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4252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的效率和自锁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5-1 机械的效率,关于机械系统中,输入功、输出功、损失功的解释:,输入功在一个机械系统中,驱动力(或驱动力矩)所作的功 称为输入功,用Wd 表示;,输出功在一个机械系统中,克服工作阻力(或驱动力矩)所 作的功,称为输出功,用Wr 表示;,损失功在一个机械系统中,克服有害阻力(如摩擦阻力、空) 气阻力等)所作的功,称为损失功,用Wf表示;,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期,输入功等于输出功与损耗功之和,即:,以功率的形式表示,则有:,将上式等号两边同除以输入功率Nd ,得:,令式中:,得到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令:,机械损失系数,由于机械摩擦不可避免,故必有:,图5-1为机械传动装

2、置的示意图设F为驱动力,G为生产阻力,VF、VG 分别为F 、G作用点沿该力作用线方向的分速度,其效率为:,为了将上式简化,引入理想机械的概念,即在理想机械中不存在摩擦,当工作阻力为G时,所需的驱动力为理想驱动力F0 由于理想机械不存在摩擦,显然理想驱动力F0小于实际驱动力F,此时机械的效率为:,(a),(b),将(b)代入(a)中,(a),(b),如用力矩表示,则有:,(c),(d),综合(c)、 (d),可得到:,效率也可用阻力或租力矩表示为:,小结:,用驱动力或驱动力矩表示的效率公式为:,用工作阻力或工作阻力矩表示的效率公式为:,理想驱动力、理想驱动力矩;,实际驱动力、实际驱动力矩;,理

3、想工作阻力、理想工作阻力矩;,实际工作阻力、实际工作阻力矩;,以上为机械效率的计算法,但在实际设计中,更常用到的是实验法和经验法,即确定机械效率的三种方法分别为:,计算法,经验法,实验法,适用于创新机器产品、无经验可循的效率确定;,适用于传统机械产品设计。,三种不同机器组合的效率计算,(1)串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2)并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3)混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1)串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总效率为各机器效率的连乘积。即:,串联组合机器传递功率的特点:,前一机器的输出功率为后一机器的输入功率。,串联机器中任一机器的效率很低,都会使整部机器的效率很低;,串联的机器数目越多,效率越低。

4、,串联组合机器的总效率,(2)并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各机器的输入功率为: P1、P2 PK ,,并联机组的特点:,机组的输入功率为各机器输入功率之和;,机组的输出功率为各机器输出功率之和;,并联组合机器的总效率,机器的输出功率,机器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为:,(3)混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混联组合机器的总效率,串联机构的效率,并联机构的效率,例1 在图示的电动卷扬机中,已知其每一对齿轮的效率12、 2以及鼓轮的效率4均为0.95,滑轮的效率5为0.96,载荷Q = 50000N。其上升的速度V=12m/min , 求电机的功率?,解:该机构为串联机构,串联机构的总效率各级效率的连乘积,故机构总

5、效率:,求机构的工作功率,载荷上升的速度:,机构的工作功率为:,3. 电机的功率为:,例2 减速箱如图所示,已知每一对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的效率分别为0.95 和 0.92 , 求其总效率。,解:1. 分析传动路线。减速箱分两路输出:,电机,电机,2. 每一路的总效率分别为:,3. 整个机构的总效率为:,例3 在图示的滚柱传动机构中,已知其局部效率1-20.95 ,3-4 =5-6 =7-8 =9-10=0.93 ,求该机构的效率。,解:1. 分析机构,该机构为混联机构,串联部分:圆柱齿轮1、2,并联部分:锥齿轮3、4;5、6; 7、8 ; 9、10。,2. 分别计算效率,(1)串联部分:,(2

6、)并联部分:,3. 总效率,解:,由于1、2、3、4 为串联,故:,而机构 1、2、3、4 、5 也为串联,故:,机构的总效率为:,/,/,5-2 机械的自锁,自锁现象,无论物体上作用的驱动力有多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物体都不会沿着驱动力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作自锁。,发生自锁的条件,1.平面移动副的自锁条件,将 F 分解为两个分力,Ft 使物体具有向右水平滑动趋势,接触面给滑块的法向反力:,接触面给滑块的摩擦阻力:,全反力FR与法线n-n的夹角为,且有:,驱动力的作用角,也称传动角,当极限摩擦力Ffmax大于或等于水平驱动力 Ft 时,滑块静止不动。即:,由于:,得出:,由上述推导可知,平面

7、移动副的自锁条件为:,或:,结论:当,无论驱动力 F 如何增大,水平驱动力Ft总是小于驱动力 F 引起的极限摩擦力Ffmax,因而不能使滑块运动, 这就是自锁现象。,自锁条件:驱动力F 作用在摩擦角之内。,在 F 作用下,滑块匀速滑动(或处于临界状态);,在 F 作用下(F必须足够大),滑块将加速滑动;,小结:,(1)移动副自锁条件:,(2)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如果原来在运动,将减速直至静止不动,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则将仍然保持静止状态,自锁状态()下滑块的不能动,,前者为几何条件所致,后者为力不够大所致。,非自锁状态下( )下滑块的不能动,易混淆的概念点:,2. 平面转动副的自锁条件,当作用在

8、轴颈 1 上的力F的作用线在摩擦圆之内时,形成自锁条件:,无论F 怎样增大,都不能驱使轴颈转动,此即转动副的自锁现象。,小结 :,轴颈在 F 力作用下,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轴颈在 F 力作用下(F足够大),顺时针加速转动。,如果原来在转动,将减速直至静止不动,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则将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易混淆的概念点:,前者为几何条件所致,后者为力不够大所致。,自锁状态()下轴颈的不能转动,非自锁状态下( )下轴颈的不能转动,还可从下列角度描述自锁现象:,(1)从效率的角度描述自锁现象,自锁也可以认为是摩擦力过大,克服摩擦消耗的功率大于输入功率,即 NfNd ,由效率公式:,可知, 当自锁发生时

9、,,即:用效率描述自锁的结论为:,(2)从工作阻力的角度描述自锁现象,如果希望物体在驱动力下移动(或转动) 只有将阻力Q反方向作用在物体上,否则,无论驱动力多大,物体都不会运动。,即:用工作阻力描述自锁的结论为:,本章要点提示:,1. 效率的一般表达式,(1)用驱动力(或驱动力矩)表示,(2)用阻力(或阻力矩)表示,2. 三种不同机器组合的效率计算,(1)串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2)并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3)混联组合机器的效率计算,3. 自锁,(1)移动副的自锁条件,(2)转动副的自锁条件,(3)用效率描述自锁,(4)从工作阻力描述自锁,本章作业:5-2,5-5 5-8,5-10。,例

10、图示滑块在驱动力 P 作用下沿斜面上滑(此为正行程),当驱动力由 P 减小至 P时,滑块会在自重的作用下又沿斜面下滑的趋势。问:,1. 正行程时,滑块是否会自锁?,2. 反行程时滑块的自锁条件?,解:1. (1)分析受力如图示,(2)列力平衡方程式,(3)作力封闭多边形,(4)列出驱动力 P 和阻力Q 的关系式,因为Q 不会小于等于零,故正行程不会自锁,2. 求反行程时滑块的自锁条件,2,当原驱动力由 P 减小至 P时, 滑块将在其重力 Q 的作用下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注意,此时 P为阻力, Q为驱动力),(1)分析受力如图示,(2)列力平衡方程式,(3)作力封闭多边形,(4)列出驱动力 Q

11、和阻力P的关系式,(5)求反行程自锁条件,i 按阻力求自锁条件,令:,ii 按效率求自锁条件,实际工作阻力:,理想工作阻力,该类问题解题技巧,该题难点:力多边形角度确定,正行程Q 与P 的表达式,反行程Q 与P的表达式,(1)正、反行程表达式中,的符号不同;,(2)正、反行程表达式中, Q 、P(P ) 的意义不同,结论:在求反行程自锁条件时,只需求出正行程Q与 P的表 达式,反行程式在此基础将反号; 将P 换成P , 并将驱动力、阻力角色互换。,本章作业:5-2,5-5 5-8,5-10。,例1. 图示滑块在驱动力 P 作用下沿斜面上滑(此为正行程),当驱动力由 P 减小至 P时,滑块会在自

12、重的作用下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问:,1. 正行程时,滑块是否会自锁?,2. 反行程时滑块的自锁条件?,解:1. (1)分析受力如图示,(2)列力平衡方程式,(3)作力封闭多边形,(4)列出驱动力 P 和阻力Q 的关系式,(5)求反行程自锁条件,由正行程驱动力P 与阻力Q的表达式,可得反行程驱动力Q 与阻力P 的表达式:,令:,故正行程自锁条件为:,故反行程自锁条件为:,令:,例2图示为一斜面夹具机构简图。下滑块2上作用有力F,推动滑块3向上运动,夹紧工件4,G 为夹紧的工件4给滑块3的反作用力(假定为已知),设各表面的摩擦系数为f。试分析:,为产生对工件4 的夹紧力G ,在滑块 2 上需加多大

13、的推力F;,2. 当撤掉F 后,工件可能松脱,问: 为防止松脱,至少应在滑块2 上 维持多大的力F ?,3. 滑块在G 作用下的自锁条件。,解: 1. 求夹紧工件所需的推力F;,(1)取滑块3 为研究对象,在F的作用下,滑块3有向上滑动的趋势,(2)列平衡方程式,G,(3)作力封闭多边形,(4)列出力 G 和力FR23的关系式,F,(6)作力封闭多边形,(5)取滑块 1 为分离体分析受力,F,(7)列出驱动力 F 和力FR32的关系式,2. 当撤掉F 后,工件可能松脱,问: 为防止松脱,至少应在滑块2 上 维持多大的力F ?,该问属于反行程问题,此时G 为驱动力, F为阻力。,由正行程力的表达

14、式:,得出反行程力的表达式,解得反行程自锁条件:,3. 滑块在G 作用下的自锁条件。,例3. 图示为一偏心夹具,1为夹具体, 2为工件,3位偏心圆盘。,为了夹紧工件,在偏心盘手柄上施加一F力,当F去掉后,要求该夹具能自锁,求该夹具的自锁条件。,A,解:分析,在F 力撤除后,偏心盘松脱趋势为逆时针转向。,只有当偏心盘在反力作用下产生顺时针作用的阻力矩时,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在F力作用下,工件夹紧,偏心盘顺时针转向;,问题:反力如何作用会有阻力矩?,用解析式描述自锁条件,自锁条件:力FR23作用线在摩擦圆内,用几何条件表示为:,例4. 图示为凸轮机构,推杆1在凸轮3推力F的 作用下,沿着导轨2向上运

15、动,摩擦面的 摩擦系数为f。为了避免发生自锁,试问 导轨的长度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分析,(1)在力 F 的作用下,推杆有逆时针 偏转的趋势,故在A、B两点与导 轨接触,由力平衡条件:,由FN 引起的摩擦力为:,(2)不自锁条件为:,本章作业:5-2,5-5 5-8,5-10。,例5. 在图示的缓冲器中,若已知各楔块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 f 及弹簧的压力FS,试求当楔块 2、3 被等速推开及等速恢复原位时力F 的大小,该机构的效率以及此缓冲器正、反行程均不至发生自锁的条件。,解:1. 楔块2、3 被推开为正行程,分别取块1、2 分析受力,F,FR31,FR21,F,联立两式求解:,得:,令:,

16、得正行程自锁条件为:,得正行程不自锁条件为:,正行程效率:,2. 楔块2、3 等速恢复原位为反行程,此时FS为驱动力,原 驱动力 F 降至F成为阻力。,正行程驱动力与阻力关系表达式:,反行程驱动力与阻力关系表达式:,FS 阻力,F 驱动力,F阻力,FS 驱动力,反行程自锁条件:,反行程不自锁条件:,正、反行程均不自锁条件:,例6. 图示焊接用的楔形夹具,1、1为焊接工件,2为夹具体,3为楔块,各接触面间摩擦系数均为f,试确定此夹具的自锁条件(即当夹紧后,楔块3不会自动松脱出来的条件)。,解:1. 夹紧后,作用在楔块上的力 P 消失,自锁条件:,(1),(2),(1),(2),联立求解(1)、

17、(2)得反行程自锁条件:,例7. 图示楔块机构。已知:=60,各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f=0.15,阻力Q=1000N。试:,(1) 画出各运动副的总反力;(2) 写出块1、2 的力矢量方程式;(3) 画出力矢量多边形;(4) 用解析法求出驱动力P之值。,Q,P,5-13 图示为一超越离合器,当星轮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滚柱2将被楔紧在楔形间隙中,从而带动外圈3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设已知摩擦系数f=0.08,R=50mm,h=40mm。为保证机构能正常工作,试确定滚柱直径d的合适范围。提示:在解此题时,要用到上题的结论。,515 图示为一提升装置,6为被提升的重物,设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不计铰链中的摩擦),为了能可靠提起重物,试确定连杆2(3、4)杆长的取值范围。,516 图示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性曲线,图中M为输出转矩,P1为输入功率,P2为输出功率,Ia为电枢电流,n为转速,为效率。由于印刷错误,误将也印为n了,试判断哪一条曲线才是真正的效率曲线并说明理由。,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