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3879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一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疾苦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一、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参考答案一,鹬蚌两者不肯相让,一个打鱼的人发现后一起把它们捉去了。

2、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长时间相持,因而使双方军民都非常疲惫,我担心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渔夫。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地考虑这件事啊!,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 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 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

3、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二,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已之:已,停止。“已之”是使动用法句式,使他停职,也就是把他撤职。】【馁:饥饿】,且,将要;方,刚刚;舍,舍弃;并,一起;禽,同擒,捉;支,持,对峙;熟,仔细。,参考答案二,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将怎么办?

4、,5.齐孝公伐我北鄙。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 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 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 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三,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

5、”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注:田子:齐国田稷子。王:齐宣王。,参考答案三,你做相国三年不吃饭吗?你这样做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啊。(真正的)孝子侍奉亲人,应竭尽全力达到忠诚,不义的财物不把它拿到家里。齐宣王认为田母很贤明,并为她的深明大义而高兴,当即放弃对田稷子罪行的追究,下令恢复他的相位,把一些金子赐给了他的母亲。,9.师进,次于陉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11.王趣见,未至,

6、使者四三往。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 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 正:通“促”,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 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子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

7、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于邕善,痛其无嗣, 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四,参考答案四 陈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嫁给河东人卫仲道。丈夫死去没有儿子,就回到娘家居住。文姬被胡骑抓获,落在南匈奴左贤王手中。于是派使者拿着金子、玉璧把她赎回来,又嫁给了董祀。,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 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 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15.使裕

8、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 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 正:当即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五、稀世奇珍,王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王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窽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王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注:太常:汉代主管理乐的大官。窽:通款,器物上刻写的文字。,参考答案五,装在匣子里,给

9、它埋在土里,过了一年,拿出来抱到市上去卖。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百金买去,献给朝廷。太可悲了,这个人世!(这样评价事物)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 正:主管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 正:删改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 正:称赞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2

10、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 正:强行改变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六,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死者甚多。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人,活数千人,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参考答案六,上元初年,京城大旱,斗米值几千钱,饿死的人很多。州里有官粮几十万斛,皋想要用它赈济百姓,下属官吏叩头请求等候皇上的旨意(圣旨)。皋说:“那人们一天再不吃东西,就会死的,怎么来得及禀报!如果杀了我一人,救活了上千人的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于是开粮仓,把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

11、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25.致知在格物。,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 正:偏袒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 正:夸耀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 正:冒犯、冲犯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 正:推究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

12、事物的道理和规律。,七、教学相长,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参考答案七,虽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吃它,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深远的道理,不去学习它,也不会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13、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 正:经过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 正:重赏征求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 正:谋划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八,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

14、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参考答案八,从前有人给郑国宰相送鱼,郑国宰相不接受。有人对他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接受了馈赠的鱼,就会失去职位和俸禄,就无法凭借我的俸禄吃鱼,不接受馈赠的鱼,(我就能保住职位)一辈子都能吃到鱼。”,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误:遗憾 正:怨恨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

15、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 正:遗憾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 正:停留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九,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讴:歌唱,参考答案九,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

16、没有把秦青的演唱技巧全学到手,自己却觉得完全学到了,便向老师告辞准备回家。秦青并没有挽留他,在城外大道旁摆酒给他饯行,按着节拍唱了一支慷慨悲壮的送别曲子,那歌声振动了周围的树木,连天上浮动的白云也停留住了。这时薛谭连忙向老师道歉,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深造。从那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提回家的事了。,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 正:年成不好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 正:选拔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

17、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 正:夸耀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 正:禁令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十,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参考答案十,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但他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至,想着拉弓绳而射它,虽然与另一个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这是因为他的智

18、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啊!,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误:捐助 正:撤除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误:刊登 正:删除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 正:能够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十一、张仪受笞,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9、。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参考答案十一,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去了,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张仪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20、”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足够了。”,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 正:督促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误:离开 正:通“罹”,遭遇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十二、,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

21、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u,酸臭淘米水,脏水,臭水。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白色的沙子和黑土放在一起,它就和黑土一样黑。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乡土,出外一定要结交贤士,这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方法。,参考答案十二,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45.民不胜掠,自诬服。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 正:美好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45.民不胜掠,自诬

22、服。误:掠夺 正:拷打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 误:违背 正:迎着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误:停止 正:通“疲”,疲乏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十三,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注:傧者:做向导的人。,参考答案十三,晏子出使到楚国去,因为晏子身材

23、短小,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带路的人改路,请晏子从大门进去。,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 正:以女嫁人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 正:约定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 正:父母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51出水处犹

24、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 正:息,止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十四,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参考答案十四,君子的修行,以安静来修养身心,用俭朴来修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会使心志明达;不宁静就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须宁静,要有才干就要学习,不学习就不会增加才干,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就学习。,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55议者皆然固奏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52以予

25、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 正:困厄,不得志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 正:暂代官职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 正:勉励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55议者皆然固奏 误:这样 正:认为对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 正:责备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十五,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26、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参考答案十五,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

27、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57彦章武人不知书。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59

28、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 正:文字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 正:偏爱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 正:悔恨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 误:期望 正:埋怨、责怪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

29、,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十六,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来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及庞恭自邯郸反,馋口果至,遂不得见。新序,参考答案十六,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然而三人都说有老虎,就成了真的了。现在邯郸离魏比集市更远,将来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人,就希望大王您明察。 等到庞恭从邯郸返回本国,进谗言的人果然很多,于是没有机会再见魏王。,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 正:端正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 正:欺骗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继续努力,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