组成。(2)本工序要求完成零件内外轮廓的粗、精加工。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1)装夹方式的选择:采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夹紧。(2)加工方法的选择: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外轮廓表面粗糙度为Ra1.6m,尺寸精度IT6级,可按粗、精车方案加工。零件内轮廓加工可预先已钻3mm中心孔和16mm的孔、内轮廓粗糙度为Ra3.2m,尺寸精度IT7级,按粗、精镗方案加工。(3)刀具的选择:T0101为93外圆机夹车刀(80C型菱形刀片)、T0202为3

9、mm的中心钻、T0303为16mm的麻花钻、T0404为刀宽3mm的切槽刀(左刀尖对刀)、T0505为93内孔车刀(55D型菱形刀片)。,(任务一),项目实施,表3-3套零件数控加工工序卡,(任务一),项目实施,一、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表3-4数控车削加工程序,(任务一),项目实施,(任务一),项目实施,(任务一),项目实施,(任务一),1选择机床、数控系统并开机。2机床各轴回参考点。3安装工件,安装1号刀具并对刀。4输入端面、外轮廓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5安装2号刀具并对刀,输入中心孔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6安装3号刀具并对刀,输入孔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7. 安装4号刀具断料,并

10、留余量。8.工件调头,重新装夹,用1号刀具手动加工端面,控制总长。9.安装5号和6号刀具并对刀,输入内孔粗、精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10测量工件,优化程序,对工件进行误差与质量分析。注意:加工时可手动打开切削液。,三、零件数控加工(FANNUC 0i T),项目实施,(任务一),项目任务二 盘的加工,加工如图3-4所示零件,零件材料为45钢。,图3-4套,(任务二),相关知识,一、零件的加工工艺,1.盘加工的技术要求 盘类零件通常起支承和连接作用,结构特点为直径大于零件的轴向尺寸。其技术要求与套的加工相似,另外,还应考虑:对支承用的端面有较高的平面度和轴向尺寸精度、以及两端面的平行度要求,

11、对于转接用的内孔等有与平面的垂直度要求等。,(任务二),相关知识,2.零件装夹 盘套类零件有同轴度和垂直度等位置公差要求,为保证其精度,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装夹方法。 (1)按工序集中原则一次装夹 在加工数量少、零件精度要求高时,在毛坯工件上留一定的夹持余量,采用工序集中原则一次装夹,将工件全部或大部分关键部分加工完毕,以保证加工要求。 (2)以内孔为基准装夹 当盘套类零件外圆面形状复杂而内孔相对比较简单时,可以按要求先加工完内孔,再按内孔的尺寸配置心轴,以内孔为定位精准套在心轴上加工,以保证加工要求。常用的心轴有圆柱心轴、圆锥心轴、阶梯心轴和胀力心轴等。 (3)以外圆为基准装夹 当盘套类零件内孔

12、形状复杂而外圆面相对比较简单时,可以按要求先加工完外圆面,再以外圆为装夹基准进行加工,以保证加工要求。用软卡爪或弹簧卡头装夹已加工表面,不会夹伤零件,还可有效缩短工件装夹找正时间。,(任务二),二、端面粗车切削循环指令,指令格式:G72 W(d)- R(e)- G72 P(ns)- Q(nf)- U(u)- W(w) -F(f) -S(s) -T(t)- 说明:(1)d粗车背吃刀量(即Z向切深,不带符号,模态值)。(2)e粗车退刀量(模态值)。(3)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4)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5)uX轴向精加工余量(直径值,外圆加工为正,内圆加工为负

13、)。(6)wZ轴向精加工余量。(7)f、s、t粗车时的F、S、T代码。,注意:,(1)G72端面粗车切削循环是复合固定循环指令,适合于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的毛坯工件进行粗车循环,如图3-5所示。一般在编程时,Z向的精车余量大于X向精车余量。,(任务二),相关知识,图3-5 G72粗车切削循环,(3)零件轮廓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同时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少的形式。(2)nsnf程序段中的F、S、T功能,即使被指定也对粗车循环无效。(4)FANUC 0i T中G72加工循环,顺序号“ns ”程序段必须沿Z向进刀,且不应出现X轴的运动指令,否则会出现程序报警。,(任务二),相关知识,例:用G72、G70

14、指令加工如图所示零件右端各外轮廓,零件材料为45钢。,图3-6 零件图,(任务二),相关知识,编程时选取图3-6所示左端O点为编程原点,数控车削加工程序如下表3-5,表3-5数控车削加工程序,(任务二),相关知识,a图程序: G28 U0 W0 表示直接由现在位置返回机床参考点,不经过参考点。b图程序: G28 X60.0 Z-25.0 表示由当前点经中间点(60,-25)返回机床参考点。,图3-7返回机床参考点,相关知识,三、自动返回参考点指令,(任务二),项目实施,一、制定零件加工工艺,1.零件结构分析(1)如图3-4所示盘零件外轮廓由外圆柱面组成,内轮廓由内圆柱面、内圆弧面组成。(2)本

15、工序要求完成零件内外轮廓的粗、精加工。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1)装夹方式的选择:采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夹紧。(2)加工方法的选择:零件材料为45钢。零件外轮廓表面粗糙度为Ra1.6m,尺寸精度IT7级,可按粗、精车方案加工。零件内轮廓加工可预先已钻3mm中心孔和18mm的孔、内轮廓粗糙度为Ra1.6m,尺寸精度IT8级,按粗、精镗方案加工。(3)刀具的选择:T0101为93外圆机夹车刀(80C型菱形刀片)、T0202为93内孔车刀(55D型菱形刀片)、T0303为刀宽4mm的切槽刀(左刀尖对刀)、T0404为3mm的中心钻、T0505为18mm的麻花钻。,(任务二),表3.4套零件数控加工工序

16、卡,项目实施,3.数控加工工序卡,(任务二),表3.5数控车削加工程序,项目实施,(任务二),项目实施,(任务二),项目实施,(任务二),项目实施,(任务二),说明:如钻孔18mm孔采用G74钻孔循环指令,参考程序如下:T0505M03S600G74R2 (每次钻深8mm后,沿Z向退2mm)G74Z-35Q8000F0.1 (每次钻深8mm),项目实施,(任务二),三、 FANUC 0i T系统数控车床加工,1选择机床、数控系统并开机。2机床各轴回参考点。3安装工件。4安装1号刀具并对刀。5输入端面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6.安装4号刀具,手动钻中心孔。7安装5号刀具,手动钻孔。8安装2号、

17、3号刀具并对刀。9.输入内、外轮廓的粗精加工程序,检查调试并加工。10.测量工件,优化程序,对工件进行误差与质量分析。注意:加工时可手动打开切削液。,项目实施,(任务二),拓展知识,SIEMENS 802S T系统基本编程,1.钻削/沉孔钻削循环LCYC82指令格式:R101= R102= R103= R104= R105= LCYC82,参数说明:,2.深孔钻削循环LCYC83指令格式:R101= R102= R103= R104= R105= R107= R108= R109= R110= R111= R127= LCYC83,参数说明:,拓展知识,3.镗孔钻削循环LCYC85指令格式:R

18、101= R102= R103= R104= R105= R107= R108= LCYC85,参数说明:,拓展知识,4. G74 返回参考点 指令格式:G74 X-Z- 说明: (1)G74实现NC程序中回参考点功能, 每个轴的方向和速度存储在机床数据中。 (2)G74需要一独立程序段。,5. G75 返回固定点 指令格式:G75 X-Z- 说明:(1)G75可以返回到机床中某个固定点, 比如换刀点。固定点位置固定地存储在机床数据中,它不会产生偏移。 每个轴的返回速度就是其快速移动速度。(2)G75需要一独立程序段。,拓展知识,6. 坐标平面选择指令格式:G17/G18/G19说明:G17/

19、G18/G19坐标平面选择如图3.11,车床默认G18平面,G17/G18/G19功能见下表:,拓展知识,图3-9 G17/G18/G19坐标平面选择,拓展知识,例:用SIEMENS 802ST系统编制如图3-10所示的圆弧套零件程序。 假设零件外轮廓已加工完成,本工序仅加工内轮廓,零件内轮廓加工可预先已钻3mm中心孔和20mm的孔;内轮廓粗糙度为Ra1.6m,尺寸精度IT8级,按钻中心孔、钻孔、粗镗和半精镗方案加工。钻中心孔:用3mm的中心钻钻中心孔;用20mm的钻头钻一底孔;钻孔:用28mm麻花钻钻成28mm;粗镗孔:用复合循环粗镗内孔,留精加工余量0.5mm;半精镗孔:镗内孔,保证工件尺

20、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拓展知识,图3-12圆弧套,拓展知识,拓展知识,表3-12加工参考程序,拓展知识,拓展知识,项目实践,套类加工及精度检测,一、套类工件的检测,1孔径的测量(1)塞规(2)内径千分尺(3)内测千分尺(4)内径百分表2形状精度的测量3位置精度的测量,二、实践内容,完成图3-18所示轴套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并对零件进行加工。,图3-18轴套,项目实践,三、实践步骤,1.零件工艺分析(1)技术要求分析:零件为轴套,外表面为圆柱面,内表面有直孔、锥孔及两处圆弧面 ,零件需掉头加工,零件材料为45钢。(2)确定装夹方案:工件用三爪自定义卡盘夹紧定位,加工原点设在右端面。(3)制

21、定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刀具及切削用量,填写工序卡。2.编写零件程序3.加工操作4.零件精度检测5.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1)装刀时,应使所有刀具的刀尖与工件中心高平齐,装夹钻头时,钻头中心必须对准工件中心。(2)毛坯用棒料加工,毛坯孔20可用手工钻孔操作来完成。(3)钻削时,钻头部分进入工件后,进给率应大些,以提高生产率;快钻透时,进给率应小一些,以防“拉”钻头造成钻头损坏,钻打孔时,主轴转速应低些,而钻小孔时,主轴转速应高一些,以尽可能通过改变切削用量提高钻孔效果。(4)镗孔刀的换刀点应较远些,以防打刀(5)镗刀加工内孔时,退刀应不碰伤已加工表面,应先使刀具向直径缩小的方向退刀,再Z向退出工件。,项目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