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107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蛋白质,糖 类,脂 肪,水,维生素,无机盐,粗纤维,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大分子物质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无需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唾液腺,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实验:,1、取2只有盖的塑料瓶,分别倒入等量的水。2、取2块同等大小的方糖,弄碎其中1块。3、在1只塑料瓶里放入整块的方糖,另1只塑料 瓶里放入研碎的方糖。4、拧紧盖子,2只手各拿1只瓶子,一起轻轻摇动。5、将瓶子放到一个平面上,观察2只瓶子里的方糖,

2、哪个溶解得快?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断:在人体消化道中,等量的相同类型的食物,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是否有影响?,方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越大,消化速度越快,研碎的方糖溶解得快,消化类型:1、物理性消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 如牙齿的切、咬,胃的蠕动等。2、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如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糖类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消化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读图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咬、嚼并把食物磨碎,口腔中舌的作用是什么?,搅拌并品尝味道,思考:如果米饭在口腔内慢慢

3、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这些甜味来自哪里?,麦芽糖,唾液淀粉酶淀粉,咽: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道:食物通道。,读图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是什么?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1、胃壁很厚的肌肉层对胃的蠕动有一定的作用。,2、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中帮助消化3、胃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读图3: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肠腺,胰腺,肝脏,小肠,胆汁,肠液,胰液,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胰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肠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小肠是消化的主

4、要场所,最大的消化腺,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可加快物质的运输。,1、小肠内壁有无数微小的指状突起,称为小肠绒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读图4: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的功能相适应?,大肠基本没有消化功能,便秘是由于大肠吸收过多的水分而造成的,肛门是消化产物的排出口,读图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糖类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脂肪的消化,唾液,淀粉酶,麦芽糖,总结:,小结: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食物的通道,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5、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分泌胰液,小肠的起始部位,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肛门,暂时贮存粪便,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营养物质的吸收,思考,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2.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胃、小肠

6、、大肠。,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 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2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技能训练,解读曲线图,1.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的缘故.,3.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

7、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蛋白质,淀粉,部分被消化,部分被消化,全部被消化,全部被消化,麦芽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酶,三、酶,1、概念: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的催化效果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的高效性,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实验原理:,2、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检验,因为淀粉遇碘会变蓝色。,1、收集唾液。2、将唾液流入试管,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3、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99毫升蒸

8、馏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备用。4、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A、B。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淀粉溶液4毫升,然后分加入1滴体积分数为0.4%碘液,观察试管内变化。5、向A试管中加唾液2毫升;向B试管中加蒸馏水2毫升,振荡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510分钟。取出试管观察。,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变蓝,变蓝,仍为蓝色,蓝色褪去,淀粉未分解,淀粉已分解,思考:1. 本实验中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 2. 可得出什么结论?,唾液淀粉酶是否具有催化作用?,思考:,1、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3、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提供酶催化的最佳温度,设置对照组

9、,人体中有很多种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讨论:,酶有什么特点?,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假设: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2、实验步骤:(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 、10 和37 左右的水中约5分钟。(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用水浴维持温度5分钟。(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结论:1、温度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不变蓝,变蓝,变蓝,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1、发高烧的人胃口不好,2、冷饮食品不能多吃,温度,举例: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时催化能力最强。,37,不变蓝,变蓝,变蓝,探究:pH (酸碱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强碱,强酸,高温,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