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526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成语(经典)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第九单元,专题1 正确使用成语,“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考纲要求,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学习要点,一.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2、成语的来源: 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历史故事例、破釜沉舟乐不思蜀 诗文语句例、老骥伏枥万马齐喑 口头俗语例、

2、一言为定三教九流,韩非子,孟子,3、成语的特点: 意义的整体性。成语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例、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结构的丰富性。 (1)联合式, 披坚执锐 苦尽甘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 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主谓式, 胸有成竹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毛遂自荐 (

3、4)动宾式, 不见经传 莫名其妙 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5)动补式, 退避三舍 逍遥法外 荒谬绝伦 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 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连动式, 画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补牢 指桑骂槐 (9)目的式, 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10)兼语式, 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令人生畏 化险为夷 (11)偏正式, 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二:典例分析:成语设错的角度(1)望文生义: 1.这幅画虽然构思新奇,但是色调太暗,我的态度是不赞一词。 2.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

4、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3.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方寸之地:人的内心(容易误解为“小的地方,一寸见方的地方)不刊之论:不能更改的或不可磨灭的观点、言论(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观点)登高自卑:登高从必须低处开始(容易误解为登上高处产生自卑感)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容易误解为多少都不捐,形容吝啬),课本范例,(2)搭配不当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不能带宾语) 2.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不

5、能”与畅所欲言),特别提示:搭配不当分1.“内容搭配不当”,如课本上的“亲情历历在目” “疑问茅塞顿开” ;2.语法上搭配不当如上文的1,课文中的毋庸置疑作状语;3. 还有的词语只能用在否定句中,如“望其项背”。,(3).重复赘余1.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2.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课本上的“责无旁贷”就含有“责任”,“民不聊生”就含有“民众”,“津津乐道”就含有“谈论”之意。,(4)谦敬错位: 1.何可欣在比赛中失误意外掉杠,比赛结束后潸然泪下,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了

6、什么问题,大家都会鼎力相助的。”2.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课本上的一孔之见,姑妄言之,蓬荜生辉都属于谦辞,不能用来形容别人和别人的东西。,常见含谦义的成语: 敝帚自珍、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信笔涂鸦、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德薄能鲜、挂一漏万、不情之请、笨鸟先飞、一枝之栖、恭敬不如从命、望尘莫及、一得之愚、尸位素餐、不足挂齿、雕虫小技、绠短汲深、东涂西抹、区区此心、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管窥蠡测、班门弄斧、聊表寸心、避让贤路、容膝之安。,常见含敬义的成语: 高抬贵手、不吝赐教、鼎力相助、洗耳恭听、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率先垂范、虚怀若谷、虚左以待。,(

7、5)褒贬失当 : 1、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课本中“振振有词”、“处心积虑”属于“贬词褒用”,“指日可待”处于“褒词贬用”。,(6)用错对象: 1.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2.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3.在楼间浓绿的白杨树枝叶间,这金色的阳光,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不绝如缕。,课本中栉风沐雨只能形容人,交相辉映不

8、能形容声音,从一而终不能形容梦想。,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

9、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21.行云流水多指文章、歌唱22、丰姿绰约女子23、焕然冰释疑虑,误会,不能说烦恼。24、鱼龙混杂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25、情不自禁人26、形容夫妻男女: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卿卿我我、比翼双飞、耳鬓厮磨、白头偕老、百年好

10、合、劳燕分飞、琴瑟相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27、形容文艺作品:不同凡响、自出机杼 28、 巧夺天工:人造的东西 ;鬼斧神工:自然 29草长莺飞:江南 30、不耻下问:上对下,3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不表示东西丢失。32、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33、 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34、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35、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36、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非常生动、逼真。不用于演戏。37、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宏伟壮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是不对的。38、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错误地用来表示

11、商品销售不够火爆。39、让枣推梨:指兄弟友爱,不用于其他关系。40、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商品。,(7)不合逻辑: 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8)不分轻重1.我班的小明在校刊萌芽上发表了一篇散文,这说明他在文学创作上已登堂入室。 2.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解题规律提示,2

12、、成语的考查着重于使用“使用”意味着要动态地掌握成语的意思,即必须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考察成语的使用。 3、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一、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二、准确而全面地分析语境。,4、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戎马倥偬、宵衣旰食、薪尽火传、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就考“深谋远虑、老谋

13、深算、深思熟虑三个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4、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 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6、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