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352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牧题乌江亭ppt课件.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翻译: 胜败是兵家的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忍辱负重,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江东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 若能整旗鼓卷土重来,结果很难说。,题 乌 江 亭,杜 牧,卷土重来 成语“卷土重来”不难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败之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这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释:乌江亭:地名,楚汉战争时,项 羽逃到乌江自刎。期:预料。包羞忍耻: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辱。江东: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写作背景: 那是楚汉相争之时,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他

2、包围了项羽,虽楚霸王后来突围,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残兵败将,逃到了乌江(即现在安徽省乌江镇)。汉军的数千追兵仍在穷追不舍。此时乌江亭长驾着一条小船来接应项羽说:“江东虽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你仍可在江东为王。所以,请你快上船渡江吧!”,项羽苦笑着说:“天意要亡我,渡江还有什么意思呢?何况,当年同我一起渡江西进的八千江东子弟,而今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还能拥戴我为王,我已到今日这般天地,自己还有脸面见他们吧?”项羽说完,立即拔剑自刎而死。 杜牧后来游览项羽自杀之地,感慨万千。他写的题乌江亭诗中“卷土重来未可知”,即感叹若项羽当年没自杀身亡,而是渡江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量,那么,谁胜谁负

3、还很难说呢!,写作背景,诗歌赏析: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诗歌赏析,“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诗歌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