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6367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字八法汇编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字八法,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相传,王羲

2、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

3、的。”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其来源有以下几说:王羲之说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

4、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这里的隶,不是隶书,是指楷书,唐代楷书称之为隶书,东晋时王羲之也以此称,我们认为的隶书,称八分)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智永说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张旭说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八法渊源,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1.点法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

6、左下点、右下点等。,2.挑法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3.横法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4.竖法竖,也就是“弩”。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5.撇法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6.捺法捺,也就是“

7、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7.厥法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8.钩法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中国书法艺术,修身养性,传承千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书法造型虽形态纷繁,莫不以点为基始。由点引伸则横、竖、撇、捺各种笔画应运而生,得气象万千。永字八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成为习书者的学习宝典。 永字八法, 教学独特,方法简便,强调从书写大字入手,由大而入小,可培养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底。同时以基本笔

8、画右侧点为笔法之基,依照笔画进阶顺序:点横竖撇捺勾挑折,循序渐进,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笔特质,灵活驾驭毛笔,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方法,再配合十种基本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字型组合间架要领,触类旁通,逐渐契入书学的无穷妙境。,点为侧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如鸟之翻然侧下),横为勒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9、。(如勒马之用缰),竖为弩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同努),钩为趯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跃的样子,同跃),提为策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

10、在发笔,得力在收锋。(如策马之用鞭),撇为掠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掠是拂掠之意),短撇为啄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如鸟之啄物),捺为磔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

11、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八法结语,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试着自己写一个永字,你觉得最难写好的是哪一个笔法。以此测试在你的潜意识当中,你最希望你的朋友或者伴侣所具有的品质。,点:决断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时会在面对纷繁芜杂的选择时不知如何是好,觉得哪一种都好,你最希望朋友或者伴侣是一个有决断的

12、人。,横:宽容你有时会在工作生活中做错一些事情,但你更害怕别人的批评和嘲笑,你最希望朋友能对你的错误给予谅解。,竖:恒心你有很多很好的设想,不过你发现,把它们进行下去总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三分钟热度让你没有大成,要是有个够坚韧的朋友在身边多好。,钩:机智生活中的你很努力,可你发现你离最好,总是差那么一点。一点急智,一点悟性,聪明灵动的朋友总能给你许多有益的启示。,提:进取你什么也不缺,但总是没法真正感悟到生活的意义,你对现在的生活又那么满足,可以说幸运也可以说不幸,一个有进取心的朋友会让你看得更远。,撇:冷静你的热情能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燃烧起来,可有的时候,你的热情会变成急躁,这时有一个冷静的朋友随时提点你,你会更加顺利。,短撇:谦恭你一直受到很好的教育,你喜欢身边的人彬彬有礼,当然对朋友和伴侣也是如此,谦恭的朋友让你和他们相处起来很如意。,捺:自信你有时会有些羞涩,朋友的阳光和自信会让你慢慢走上前台,被那种自信感染,你也能在众人面前展现得更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