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637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来安5.5氧气瓶爆炸事故,安徽来安5.5氧气瓶爆炸事故,5月5日来安县永康气体公司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造成一人死亡。,5月5日来安县永康气体公司发生,该公司为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新上氧气瓶充装项目,尚未办理充装注册。,该公司为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氧气瓶充装,采用液态氧蒸发后向气瓶灌装。,氧气瓶充装,采用液态氧蒸发,5月5日上午9时许,充装工张中义在气瓶充装终了压力达1.1Mpa时切换阀门,此时听到气瓶内有“磁磁”响声,发现情况不妙,自己返身跑出充装车间,同时叫搬运工快跑。,5月5日上午9时许,充装工张中义在气瓶充装终了压力达1.1M,搬运工张永江向反向窗户跑去的过程中,充装排上的一只

2、气瓶突然爆炸。爆炸后形成三块碎片,其中瓶体和肩部击中墙将墙击出一个洞后向反向落在车间。,搬运工张永江向反向窗户跑去的过程中,充装排上的一只气瓶突然爆,瓶体碎成三片。,瓶体碎成三片。,另一片落在充装排处,已展延成平板。,另一片落在充装排处,已展延成平板。,死者张永江已化为齑粉,现场仅剩一棵头颅。,死者张永江已化为齑粉,现场仅剩,墙上散满死者血肉碎片,现场弥漫着血腥气味,足见爆炸威力之大。,墙上散满死者血肉碎片,现场弥漫着血腥气味,足见爆炸威力之大。,除去表面污物,瓶体肩部现出天兰色,为氧气瓶漆色。,除去表面污物,瓶体肩部现出天兰色,为,瓶内有油污痕迹,瓶内有油污痕迹,周遍散乱的气瓶表面也有油污痕

3、迹。,周遍散乱的气瓶表面也有油污痕迹。,尚无法判明是人油还是其他油污。,尚无法判明是人油还是其他油污。,爆炸造成充装排之间的防爆墙部分跨塌,尚不能判定现场散落的气瓶内是否有爆炸性气体,现场危险性很大。,爆炸造成充装排之间的防爆墙部分跨塌,,爆炸的气瓶延瓶体纵向破裂,破口呈45度剪切唇。,爆炸的气瓶延瓶体纵向破裂,破口,瓶底部三心凹底部的断裂处呈正断口。,瓶底部三心凹底部的断裂处呈正断口。,人字纹路明显。,人字纹路明显。,瓶体中部的剪切唇,瓶体中部的剪切唇,瓶体中部的剪切唇,瓶体中部的剪切唇,来安515事故定稿课件,瓶体肩部的制造、检验钢印尚难以判定,由于现场仍然存在危险,我们没有彻底检查。,瓶

4、体肩部的制造、检验钢印尚难以,从现场可以看到管理的混乱:1、易燃的溶解乙炔气瓶库存与助燃的氧气充装设置在同一车间。2、现场充装记录没能提供。3、现场也没有看到上墙的操作规程。,从现场可以看到管理的混乱:,一、有化学爆炸的可能,理由有三:其一,爆炸气瓶破坏形态和死者的伤亡形态看,一般物理爆炸不会有如此爆炸威力。其二,充装工反关闭阀门时听到瓶内有“磁磁”响声,证明瓶内有化学反应,且爆炸发生在切换阀门之时。以往多起氧气瓶充装事故表明,在有易燃介质的条件下,由于气体摩擦,往往由于阀门动作过猛导致阀门或充装排燃烧爆炸事故。其三,按照爆炸燃烧三要素,氧气是助燃物,在切换阀门时导致爆炸激发能量,只要找出可燃

5、物质就可以判定爆炸直接原因。,一、有化学爆炸的可能,理由有三:,二、事故反应了管理上的问题。其一,没有办理充装许可,县局曾于去年12月和今年4月下达安全监察指令,虽然企业正在准备申请取证(主要是自有气瓶数量不足),在没有受理之前,擅自充装。其二,作业人员没有持证,充装没有严格执行七不准规定。没有严格检查瓶内余压和瓶内介质 及其他要求。其三,没有提供充装记录,有不做记录之嫌疑。,二、事故反应了管理上的问题。,三、对下一步事故调查的建议:1、现场仍有险情,在专业人员帮助下,将现场剩余的气瓶中介质全部排放。处置中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二次事故。2、邀请制氧专家参加调查,采取排除法分析事故;排放前测定其他

6、气瓶的瓶内余压,以此确定充装终了压力,并对瓶内余气取样分析;对爆炸气瓶和现场油污残留取样分析,确定是人油还是其他可燃物质。3、待现场危险消除后,对爆炸气瓶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制造年月、工作压力、检验标志等,并将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以检查有无其他漆色。,三、对下一步事故调查的建议:,4、调查气瓶来源和气瓶充装情况,包括上次使用单位,使用工艺,接触介质、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及充装终了情况。5、不排除人为破坏,因为,瓶内外均发现油污,并且油污量比较大。另据滁州市局介绍:滁州制氧厂曾从一只气瓶中发现有半缸机油。由于制氧业竞争激烈,不排除恶性竞争、人为破坏的因素。,4、调查气瓶来源和气瓶充装情况,包括上次使用单位,使用工艺,,四、深刻汲取教训在市、县加强现场监察的基础上,要切实落实企业责任。组织召开有关气瓶充装和危化品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参加的现场会,用事故血的教训教育企业遵法、遵章。,四、深刻汲取教训,调查的结果是:一、气瓶内部有油污导致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爆炸。从事故现场被砸瘪的气瓶解剖看,瓶内有燃烧痕迹。二、油污的来源可能是擅自将氧气瓶用来充装CO2气体,由于CO2气体充装容易带入油污进入气瓶内部,后又将该气瓶充装氧气,造成爆炸。,调查的结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