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199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88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粉尘防治课件.ppt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矿尘的产生及分类 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矿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 ;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 ;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15 % ;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510% ;其它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因此防尘工作也就更加重要。,第1页/共38页,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矿尘粒径划分 (1)粗尘-40m,空气中易沉降; (2)细尘10

2、40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 (3)微尘0.2510m,光学显微镜可见,在静止空气等速沉降; (4)超微尘-0.25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第2页/共38页,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 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 (2) 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 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1mm以下; (2) 呼吸性粉尘:5m以下,,第3页/共38页,二、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2)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3) 加速机械磨

3、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第4页/共38页,三、含尘量的计量指标1、矿尘浓度 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 质量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毫克数,mg/m3 (2) 计数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个数,个/m32、产尘强度 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g / t。3、相对产尘强度 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mg/m3。4、矿尘沉积量 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第5页/共38页,四、矿尘性质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 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危

4、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2、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 重量百分比:各粒级重量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2) 数量百分比:各粒级颗粒数所占总颗粒百分比;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m、25m、510m和大于10m。,第6页/共38页, 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矿尘中粗大颗粒多

5、,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3、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 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第7页/共38页,4、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5、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第8页/共38页,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1、尘肺类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

6、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 (2)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 (3)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第9页/共38页,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

7、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10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4)粒度为2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第10页/共38页,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 尘肺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

8、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第11页/共38页,2、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1)矿尘的成分 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发病工令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对于煤尘,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机质(即挥发分)含量。(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5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m左右的矿尘。(3)矿尘浓度 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令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4)个体方面的因素,第12

9、页/共38页,第13页/共38页,第三节 煤尘爆炸及预防一、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1、煤尘爆炸的机理 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一般煤尘爆炸机理及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它以粉末状态存在时,总表面积显著增加,吸氧和被氧化的能力大大增强,一旦遇见火源,氧化过程迅速展开; (2)当温度达到300400时,煤的干馏现象急剧增强,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在尘粒周围形成活化中心,当活化中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发生了尘

10、粒的闪燃;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行。,第14页/共38页,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 (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 即煤尘受热分解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 (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 (5)产生大量的CO,第15页/共38页,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2.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61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为4.540mj。3

11、.足够的氧(大于18%),第16页/共38页,足够的氧,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高温热源,煤尘爆炸,煤尘爆炸,第17页/共38页,三、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1、煤的挥发分, 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强。2、煤的灰分和水分,煤内的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3、煤尘粒度,粒度对爆炸性的影响极大。1mm以下的煤尘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而且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4、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第18页/共38页,四、煤尘爆炸性鉴定,第19页/共38页,五、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预防煤尘

12、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减、降尘措施 指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煤尘产生量或降低空气中悬浮煤尘含量以达到从根本上杜绝煤尘爆炸的可能性。 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煤层注水。(二)、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 (三)、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第20页/共38页,第21页/共38页,减尘措施:煤层注水;水封爆破煤层注水1、煤层注水实质 在回采之前预先在煤层中打若干钻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入煤体内部,增加煤的水分,从而减少煤层开采过程煤尘的产尘量。,第22页/共38页,2。煤层注水的减尘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煤体内的裂隙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可将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

13、其在破碎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有效地消除尘源; 水进入煤体内部,并使之均匀湿润。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绝大多数破碎面均有水存在,从而消除了细粒煤尘的飞扬,预防了浮尘的产生; 水进入煤体后使其塑性增强,脆性减弱,改变了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当煤体因开采而破碎时,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变形,因而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量。,第23页/共38页,3、煤层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是指钻孔的位置、长度和方向。按国内外注水状况,有以下4种方式:短孔注水,是在回采工作面垂直煤壁或与煤壁斜交打钻孔注水,注水孔长度一般为23.5m; 深孔注水,在回采工作面垂直煤壁打钻孔注水,孔长一般为525m长孔注水,从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或回风巷,

14、沿煤层倾斜方向平行于工作面打上向孔或下向孔注水,孔长30100m。巷道钻孔注水。,短孔、深孔注水示意图,上向孔、下向孔、双向孔,巷道,第24页/共38页,4、注水系统 注水系统分为静压注水系统和动压注水系统。 静压注水:利用管网将地面或上水平的水通过自然静压差导入钻孔的注水叫静压注水。 动压注水:利用水泵或风包加压将水压入钻孔的注水叫动压注水,水泵可以设在地面集中加压,也可直接设在注水地点进行加压。5、注水设备 煤层注水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钻机、水泵、封孔器、分流器及水表等。,第25页/共38页,喷雾洒水 在煤尘的发源地进行喷雾洒水是降低井下空气中含尘量最简单、最方便而又比较有效的措施。它适用

15、于采煤、掘进、运输、提升及风流净化等各种作业场所。(1) 掘进机喷雾洒水(掘进机喷雾分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 (2) 采煤机喷雾洒水 采煤机的喷雾系统分为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方式(3) 液压支架移架和放煤口放煤喷雾洒水(4) 转载点喷雾(5) 放炮喷雾(6) 装岩洒水(7) 其它地点喷雾,图3-2-8 采煤机外喷雾示意图,第26页/共38页,二、防止引燃煤尘的措施,1、加强管理,提高防火意识。2、防止放炮火源3、防止电气和静电火源。4、防止摩擦和撞击点火。5、防止明火点燃。6、防止其他火源。,提高井下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其防火、防爆意识,是做好杜绝瓦斯点火源在井下出现的基础。因此,大力

16、宣传井下的防火、防爆知识,贯彻执行有关规定,发现隐患和违章就严格处理,对防止点火源的出现有重要的意义。,(1)煤矿井下的爆破必须使用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的安全炸药;(2)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保证放炮前后的瓦斯浓度在规定的界限内;(3)禁止使用明接头或裸露的放炮母线;(4)炮眼的深度、位置、装药量要符合该工作面作业规程的要求,炮眼充填要填满、填实,严禁使用可燃性物质代替炮泥充填炮眼,要坚持使用水炮泥;(5)禁止放明炮、糊炮;(6)严格执行井下火药、雷管的存放、运输的管理规定,爆破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

17、置;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附着活性低的金属,使其形成的摩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并在摩擦部件的合金表面涂上苯乙烯醇酸,以防止摩擦火花的产生。工作面遇坚硬夹石或硫化铁夹层时,不能强行截割,应放松动炮或弱化处理。定期检查截齿和其后的喷水装置,保证其正常运行。,(1)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入井,严禁携带易燃物品入井;必须带入井下的易燃物品要经过矿总工程师的批准,并指定专人负责。(2)严禁在井口房、通风机房、瓦斯泵房周围20 m范围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炉取暖。(3)不得在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气焊作业。(4)严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井下使用的棉纱、布头、润滑油等必须放在有盖的铁桶内,严禁乱扔

18、乱放或抛在巷道、硐室及采空区内。(5)井下严禁使用电炉或灯泡取暖。,矿井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规程的要求,井口和井下设备必须有防雷和防短路保护装置;所有电缆接头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不准带电作业;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的灯头和灯盒。,第27页/共38页,(二)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1、清除落尘2、撒布岩粉3、设置岩粉棚 由安装在巷道中靠近顶板处的若干块岩粉台板组成,台板的间距稍大于板宽,每块台板上放置一定数量的惰性岩粉。4、设置水棚 水棚包括水槽棚和水袋棚两种。5、设置自动隔爆棚 自动隔爆棚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将瞬间测量的煤尘爆炸时的各种物理参量迅速转换成电信号,指令机

19、构的演算器根据这些信号准确计算出火焰传播速度后选择恰当时机发出动作信号,让抑制装置强制喷撒固体或液体等消火剂,从而可靠地扑灭爆炸火焰,阻止煤尘爆炸蔓延,第28页/共38页,第29页/共38页,图3-3-1 KYG 型快速移动式隔爆棚(l 架)结构示意图(巷道纵向视图)1一 单轨吊环;2一 单轨;3一 移动装里;4 一支撑杆,5 一水槽架,6 一 水槽;7 一 钢丝绳,第30页/共38页,图3-3-2 XGS 型隔爆容器吊挂示意图1 一夹持器;2 一倒”T”字架;3 一隔爆容器,第31页/共38页,第四节 矿山综合防尘 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20、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一、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效果主要影响因素:风速及矿尘密度、粒度、形状、湿润程度等。 最低排尘风速:能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并随风流运动而排出的最低风速称为最低排尘风速。 最优排尘风速:能最大限度排除浮尘而又不致使落尘二次飞扬的风速称为最优排尘风速。 一般来说,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0.40.7m/,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1.52.5m/。,第32页/共38页,二、湿式作业 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机理:1、水能温润矿尘,增加

21、尘粒的重力; 2、将细散尘粒聚结为较大颗粒,加速浮尘沉降; 3、使落尘不易飞扬。 特点: 1、.湿式凿岩、钻眼 实质 2、洒水 洒水降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第33页/共38页,3、 喷雾洒水 定义: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散的水嘀喷射于空气中。适用条件: 广泛用于采掘切割、爆破、装载、运输等生产过程。4、水炮泥和 水封爆破 水炮泥就是将装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内。 要求:塑料袋难燃、 无毒、有一定强度。 作用原理,第34页/共38页,三、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

22、1、水幕净化风流 水幕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或两帮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雾形成的。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尽可能靠近尘源为原则。,第35页/共38页,一般安设位置为: 矿井总入风流净化水幕:距井口20100m巷道内; 采区入风流净化水幕:风流分叉口支流里侧2050m巷道内 采煤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1020m回风巷内; 掘进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3050m巷道内; 巷道中产尘源净化水幕:尘源下风侧510m巷道内。 水幕是净化入风流和降低污风流矿尘浓度的有效方法。2湿式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或除尘器)是指把气流或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粒子分离并捕集起来的装置,又称集尘器或捕尘器。 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它液体,除尘装置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煤矿一般采用湿式除尘装置。,第36页/共38页,四、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补救措施。主要包括: 1.防尘口罩 2防尘安全帽(头盔),第37页/共38页,谢谢您的观看!,第38页/共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