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917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射病:致命的中暑,Todays Topics:Heat Stroke,一、概述二、流行病学特点三、辅助检查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诊断七、治疗,一、概述,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 40C,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二、流行病学特点,热射病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 3 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 30C 或相对

2、湿度 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C 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睡眠不足、肥胖、缺乏热习服训练 环境因素:强烈的太阳直射,Heat exchange,三、病理生理,1、产热散热失衡:产热大于散热,体内过多热量蓄积,导致高热;2、直接热损伤;3、内毒素模型学说。,1、机体产热散热失衡,2、直接热损伤,人类临界高体温阈值在41.6-42,45min-8h;极高温度49-50,可耐受5min;高温高湿下,剧烈的运动产热量是休息时候的15-20倍。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每5min便升高1。直接热损伤导致导致蛋白变性,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骨

3、架与细胞核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3、内毒素模型学说,临床研究发现,热射病的临床表现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极其相似;热射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可高达8ng/ml以上,远超常规致死浓度1ng/ml;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众多的临床研究认为:热射病是由热和运动触发,但本质上是由内毒素所驱动的全身炎症反应。,3、内毒素模型学说,大汗,烦躁不安,疲乏无力,湿冷皮肤,弱-快脉搏,头痛,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热射病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劳力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见于健康年轻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

4、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 40C 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劳力型热射病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 出现早,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劳力型热射病器

5、官功能受损的表现:,(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 DIC 提示预后不良。,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 3-4 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 2472h 开始升高。,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4)肾功能损害。多与横纹肌溶解有关。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色深,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25%30% 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和

6、 5% 的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出现急性少尿型肾衰竭。,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5)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6)急性胃肠功能损害。腹痛、腹泻、水样便、消化道出血较常见。,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7)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率大于 130 次 /min)、心律失常等。,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8)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后期可出现肌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经典型热射病,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

7、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2d 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 40 42C,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劳力型热射病与经典型热射病的特征比较,HEAT STROKE1. Dry, hot skin2.Very high body temperature3. Confusion,HEAT EXHAUSTION1. Moist clammy skin2. Normal or subnormal body temperature,Differences between heat stroke and heat exhaustion,五、辅助检查,

8、血常规。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板 (PLT) 发病初期正常,继而迅速下降,尤以发病后 1-3d 为甚,最低可小于 10109/L。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中暑的严重程度相关,合并感染者明显升高,可伴有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 -6(IL-6)升高。,五、辅助检查,电解质:高钾、低钠、低氯、低钙、高磷血症。肾功能:血肌酐(C,)、尿素氮(BUN)、尿酸 (UC)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肝功能:AST、ALT、LDH 早期即显著升高,最高可达 5000U/L 以上,总胆红素(TBil)在 2

9、4-72h 后开始升高,最高可达 300Umol/L 以上,可伴有低蛋白血症。,五、辅助检查,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I000U/L,最高达 300 000400 000U/L,CK 5 000U/L 表明肌肉损伤严重,CK 16 000U/L 提示与急性肾衰竭相关。肌红蛋白(Mb)明显增高,一般血 Mb1000ng/ml,最高可达 70 00080 000ng/ml 或更高;尿 Mb500ng/ml,最高可达 50 000ng/ml或更高。初期血 Mb 高于尿 Mb,随着肾功能恢复,尿 Mb 高于血 Mb。,五、辅助检查,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发病第 1 天出现,但更常见于第 2 天和第

10、 3 天。实验室检查指标:PLT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纤维蛋白原(Fib)1.5g/L 或进行性下降;D-= 聚体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或 3P 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3s 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lOs 以上。上述检查有 3 项异常者,即可诊断 DIC。发病早期应每 46h 复查凝血功能。,五、辅助检查,动脉血气 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尿常规及尿生化尿色为茶色或酱油色,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Mb 增高。粪常规 大便潜血可阳性。,五、辅助检查,心电图 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

11、般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有时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可伴有 T 波及 ST 段异常。头颅 CT 检查发病初期 C T 多无阳性发现,3-5d 后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凝血功能差者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 MRI 检查热射病后期 MRI 表现为基底节、苍白球、双侧内囊、壳核和小脑缺血、软化灶。部分患者 MRI 显示双侧小脑、尾状核、皮质下白质异常和海马区均匀增强。严重者会出现小脑的缺血坏死甚至脑萎缩。,六、诊断,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核心温度高于 40C;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肝转氨酶明显升

12、高;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 DIC;肌无力、肌痛、茶色尿;CK 大于 5 倍正常值。,First aid,七、治疗,七、治疗,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二是血液净化三是防治 DIC。,关键,2015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提出了“九早一禁”,现在发展为“十早一禁”,七、治疗,“十早一禁”相关要点,降温的目标,要在0.5小时内将体温降至40,在2小时内降至38.5。冬眠合剂可能会加重肝损害,可应用纳洛酮通过改善体温中枢调节,达到药物降温的目的。扩容目标,在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情况下,动态调整输注速度,使尿量维持在200-300ml/h;适时进行利尿,碱化尿液。第1个24小时输液量可

13、达6-10L左右。DIC早期建议补充大量凝血因子、FFP、PLT、冷沉淀,特别强调早期每天要给予600-1000mlFFP,新鲜冰冻血浆10-15ml/kg/天,一天2-4次。期间需要2-4小时检测一次凝血功能。,(一)降温,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明显增加。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温。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 10-40min内迅速降至 39C 以下,2h 降至 38.5C 以下。,病房内降温,室温调节在 20-24C;快速静脉输液;降温毯;冰块置于散热较快的区域(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下);用 4C 生理盐水 2005

14、00ml 进行胃灌洗或(和)直肠灌肠;血液净化;联合使用冬眠合剂等。有条件可用血管内降温仪或将患者浸入冷水浴中(水温为 15-20C)。,(二)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循环监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血气,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林格液,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 200-300ml/h;在尿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一个 24h 输液总量可达 6-I0L 左右,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和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利尿:早期充分补液扩容后,如尿量仍不达标,可给予呋塞米 10-20mg 静推,之后可根据尿量追加剂

15、量。同时注意监测电解质,及时补钾;碱化尿液:补充碳酸氢钠使尿 pH 5.5。,(三)血液净化(CRRT),置换液大量持续与血液交换,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迅速降低核心体温清除内毒素及其他炎性介质,控制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保护内皮功能,阻止DIC进展治疗横纹肌溶解,替代肾功能温度内环境,纠正电解质紊乱,(三)血液净化(CRRT),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行持续床旁血滤(CRRT),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应立即行血滤治疗。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 40C 大于 2h;血钾 5.5mmol/L;CK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 1 倍 /12h;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Cr

16、每日递增值44.2mol/L;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三)血液净化(CRRT),停用 CRRT 指征: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CK1500 ml/d 或肾功能恢复正常。如其他器官均恢复正常,仅肾功能不能恢复的患者,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治疗。,(四)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主要包括先补充凝血因子和后抗凝治疗两个方面。,补充凝血因子:应尽早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新鲜冰冻血浆:首次剂量为 10-15ml/kg,之后再根据监测的凝血指标

17、追加 200-400ml,将 PT、APTT 恢复至正常水平。冷沉淀:用量 5-10U/ 次。补充血小板:血小板 50109/L,即可输注 1 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1 个单位血小板理论上可提高血小板(10-20)109/L抗凝:低分子肝素:每日总量 100-200U/kg,分 2 次皮下注射,1 次 /12h。普通肝素:临床主张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给药,每日总量为 1.5-3.0mg/kg。,(五)抗炎及免疫调节,乌司他丁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功能。推荐剂量为 40-80 万 U,2 次d,疗程 7-l0d。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 根据病情应用胸腺肽 1.6m

18、g,1 次 /d 或隔日 1 次,疗程 7-l0d,或丙种球蛋白 iOg/d,疗程 7-10d。,(五)抗炎及免疫调节,糖皮质激素(1)符合下列之一者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持续高热39C,同时肺部影像学出现多发或大片实变和(或)阴影,短期内进展迅速;有明显呼吸窘迫,达到重症 ARDS 诊断标准。(2)用法:成人推荐剂量地塞米松 7.5mg/d,或氢化可的松 200mg/d,或甲泼尼龙 80-120mg/d,静脉滴注,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调整。(3)应同时给予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监测及控制血糖在 8-l0mmol/L;预防二重感染。,(六)肠内营养,如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且无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七)抗感染,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二代抗生素。如有感染,及时留取相关标本行涂片及培养,增加抗生素级别,必要时加用抗真菌药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