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6528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赋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赋课件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汉赋,1,本讲主要内容,一、历史背景二、汉赋概说三、赋家命运四、赋家之心五、汉赋影响,2,一、历史背景,3,(一)汉赋生成的政治语境,4,政治经济基础,汉高祖统一全国后,社会逐渐安定,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直至“文景之治”,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物产丰盈,经济繁荣,国家日益富足。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开疆拓土。恢宏的国家气象,昂扬的民族精神,煊赫的帝王声威,物质文化的盛况,都需要以新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以抒情言志为主的诗歌、传达忧思悲慨的骚体赋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于是以状物叙事为主的铺张扬厉的汉大赋便应运而生,蔚为大观。,5,(二)汉赋生成的文化语境: 大一统思想的确立,6,“大一统”:

2、反对诸侯割据(领土完整) 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政治) 思想统于儒学(统一思想)“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元”在天地之前,是宇宙的终极本原。把第一年称为元年,是重视开始,要端正根本。春代表天,在王之前。王之后有正,正就是政,政是统治人民。“春王正”三个字的顺序表明“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人民服从皇帝,皇帝服 从上天。(董仲舒举贤良对策),7,二、汉赋概说,8,汉赋内容,汉大赋这种宏篇巨制体裁的创立,非常适合表现隆盛时代的面貌和统治者的豪华生活、骄奢心理。西汉帝王为了奢侈享乐,显示权威和气派,大肆修筑宫殿,辟建园圊,田猎巡狩,玩弄狗马,享受声色,同时又需要文人为之歌功颂德,粉饰逢迎,描

3、定炫耀。,9,汉赋内容举隅:,车马出行征战雄姿狩猎活动都市生活,10,汉赋描绘的对象,(1)以物为中心:都城、宫苑(2)以人为中心:游猎、郊祀,11,赋的参考定义,从楚辞演变而来,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社会和自然的奇特事物和绚丽景象,给人们以宏伟壮丽的审美感受。,12,汉赋体制之源,(1)楚辞。司马迁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她倾向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因为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2)纵横家文。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 (3)先秦史

4、传。叙事手法。(4)先秦诗歌。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综合型文学样式,13,汉赋发展演变三阶段,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枚乘七发标志新体赋正式形成。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期。这一时期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蔚起。张衡首开其风,其后有赵壹、蔡邕、祢衡等。,1

5、4,汉赋发展三阶段,骚体赋散体赋抒情赋,15,骚体赋,祖述屈原的楚辞体作品,把业已定型的楚辞作为专一模仿的对象。形式的规范化,乃至题材、主题的定型化是其弱点。代表作:贾谊鵩鸟赋。,16,贾谊的骚体赋,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吊屈原赋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鵩鸟赋,17,枚乘与梁园文学群体,梁园文学群体主要有司马相如、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韩安国等。枚乘大赋代表作是七发。七发的价值: A.“戒膏梁” 的警世意义极强,非其它汉大赋可比。 B.对宫殿、田猎、音乐诸方面的描写有开创性,对江涛的描写尤为精彩。 C.采用主客问答形式,大肆铺陈,体制宏大,辞藻华丽。,18,散体

6、赋,散体赋是在汉建立起大一统政权后,随着南北文化交汇而生成的一种综合性文体。它汲取了先秦各文体之所长,不拘篇制,时空容量大;句型丰富,韵散结合,富于韵律美。散体赋是汉代赋体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体。代表作: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19,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成都人。,生平1.以赀为郎2.客游梁园3.情定文君4.武帝赏识5.建节西南6.曲为谏书7.着意封禅,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20,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有开拓意义和典范性的作品。两作品构思一贯,内容相属,结构严谨,可以说是一篇作品的上下篇。,两篇作品均体现恢弘壮丽之美,在结构

7、上,头尾用散文,中间用韵文铺叙。气势恢弘,波澜起伏,但气脉连贯,一泻千里。,句法灵活,有很多排比句,夹杂长短句。善用短句描写景物,音节短促,与内容相得益彰,气势恢弘,文彩斑驳陆离。乃汉赋的典范,后世的楷模。,子虚赋和上林赋,21,子虚赋和上林赋,地位价值: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汉赋中具开拓意义、典范作用。创作时间:子虚赋:客游于梁。上林赋:武帝召见。彼此关联: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严谨。(天子游猎赋),22,子虚赋、上林赋特点与成就,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劝百讽一的讽喻宗旨。恢宏壮丽的结构之美。,23,扬雄,扬雄(前53后18)四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特点:驰骋想象,铺排夸饰,典丽深湛,词

8、语蕴藉。,24,抒情赋,东汉中叶后,汉赋内容和体制发生变化,进入抒情化和小品化时期。特点是体制短小,抒情言志,刺世疾时。代表作: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蔡邕述行赋。,25,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归田赋,26,汉大赋的艺术特征,1.节奏韵律:四六相间、韵散结合。2.结构体制:长篇巨制、铺陈排比、主客问答。3.表现手法:语汇丰富、雄辩夸张、情理交融、物象繁富。,27,三、赋家命运,遇与不遇壮夫与倡优,28,“遇”与“不遇”,贾 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迁悲士不

9、遇赋董仲舒士不遇赋 不遇的儒者把文学当成消解内心郁闷的工具,仕途不畅使他们在文学领域里寻求解脱,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29,壮夫与倡优,中国的开国雄主,是把“帮忙”和“帮闲”分开的,前者参与国家大事,作为重臣;后者却不过叫他献诗作赋,“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列。不满于后者的待遇的是司马相如,他常常称病,不到武帝面前去献殷勤,却暗暗地作了关于封禅的文章,藏在家里,以见他也有计画大典帮忙的本领,可惜等到大家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寿终正寝”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30,汉代士人入仕二途,(1) 通经(2) 献赋 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 宣帝:王褒、张子侨 成帝:扬雄

10、 章帝:崔骃 和帝:李尤有人一身二任,既是经学大师,又是辞赋大家。,31,四、赋家之心,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 司马相如答盛览作赋书,见西京杂记卷二,32,汉赋审美,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特点:以经纬交错的文辞织构出完整宏阔的立体时空,33,时间之经例:子虚赋楚王出猎之仪仗声威楚王射猎的英姿楚王射毕,观壮士猎兽楚王观女乐楚王夜猎飞禽,泛舟游乐楚王夜游后休息借乌有先生之口于篇末讽谏,34,空间之纬,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xing qing)菖浦, 江蓠蘼芜,诸柘巴且。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似大 江,限以巫山。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

11、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色蛟鼍,毒冒鳖鼋。,35,经纬之间编织华彩1、以情思飞动的想象、夸张之笔铺写对象2、以词采的堆砌铺陈显现繁复之美3、以动词点染静态之物4、奔涌的气势,36,五、汉赋的意义,文学意识的强烈涌动,文学特点的充分表露。文学自觉的时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魏文帝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先生的根据是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也就是近代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根据鲁迅先生这个标准,或用我们今天所说的所谓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标准,我都以为,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至少可以再提前三百五十年,即提到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身上。(龚克昌汉赋研

12、究),37,文学的自觉,一、汉赋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 汉赋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文字,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社会和自然的种种奇特事物和绚丽景象,刺激读者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获得审美快感。,38,二、文学创作的兴盛。 以汉武帝时代为例,写作辞赋的,有武帝本人,有诸侯、公卿大臣、名儒学者,还有司马相如等一批专门家。 作品的数量惊人。“作者鼎沸”张衡,39,三、出现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 这一现象,是先秦时期所未曾有过的,而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则成了常态。在武帝的宫廷中,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致到东汉以后,文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宫廷,而开始

13、出现在社会活动中。,40,四、由于辞赋的兴盛,作品的增多,汉代初步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在史记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论及儒学及一般学术时,多用“文学”一词;在不指学术而带有词章意义时,多用“文辞”或“文章”。,41,赋家之思的长短,其始也,皆收视返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陆机文赋 ),4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汉赋是体制弘伟的,是光彩辉煌的,但内容却是相当空虚的。我们远远的看见了一片霞彩,一道金光,却把握不到什么。他们没有什么深挚的性灵,也没有什么真实的诗的隽美;他们只是一具五彩斑斓的中空的画漆的立柜。,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