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8069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拙政园中书法艺术ppt课件.ppt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中美景 词赋于中,拙政园中的书法与四季的交融,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之春,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

2、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亭基较高,六面置窗,窗格为梅花图案。登上宜两亭,可以俯瞰中部的山光水色。从中花园观景,从层层递进的景色展开后,宜两亭突出于廊脊之上,使整个中花园的景色变得绵延不尽,形成非常深远的景观空间,这是造园技巧上“邻借”的典型范例。“宜两”出自一个有趣的故事。唐代白居易曾与元宗简结邻而居,院落中有高大的柳树探出围墙,可为两家共赏。白居易写诗赞美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以此来比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当年,拙政园的中园和西园分属两家所有,西园主人不建高楼,而改为堆山筑亭。西家可以在亭中观赏到他十分羡慕的中园景色,而中园主人在中花

3、园亦可眺望亭阁高耸的一番情趣,借亭入景,丰富景观,岂不妙哉!一亭宜两家,添景更添情,就这样,一句好诗,一段佳话,造就了一个妙亭,一道风景。,园中书法,文徵明在拙政园图咏中书体的选取与园中景点、建筑及所做诗篇契合贴切,如当时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若墅堂、意寓高洁的待霜亭、用园主之号命名的槐雨亭等皆用小楷书写,其他用小楷书写的也多为建筑且题名有所寄寓。篆、隶书体趣味古雅,文徵明选隶体书写了志清处、意远台、怡颜处、听松风处、嘉实亭等景点和建筑。文徵明书法的“风舞琼花,风鸣竹涧”风采在行草书中的体现尤其明显,拙政园图咏中倚玉轩、小飞虹、柳隩、来禽囿、蔷薇径、桃花沜、竹涧等皆用行草书写,用灵动飘逸的字体表现赏

4、心悦目的景点十分贴切。,园中书法,为了念文徵明参与设计拙政园并创作了融诗、书、画三绝为一体的拙政园图咏,今人将文氏此作刻成书条石,嵌入拙政园东部与中部隔墙上,镌刻精美,足以传神。刻石的唯一不足在于不能看出原作的书写痕迹,所幸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拙政园图咏原作的墨迹,从手迹本可以分明见识到文徵明劲健的笔力,从而惊讶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一特色在行草类作品中体现得较为直观,行草书中笔画的连接与顿挫,看似简单实则最显功力,文氏此用的行草书连带处,即使细如游丝也不显柔弱,而笔画折弯处的顿挫十分鲜明,则是其笔力的又一重要外在表现。,园之夏,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

5、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室内陈设典雅精致。,园之秋,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

6、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园之冬,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 “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感谢老师指导与批评谢谢观看,学院:农学院姓名:贾永生学号:20151012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