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1469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的智慧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CL集团的老总李东生 :曾国藩如何能将一批文雅的书生和务农的乡民练就成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总结其中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硬营,打死仗”。 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我们也需要培养这种“扎硬营,打死仗”的企业精神。联想集团柳传志:读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我有三点感悟:屡败屡战、精神恒久;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用人;曾国藩每临大事都要焚香静坐、默默冥想,我虽然不焚香,但是经常性的静思是一定的。,曾国藩其人其事,1833年中秀才,1834年中举人,1837年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列二等第一名,进入翰林院深造。此后年年升迁,至1847年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2、“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曾国藩,曾国藩其人其事,1860年,太平军破江南大营,授两江总督1861年,湘军取得安庆会战的胜利。同治即位后,曾国藩开始节制四省军事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1868年,调直隶总督,次年回任两江1871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一:成大事需要众人之力 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2、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3、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4、要心胸开阔,维护团结,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 曾国藩,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道理:打仗为

3、何?一为保卫乡里,二为在战场上建立军功,升官发财,上替父母祖宗争光,下为妻子儿女谋福,也不枉变个男子汉,在世上走一遭。 纪律(严惩拜不相救)封建伦理教育、孔孟之道,1、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齐心相顾,不曾轻弃伴侣。有争愤于公庭,而言欢于私室;有交哄于平昔,而救助于疆场。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相伤,下午仍彼此救援。 曾国藩,2、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3、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首先,以“诚”待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秉着这样的要求对待下属,让他们觉得这领导可靠,并不是浮滑之人。第二,“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领导的形象不是全靠个人打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大事者更该当效法天

4、道,不借助外力,奋发自强。曾国藩曾经教导部下说“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就是说没有真正的本事,却千方百计让别人以为自己有本事,只能反受其害,所以要做大事就要从自身出发,靠自己的本事打出天下,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帮助和扶持上,虽然强调人多好办事,但关键之处还是在于自己,自己立得住别人自然而然来帮忙,如果自己不成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也是无济于事的。,作为领导者,自身品质除了以诚待人、自立自强以外,还要有追求“廉”。功利心不要太强。曾国藩,一生以“廉”自诫,以“涤身乃今汤潜庵也”,他对清代第一清官的汤斌十分崇拜。他不仅告诫自己以廉作则,也告诫友人及属下。“廉则己身与随从之人一尘不染

5、,自无蒙蔽偏袒之虞”, 这样才能做到公正无私,百姓信服。如果一个人廉洁,不贪污,那么手下之人就不敢中饱私囊受贿,那么人人公平,事情遵照既定规则办事,自然无人不服。曾国藩对于钱上也不是很在意的,个人私利不排斥,但是尽量限制,不让拓张,否则最后会毁掉大局,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但宣扬私利可弃但公利必争。关系到集体的利益,就应该去争取。曾国藩曾经说,很多人之所以失败,要么因为骄傲,要么因为贪婪。作为个领导,如果把名和利看得太重,必然不会发展到最高的层次。,就好比,企业的领导人,如果太看重钱,内部会无形中也导致员工风气不正,尤其是开发产品与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因为太看重钱变得贪婪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做出有损消

6、费者的权益的行为,就像三鹿奶粉一样,都是私心太过于严重,被贪婪所蒙蔽良心,自然不会有可持续发展,这企业更不会有发展到更顶峰的时候。“利”可求,但不可“过”,还是要有自己的原则,控制自己的私欲膨胀,“厚德载物”,厚德不是天生的更是自己不断要求自己,给予警戒。对于本身品质,作为个领导者,尤其是新时代的领导者,曾国藩中的“成大事者,必须勇于任事,挺身入局“精神”,还有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4、要心胸开阔,维护团结,如果统将之间有一分矛盾,营官、哨官之间就会有三分矛盾,而士卒之间就会有六七分矛盾。这样的团队,必然就要解体了。所以要想和衷共济,就应该先从统将有一副平和宽容的心开始。 曾国藩,胡林翼,二:

7、用人是一门艺术 曾国藩用人方略,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 段 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1)要有用人的诚意,我认为驾驭下属的方法,最重要的推诚布公,而不是玩弄权术。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渐渐地就能使他人为我所用。即使不能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我效力,也必然不会有先亲近而后疏远的弊端。 光用智谋和权术去笼络别人,即使是驾驭自己的同乡都是无法长久的。 曾国藩,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1)要有用人的诚意,凡是正话、实话,多说几句,时间长了人家自

8、然就会了解你的心意的。即使是直率的话,也不妨多说几句。 曾国藩,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要有识人的智慧,第一要才堪治兵,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重;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侍。,选将标准,鲍威尔说,“要找有智慧和有判断力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放眼未来而又着眼现实的人。也要挑选忠诚、正直、精力充沛、能摆正自我的位置并且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的人。”曾国藩说,选将才必求智士、严士、劳士。也就是说,挑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而且必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曾国藩又说,人品和学品结合起来,才能成大事。,曾

9、国藩选人以“朴实”为根本。曾国藩很看重人才,但是他并非什么人都取,还是有所选择的。其中最重要的这人是否“朴实”。假若朴实,即便才气稍差,也委以重任;但为人浮滑,即便有绝大才华,屡劝不改者,也弃之不顾。不管是他推荐人才还是用人,都可看出曾国藩对“朴实”是多么重视的。湘军将领中口讷不能言的人比比皆是,与曾国藩的偏爱是分不开的。对于成大事者而言,用人不慎,必败无疑。浮滑之人,即使很有才,也难尽展其才,而这样的人,大多野心勃勃,无自知之明,怎么甘心受他人驱使!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要十分注意浮滑这类人,最怕是倾注所有信任,最后还是毫不留情跳槽走人,这样的投资是零回报,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

10、三大素养,(3)要有容人的度量,藩侯当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他经济又何曾!,季子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常相左;,1、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3)要有容人的度量,左宗棠这个人以怨报德,我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意,但是我经常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件事和他作对。 曾国藩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我非常瞧不起他。但是他去世以后,我越来越尊重他。 左宗棠,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1)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湘军之中有父子家人之情” 曾国藩事例1:曾国藩与塔齐布的故事事例2:曾国藩与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的故事,2、情感、利

11、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凡是勇于做事的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的欲望。 营官: 每月为白银200两分统、统领: 三千人以上每月395两 五千人以上每月520两 万人以上每月650两,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凡是遇到涉及利益的问题,要注意分配;凡是遇到涉及名声的问题,要注意分享。这样才能成大事。,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自建功勋,激励士气) “殄灭丑类,尽忠王事” 涤生曾国藩赠,湘军连克岳州、武汉之后,曾国藩心想打胜的将领都得到了皇帝的封赏,但是还需要一种方式来表

12、达自己对部署的奖励和赏识。过多的发赏钱,他觉得不妥,有违自己不怕死,不要钱的宣言;拜把子结兄弟,那是山大王所为。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赠送腰刀这个好主意。刀面正中端端正正刻着:殄(tian)灭丑类,尽忠王事。旁边一行小楷:涤生曾国藩赠“,边上另有编号。,2、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3)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 多一点约束,少一点放纵,人数虽然少,但也能成功。 在名和利的问题上要宽,在是非问题上要严。,故事:1.曾国藩培育李鸿章2. 陈国瑞的故事,陈国瑞的故事,陈国瑞早年是太平军的将领,后叛变加入了清军,他性情残暴,但打起仗来又十分勇敢。曾国藩奉命镇压捻军起义,陈国瑞率领部队驻扎

13、山东济宁,归了曾国藩节制。曾国藩见陈国瑞力量比较单薄,就派了刘铭传进驻济宁城北,以便相互照应。不想陈国瑞看到刘铭传的部队配备有大量的洋枪洋炮,竟然动了抢夺的念头,他率领亲兵五百人,闯进刘铭传的驻地,见人就杀,见枪就夺。刘铭传也不是善茬,发兵把陈国瑞团团围了起来,把他的亲兵全部打死,然后把陈国瑞关了起来,一连饿了3天。事后,两人在曾国藩面前打起了官司。,曾国藩先把陈国瑞叫来,一件件地列举了陈国瑞以前所干的那些坏事,一下子就打消了他气焰,然后又表扬了他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希望他能振奋起来,不要自毁了前程。接着,曾国藩又坐到他面前,很诚恳地和他订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违令三条规矩。陈国瑞口头

14、答应,不久却又犯了老毛病,曾国藩知道后马上上奏,跟他算起了老帐,并革去了他的帮办军务之职,剥去了他的黄马褂,暂时保留他的处州镇总兵之职,责令他戴罪立功,并告诉他如果再不听令,就要将他撤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这一软一硬,彻底降服了陈国瑞。陈国瑞乖乖地跑到曾国藩那里低头认错,从此老老实实地听从曾国藩的命令,再也不敢抗命不从。,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1)考察是用人的基础 事例:曾国藩对鲍超的考察“试以艰危,责以实效”,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当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

15、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 。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铻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即使有好的药物,如果不对病症,还不如一般的药物有效;虽然有贤才,如果工作不适合他的特长,就不如普通人。质地好的木梁可以冲开城门,却不可用它去堵洞穴;强壮的水牛不可以去捕捉老鼠;也不可以用骏马去看守家门;用价值千金的宝剑去砍柴,不如用斧子好使。三代时的宝鼎,用它开垦荒田,还不如用犁。在一定的时间,面临一定的事情,普通人也可以发挥

16、神奇的效果。不然,有人才,怕的是用才的人不知道使用人才。,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曾国藩将这些人才分为八大类,因材器使,用其所长:谋略人才:郭嵩涛、左宗棠、陈士杰、李鸿章、李宏裔、薛福成、赵烈文等作战人才:水上有彭玉麟、杨载福;陆上有唐训方、李榕、吴坤修、黄润昌等军需人才:李翰章、甘晋、李兴锐、丁日昌、郭昆焘、郭嵩涛、吴坤修等文书人才:许振袆、罗萱、程鸿诏、俞越、吴汝纶、张裕钊、刘寿曾、唐仁寿等吏治人才:李宗羲、洪汝奎、赵烈文、何源等文教人才:吴敏树、莫友芝、陈艾、俞樾、吴汝纶、唐仁寿等制造人才:李善兰、徐寿、华衡芳、陈兰彬、容闳、徐建寅等外交人才:郭嵩涛、薛福成、黎庶昌等

17、,(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3、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3)任人惟亲是用人的大忌 才能低劣的人,即使是至亲密友,也不宜久留,怕的是贤者不愿意与其共事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战略,宏观性、长远性,回答:做什么、如何做、用什么做,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培养战略头脑,重在有长远的战略视野。领导者只有做到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极目放远,才能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培养战略头脑,重在能从全局出发。只有做到全局在胸,宏观在握,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18、 “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培养战略头脑,重在能从系统着眼,要着眼于追求整体效益,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谋势重于谋事”的系统观念,才能做到进退有序而攻守有节。,结束语: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因素,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他可以说是最笨的一个。他的一生,也一直在逆境之中,然而他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的境界,他的成就震古烁今,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他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梁启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