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5163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郑和,郑和(13711433年),云南昆阳人,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提升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次出航远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万里许。向南,到达爪哇;向西,到达

2、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每次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世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读文本郑和下西洋第一自然段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有那些?,条件:,目的:,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

3、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一、郑和下西洋,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时间:明成祖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一、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提高我朝威望,也别忘了找惠帝!,遵命!,材料阅读: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找惠帝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声望,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惠帝朱元璋之孙,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次数:7次,一、郑和下西洋,郑和的宝船,特点:规模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浩大的船队,规模大,

4、货物多,装载物品: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5、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相关史事,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刘家港,刘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今江苏太仓,天方,刘家港,刘家港,红

6、 海,占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红 海,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 海,红 海,占城,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肯尼亚蒙巴萨,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 海,红 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到达范围及双方互动)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明梁庄王墓出

7、土外国宝石所做饰品,时间太久远了,那时候没有摄像机,只能概念图了!,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榜葛剌进麒麟图,通过对比发现了什么?,规模大时间长次数多时间早航程远,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材料二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8、,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想一想,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客观,主观,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原 因,拓展阅读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在全球举行了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

9、敦信修睦。 我们都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写上精神的一笔!,戚继光,戚继光: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甚至牺牲的人。)。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

10、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倭患),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患”是戚继光抗倭的原因。,日本武士是大封建主的侍卫。当时有很多失去军职的武士成为强盗。,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

11、伥,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相关史事,2.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二、戚继光抗倭,戚家军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戚继光的军事著作,相关史事,鸳鸯阵,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

12、便,战斗力大为增强。,凯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少保年谱耆q编,戚继光像,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答:意志:它可视为戚家军的战歌,它彰显万众一心,忠肝义胆的精神,宣示戚继光的治军原则;主将爱兵,军法森严,号令分明,赏罚必信等,表达了保国救民,建功立业,杀尽倭寇的坚定决心。,材料研读,3.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抗倭取得胜利。,过程: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

13、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经过,、背景,4.意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戚继光,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问题思考,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其性质是一场反

14、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民族自卫战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5.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1.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

15、有“三宝山”。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课后活动,答:1431年,明宣宗封郑和为“三宝太监”,上述地方都是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用“三宝”来命名是为了纪念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曾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随从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2.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6、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答:反映了戚继光保国为民的理想,立志荡平倭寇的决心,表达了戚继光为抗倭保卫家园,维护祖国领土主权而不顾个人名利地位的伟大抱负和高尚品格。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课后活动,明初的对外交往明太祖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关系,“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明成祖时,除了派郑和下西洋,还向各国派遣使臣50多次,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一些国家也纷

17、纷遣使来中国,还有几个国家的国王到中国访问。其中,浡b泥国(位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苏禄国(位于今菲律宾群岛)的国王来中国访问时因病去世,就安葬在中国。,知识拓展,课堂小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交往,冲突,国力强盛 (前期),国力日渐衰落(中后期),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基础巩固,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

18、“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C,B,A,C,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6.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7、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A. B.C.D.,B,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