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教育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教育,主讲教师:丁永为,教育历史与文化讲座之一,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一、“文艺复兴” Renaissance的原意是复活、复兴,指的是对古罗马、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复兴;更深层次地说,Renaissance是指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反动,有个性解放和理性觉醒的意蕴。它发生于14-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等地,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各处。它代表着欧洲近代文明的开始,对欧洲近现代文化造成十分深远的影响。,二、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经济-政治基础,1、欧洲社会世俗化进程加快 14、15世纪,工场手工业在意大利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一个与
2、农民、僧侣和贵族等传统阶级相对立和区别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世俗文化的追求彰显,个人主义成为这一阶级共同信奉的基本价值。,14世纪末,佛罗伦萨的一位市民如是说: “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对上帝的敬畏心情都已消失殆尽,因而人们无论起誓或作什么许诺早已成为空话,只是在对自己还有利的时候才遵守;起誓或许诺只不过是为了进行欺诈而采取的手段。”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页,2、基督教会自身的问题(1)禁欲主义遭遇挑战 禁欲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走向极端,作为一种权威信条控制着世俗民众的生活方式,扼杀了人的自然本性。商业精神和市民生活方式对此甚为反感。当古罗马和希腊文化典籍经阿拉
3、伯“重返”欧洲后,它们立即成为反对禁欲主义的重要武器。,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曾这样质问过禁欲主义者: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欢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如果没有欢乐,也就是说没有疯狂来调剂,生活中哪时哪刻不是悲哀的、烦闷的、不愉快的、无聊的、不可忍受的?”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2)教会宣扬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现实上逐渐瓦解 中世纪教会认为,人贵贱有别,此乃上帝所定。这种森严的等级观念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现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壮大,以及资产阶级的出现冲击了
4、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代表着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的人文主义者们不断攻击教会的等级信条,宣扬个人和个性的价值。,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人对美好的现实生活追求 反对基督教宣扬的人性恶论,反对基督教理论与实践中对世俗生活的鄙夷。人文主义者们高举人本大旗,热情讴歌了人性本善,他们要求人们关心现实的社会、国家和家庭生活。,2、肯定个性,鼓励通过发掘人的天赋,依靠个人奋斗,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19世纪意大利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说:14世纪的意大利人对于任何形式的虚伪的谦恭和伪善很不习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害怕与众不同,害怕在穿着打扮上和立身行事上
5、是一个和他的邻居不同的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于个人荣誉的追求是这种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6页),3、主张人生而自由,批判等级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朗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1463-1494)在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说: “人生下来上帝就给他布下了产生各种东西的种子和各种各样的生命的根芽;这些种子和根芽,谁悉心培育它们,它们就在他身上生长,并开花结果,如果它们是植物性的,就变为草木;如果它们是动物性的,就埋没灵性;如果它们是理性的,就成为天上的生灵;如果它们是精神的,就成为天使和天之骄子
6、。”(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第351页),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一、“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1)是14世纪佛罗伦萨的文学家和诗人。(2)反对经院哲学,提出以观察、研究和理性作为治学和修身的准则(3)斥责当时大学狭隘守旧的风气:“你看那少年人上讲台去了,嘴里咕噜含糊,不知他说了些什么,没有一个人听得懂。一位年长者拍手了,钟鸣了,喇叭响了,学位也授予了。他上去的时候,是一个愚蠢不过的人;下来的时候,竟是一位聪明绝世的才子了。”(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二、弗吉里奥(Pietro Paolo Vergerio, 1349-142
7、0),(1)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2)出版了一本对昆体良的雄辩家的教育一书的注释,引起人们对昆体良教育思想的极大关注。(3)撰写论文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全面概括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4)主张对青年实施通才教育,认为必须使所学科目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对“七艺”做了较大的修改,提升了“四艺”的学科地位。,三、维多里诺(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1)1432年在曼图亚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名为“快乐之家”(house of joy)。该校成为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2)“快乐之家”中大部分学生是贵族子弟,也招收少数富有天分的贫苦学生。学
8、生一般六七岁入学,修业年限为15年。“快乐之家”实施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方针,开设了以古典语文为中心、内容广泛的人文主义课程,并学习数学、天文、历史等知识,也包括学习圣经和奥古斯丁的著作。,四、格里诺(Guarino Da Verona,1374-1460),(1)1429年在费拉拉开办宫廷学校。该校与快乐之家并称为两个“明星”。(2)极为重视德育,强调对古典著作的学习。坚决主张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学习特定的科目而不管其内容如何。(3)认为文法是教育的基础,主张应先学习语法规则然后再学习古典作品,把规则与文学作品分割开来,这种对语言形式方面的强调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目标,导致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9、。,五、伊拉斯谟(1)16世纪早期荷兰文学家,代表作为愚人颂。(2)对人性持乐观的看法,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经过后天的适当教育,能够充分地和完美地实现。(3)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青年人的虔信心;其次是对自由学科的热忱;再次是履行现实生活之责任;最后是习惯于社会风俗和礼仪。(4)主张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反对体罚。,伊拉斯谟的教育格言,“如果农夫不注意,则土壤的质地愈好,就愈会被荒芜、长满无用的野草和灌木。一个人的性格也是这样:它愈丰富、愈高贵、愈正直,若不用优良的教学加以改善,则它愈会被可耻的坏习惯所袭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10、我必须阐明我的信念,即词法、句法规则知识虽然对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但还应当尽可能少些、简明些,并精心加以组织。我不能容忍一般语法教师的愚蠢行为,他们浪费了数年宝贵的时间,把规则硬灌给儿童。因为我们的语言能力不是靠学习规则,而是靠同习惯于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思想的那些人的日常交往,靠大量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来获得。”(博伊德和金:西方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六、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1)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乌托邦的作者,空想社会主义者。(2)教育目的是培养信仰、道德、智力和身体全面发展的人。认为所有人都应接受学校教育。(3)重视对儿童
11、进行劳动教育。(4)倡导终身学习,认为成人也需要接受教育。,七、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4-1553),(1)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1532年出版巨人传(又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2)揭露了经院教育的腐朽黑暗,热情赞颂了人文主义教育。(3)教育目的是培养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实行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计划。(4)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直观原则,重视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观察和活动;采用谈话、游戏和游学等方式进行教学。,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特点,1、重视教育在个性养成方面的价值 否定了基督教的性恶论,批判教会的经院主义教育,反对把培养神职人员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
12、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不仅如此,他们还尝试办学,将上述新观念加以实践。,2、重视人文学科,大大拓宽了教育内容,在智育方面,人文主义者重视对古希腊罗马典籍的学习,拓宽了“七艺”的内容,其中“文法”扩展为文法、文学和历史;几何学扩展为几何和地理学,天文学扩展为天文学和力学,加上原来的修辞学、辩证法、算数和音乐,“七艺”演变成为11门学科。体育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改造了传统的宗教道德教育,把世俗社会的德行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3、重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经院主义教育压制和体罚儿童、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相对立,人文主义者强调尊重和热爱儿童,重视儿
13、童个性的解放,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反对死读书,还主张运动参观、观察、旅行、直观教具和游戏等方法来进行教学。,4、重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的道德、智慧、学识和身体素质看作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小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灿烂的,它看重人的力量,批判教会的腐朽和堕落。这种文化精神渗透到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是对于人文主义教育的追求。后世的教育家们对于儿童兴趣的强调、对体罚和灌输方法的反对、对古典学科的热爱都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教育遗产的影响。,推荐阅读,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博伊德和金:西方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