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4987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人群营养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1 孕妇的营养与膳食,一、妊娠期的生理特点 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种糖蛋白。一是在妊娠早期刺激母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二是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力,防止母体产生对胎儿的排斥反应,起“安胎”作用。 2、人绒毛膜生长素:一种糖蛋白,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母体与胎儿的物质代谢过程。 3、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类固醇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增加子宫和胎盘之间的血流量,并可促进母体乳房发育。,4、孕激素(孕酮):类固醇类激素,一方面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发育,同时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的发育;另一方面能够抑制淋巴细胞活力以及乳腺在孕期的分泌。5、

2、其他激素:皮质醇、甲状腺激素 基础代谢率的改变 基础代谢率早期略有下降,中期逐渐升高,晚期增加1520%。,消化系统功能的改变肾功能改变血容量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容量增加,组成成分改变体重的变化 体重增长是反映妊娠期妇女健康营养状况的一项综合指标。,据孕前BMI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二、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同正常妇女极为不同: 1)自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变化; 2)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3)需要为分娩和泌乳在营养物质上进行一定的储备。,1、能量需要额外能量,主要是用于胎儿生长发育、胎盘和母体组织增长所需;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正常情况下,膳食能量的摄入自孕中期开始较非孕期增加200

3、kcal/d;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2、蛋白质蛋白质的需要额外增加总量约925g,其中胎儿体内440g,胎盘100g,羊水3g,子宫166g ,乳腺81g,血液135g。膳食蛋白质妊娠早期5g/d,中期15g/d,晚期20g/d。,3、矿物质 1)钙:妊娠期需增加30g,早期800mg/d,中期1000mg/d,晚期1200mg/d。 2)铁:妊娠期对铁的需要量约1000mg,胎儿体内300mg,红细胞增加约需450mg,其余留在胎盘中。中期25mg/d,后期35mg/d。 3)锌:妊娠期锌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4)碘:,4、维生素 1)VA

4、:母亲的维A营养状况低下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及婴儿低出生体重有关。但过量维A摄入可能诱导细胞,尤其是神经外胚细胞在分化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早期800ug/d,中、后期900ug/d,UL值为2400ug/d。 2)VD:妊娠期间维D缺乏可能导致母亲和婴儿钙代谢紊乱,并引起各种病症如新生儿低钙血症、手足抽搐以及母体骨质软化症。参考摄入量10ug/d,UL值20ug/d。,3)叶酸:妊娠期缺乏叶酸可能导致妊娠期巨细胞性贫血、胎盘早剥、神经管畸形以及低体重出生儿等。RNI值为600ug/d。 4)其他维生素 VE可能对新生儿溶血产生有益的影响; VB1缺乏可能导致新生儿脚气病; VB2缺

5、乏同孕妇贫血及铁缺乏相关; VC对胎儿生长发育造血系统的健全、机体抵抗力等有促进作用。,(一)妊娠期营养不良对母体的影响 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骨质软化症 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VB12严重缺乏引起),三、妊娠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二)妊娠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早产、小于胎龄儿及低出生体重儿 脑发育受损及先天畸形巨大儿,(一)妊娠早期: 清淡、易消化、口感好 少食多餐 保证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四、妊娠期妇女的合理膳食,(二)妊娠中、晚期: 每日400500g谷类 每日50100g豆类及豆制品 每日501

6、50g肉、禽、鱼等动物性食品,12个鸡蛋 每日250500ml鲜奶 每日400500g蔬菜及200400g水果 每日2530g烹调植物油,盐、糖适量,2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影响因素:内分泌因素、母亲的营养状况、母亲的情绪状态,一、泌乳生理,(一)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孕激素浓度 ,催乳素 ,受两个反射控制:,产奶反射:婴儿吸吮 垂体 催乳素 乳腺腺泡分泌乳汁 存集于乳腺导管 下奶反射:婴儿吸吮 垂体 催产素 腺泡周围肌肉收缩 乳汁沿乳腺导管流向乳头,(二)营养状况正常情况下,产后第2d,100mL;第2w,500mL;产后1014d,逐渐增加,一个月约650mL;3个月后每d约750850mL。,

7、初乳:产后第一周分泌,质稠呈浅黄色,富含大量钠、氯和免疫蛋白,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乳铁蛋白等,但乳糖和脂肪含量较成熟乳少。过渡乳:第二周分泌,乳糖和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但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成熟乳:第二周以后分泌,呈白色,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针。如何判断?,(三)母亲的情绪心理因素可直接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来刺激或抑制催乳素及催产素的释放,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来影响调控,因此哺乳期产妇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乳汁的产生和排出。,二、营养需要,1、能量乳汁70kcal/100mL 需摄入85kcal/100ml能量 650kcal/d 额外增加50

8、0kcal/d,能量效率约80%,800mL/d,2、蛋白质母乳蛋白质1.1%1.2% 9.2g 13g 20g(RNI),800mL/d,有效率70%,当乳母膳食中蛋白质的质与量都不足时,乳汁分泌量大为减少,但组成成分变化不大。,3、脂肪乳母膳食当中脂肪的组成及各种脂肪酸的比例与其分泌的乳汁的成分密切相关。,4、矿物质钙:初乳48mg/100mL,过渡乳46 mg/100mL,成熟乳34mg/100mL,每天从乳中丢失200300mg钙。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及乳汁中钙的含量。1200mg/d,铁:0.06mg/100mL,乳汁损失0.30.4mg/d。 25mg/d(AI)

9、,5、维生素维生素A:能少量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61ug/100mL 每日1200ug视黄醇当量维生素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10ug/d水溶性维生素:多数可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哺乳期水溶性维生素的供给量,三、合理膳食 产褥期:产后1h可进流食、半流食 产后次日可进食普通食物 增加蛋白质2535g,多汤汁及膳食纤维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铁 每日45餐 产褥后期:多食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 维生素和铁丰富的食物 每天喝牛奶(不喝者应补充VD) 多吃水果、蔬菜,讨论:哺乳与母体健康的关系。,3 婴幼儿的营养与膳食,一、婴儿的生理特点与营养 婴儿:01岁;幼儿:13岁,(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体重增长

10、迅速身长迅速增长胸围、上臂围脑细胞增殖高峰期消化道及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二)婴儿的营养需要从营养素所占体重比例看,婴儿是成人的两倍以上。能量:能量消耗由基础代谢、食物的热效应、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排泄能量、组织合成的能量消耗(储存能量)组成。基础代谢率最高,每天约需55kcal/d,占每日能量消耗的60%。储存能量消耗量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在出生的前几个月1520kcal/kg.d,以后逐渐降低,到12个月时515kcal/kg.d。,蛋白质:按单位体重计,蛋白质需要量要大于成年人;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大;除8种EAA外,组氨酸也是婴儿所必需的,还需要光胱氨酸和酪氨酸。供给量1.44g/kg.

11、d(母乳氨基酸模式),1.53g/kg.d(推荐摄入量)。脂质:婴儿时期的脂质摄入比例最高。供热比35%50%。碳水化合物:婴儿能量3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母乳乳糖供能37%38%,牛乳乳糖供能26%30%,若以牛乳代替母乳,需添加乳糖;婴儿3个月以后才有淀粉酶产生,因此前3个月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46个月时可以在辅食中添加多糖类食物。,矿物质:特别注意钙、铁、锌等元素的补充。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6个月后应添加铁辅食食品。,婴幼儿期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RNI或AI),婴幼儿期维生素参考摄入量(RNI或AI,维生素:母乳只是维生素D稍低,(三)婴儿的合理喂养,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

12、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大约是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到的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纯母乳喂养率25%左右,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2002)提出的6个月内100%纯母乳喂养的目标差距较大。,1、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能全面满足4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含优质蛋白质:白蛋白与酪蛋白比例8:2,优于牛奶,白蛋白在胃内形成较稀软之凝乳,易于消化吸收,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满足婴儿脑组织发育的需要。 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含有脂酶,易于消化吸收,还含有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含丰富的乳糖 母乳中钙含量约为30mg/100ml,与

13、婴儿肾溶质负荷相适应。其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齐全,含量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又不会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 婴儿在头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母乳喂养,2、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 母乳中特异性免疫物质: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母乳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吞噬细胞,乳铁蛋白,溶酶菌、乳过氧化氢酶、双歧杆菌因子等。 3、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4、母乳既卫生又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而且新鲜不变质。,断奶过渡期喂养断奶过渡期:婴儿从完全依靠母乳过渡到完全依赖母乳外食品的过渡 时期,约从出生后46个月到2岁左右。 添加辅

14、食原则:保证卫生、安全;先单纯后混合;先少后多;先液体后固体;先谷类、水果、蔬菜,后鱼、蛋、肉;要清淡少盐。具体添加食物: 3个月,添加菜汁、果汁 45月龄:米糊、粥、水果泥、菜泥、蛋黄、鱼泥、 豆腐及动物血 69月龄: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 和肉糜 1012月龄:稠粥、烂饭、面包、馒头、碎菜及肉末 1周岁前避免含盐量或调味品多的家庭膳食,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 增加脱盐乳清粉 添加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和适量-亚麻酸。 -乳糖和-乳糖按4:6的比例添加。 脱去牛奶中部分Ca、P、Na盐,将 K/Na比例调整至2.5 3.0、Ca/P调整至2。 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D及适量的

15、其他维生素。 强化牛磺酸、核酸、肉碱等。 可用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生产配方奶粉。,二、幼儿的营养与膳食,(一)生理特点体重每年增加约2kg身长1岁平均75cm,第2年增加约1113cm,第3年平均增加89cm骨骼及脑的发育速度很快,表现为语言思维能力迅速增强。幼儿的咀嚼及消化能力比婴儿时期有所提高,(二)幼儿的营养需要能量及能量营养素:按体重计,1岁以上的幼儿对能量及蛋白质的需要约为母亲的一半。脂肪30%35%,两岁以后幼儿消化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使得碳水化合物成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我国13岁幼儿能量、蛋白质的RNI及推荐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矿物质、维生素及水分:需要多于成人一半。幼儿为V

16、D缺乏的易感人群。,(三)幼儿合理膳食 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还应包括肉、蛋、禽、鱼、奶类和豆类及其制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动物性蛋白或大豆蛋白的数量不应少于总蛋白质量的50%。 每日奶或奶制品不少于350ml,每周应提供动物肝、血及海产品。 合理烹调:软饭、麦糊、面条、面包、饺子等交替,蔬菜应切碎煮烂,硬果及种子应磨碎制成泥糊状。 宜采用清蒸、切煮,不宜添加味精。 饮食习惯和膳食安排:每日45餐 早餐占能量25% 午餐占能量35% 晚餐占能量30%35% 零食5%10%,三、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症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4 儿童和青少年营养和膳

17、食,一、学龄前儿童 (36 岁)(一)生理特点 身高、体重的稳步增长 ,57cm/y, 2kg/y 咀嚼及消化能力仍有限 ,咀嚼能力为成人的40%,消化能力尤其是对固体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 神经细胞分化在3岁时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二)营养需要能量:每kg体重的能量需要量比成人要高蛋白质:蛋白质的需要量随不断生长发育而增多。34g/kg.d,每增长1岁,蛋白质 参考摄入量增加5g/d,蛋白质供能占膳食总能量的14%15%,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不少于50%。脂肪:46g/kg.d,膳食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30%35%,其中亚油酸供能不应低于能量的

18、3%,亚麻酸供能不低于总能量的0.5% 。碳水化合物:膳食总能量60%,谷类为主,精糖及甜食的摄入应控制。矿物质:特别是钙、铁、锌、碘维生素:迟发性佝偻病,(三)合理膳食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谷类食物200250g/d;鱼、禽、肉类100125;蛋类每天1个;奶及奶制品250400g/d;不超过600700g大豆及其制品至少1520g;蔬菜水果150200g/d。2)专门烹饪,易于消化3)制定合理膳食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二、学龄儿童 (612岁)(一)生理特点 体格维持稳步增长,体重22.5kg/y,47.5cm/y。除生殖系统外,学龄儿童的身体其他器官、系统包括脑的发育逐渐接近成人。,江

19、西小胖墩徐周磊,(二)营养需要能量:同龄男孩比女孩的能量摄入约高出100kcal/d,610岁每增加1岁,能量的推荐摄入量约增加100cal/d。,(三)合理膳食1)能量和营养素供应充足、平衡 进食量看,男孩子不低于父亲, 女孩子不低于母亲。2)食物多样化,饮食有规律 早餐、中餐、晚餐能量分别 占30%、40%、30%。 3)保证早餐的摄入及营养价值 不食用早餐与学龄儿童的营养 缺乏、肥胖、消化道疾病有关。4)少吃零食,控制食糖的摄入5)重视户外活动,三、青少年期(1218岁)(一)生理特点 青春期的开始,第二个生长高峰出现,体格发育速度加快。身高57cm/y,个别1012cm/y,体重45k

20、g/y,个别810kg/y。 体成分发生改变,脂肪、肌肉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步出现。 大脑功能及其他身体各系统发育也进入高峰。 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均超过成年人。,(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能量RNI 9.212.0MJ(22002900kcal) 蛋白质1.52.0g/kg.d,供能12%14%,脂类 25% 30%,碳水化合物50%60% 钙AI 1000mg/d 铁AI 男 1620mg/d 女 1825mg/d 锌AI 男 1819mg/d 女 1515.5mg/d,(三)青少年膳食 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每日400500g) 保证足量的鱼、禽、肉、蛋、奶、

21、豆类,优质蛋白达50%以上。新鲜蔬菜水果,总量500g,绿叶菜不低于300g。平衡膳食,鼓励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5 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2010年5月13日发布的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8.8万,占13.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北京人疾病谱发生变化 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WHO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6074岁为年轻老人, 75岁为老人, 90岁为长寿老人。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亿,约占总人口的12

22、,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05万,约占老年人口的总数11.29。,一、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1、体格和体内成分改变 细胞量下降,出现肌萎缩;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 2、代谢功能降低基础代谢下降15%20%,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葡萄糖耐量下降;体内氧化损伤加重,丙二醛、脂褐素在细胞内堆积,酶活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胸腺萎缩、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3、器官功能的改变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心血管功能、肾功能 4、内分泌的改变5、其他,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能量 :60岁减少20%,70减少30% 蛋白质:RNI值男性为75g/d,女性为65g/d,供能比例12%14

23、%,摄入蛋白质中至少1/3 1/2为优质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以植物油为主;饱和脂肪酸不宜多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小于300mg/d。,碳水化合物 : 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5%65% ,注意膳食摄入碳水化合物的种类,降低糖和甜食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矿物质 钙:AI为1000mg/d。 铁:AI为15mg/d,不宜过高 钠:控制 维生素:应保证老年人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充足,特别是VA、VD、叶酸、VB12。,老年人维生素参考摄入量(RNI或AI),三、老年人膳食 1、平衡膳食:应符合老年人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2、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 3、

24、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 4、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5、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硬度。,6 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一、运动员的生理特点 1、体格改变,2、机体代谢发生改变能量代谢:强度大,消耗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氧债等。运动强度大、时间短的项目以无氧代谢为主,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蛋白质代谢:运动过程中,人体肌肉组织的蛋白质代谢受到抑制,运动后恢复期蛋白质转换率开始提高。脂肪代谢:运动可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多贮留,如长跑运动员体脂5%7%,普通大学生11%14%。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氧化利用脂肪酸及酮体的能力会有所增强,从而提高节约糖原

25、,提高耐力。水和电解质:水丢失量增加,代谢水产生增多;电解质尤其是钠、钾、镁、钙等丢失增加。维生素:运动导致V吸收功能整体下降,同时汗液中V的排泄量增加。在体内周转率加速。,3、内分泌改变 运动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及髓质激素水平会增高,但胰岛素水平会降低,从而引起代谢池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增中。运动过程对内脏分泌激素水平也有改变。研究证实女性因为大负荷运动可能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运动性月经失调及骨丢失严重。4、心血管系统变化 长期训练,心肌得到强化;心脏承担负荷能力增强。,二、运动员营养需要能量:取决于运动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能量消耗中,运动消耗增多,

26、基础代谢比例相对减少,食物生热效应常以基础代谢15%计。一般项目运动员的能量需要量以体重计,每天约为209272kJ/kg。,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kJ/(m2min)),蛋白质:在训练和比赛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我国学者提出中国运动员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1.52.5g/kg.d。增加蛋白质供给的同时必须补充一些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防止蛋白质代谢产物使血液变成酸性,机体产生疲劳现象。脂肪:在轻、中度运动时,供能50%,持久运动时可以提供约80%的能量需要,同时节约糖原,提高运动员的耐久力。但耗氧高,过多还会影响蛋白质和铁的吸收,高脂饮食还会增加运动后丙酮酸和乳酸的浓度

27、。一般运动员膳食总脂肪提供的能是占总能量25%30%比较适宜。,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运动员体内贮备的糖原约375475g,其中肌糖原100120g,肝糖原275g,血糖58g,但血糖仅维持2min的快速跑,因此体内糖原贮备是影响运动员耐久力的重要因素,这些糖贮备大约可供给持续90180min的运动。糖在体内容易氧化,耗氧量小,氧化完全,一般供能55%65%。,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失水2%,口渴,5%,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运动前2h或1520min可以补充400600mL含电解质和糖类的饮料,分次摄入,每次100200mL;运动中补液总量不超过800mL/h,少量多次,每次100300L

28、,最初30min之内不需补液,运动时间少于60min时补充白水即可,超过60min可考虑补充含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 运动后补液应视具体情况少量多次补充; 运动员饮料含糖量6%8%为宜,如糖浓度高于10%,易产生刺激咽部黏膜,常会引起腹胀、恶心,低聚糖代替部分葡萄糖,同时添加0.3%NaCl,1013较适口,有利于降低体温。,三、运动员膳食 量足质优、营养平衡 :蛋白质12%15%,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比例不超过35%,碳水化合物不超过70%为宜。 高能量密度和高营养素密度膳食:一日食物的总质量不宜超过2.5kg。 确定合理的饮食时间及餐次:一般要求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前

29、一餐应在3h以前完成;而运动后至少休息40min方可进食。 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硬度;注意食物多样化。,讨论:运动员能否多吃肉?,脂肪在体内不能充分氧化,蛋白质的代谢产物硫酸和硫化氢使体液变成酸性,加速疲劳的产生,因此肉吃得太多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7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一、高温环境人群营养,(一)高温环境下机体生理特点高温环境:32以上工作环境或35以上的生活环境。生理上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同时消化腺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成分发生改变,游离盐酸含量减少,酸度下降;胃的排空加速,食物消化不完全,机体的大量失水导致食欲减退。机体代谢改变:基础代谢率增高

30、,耗氧量加大,能量消耗也增加,失水和体温增高同时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出汗导致氮流失严重,易出现负氮平衡;水分、无机盐及水溶性维生素大量丢失,矿物质主要是钠(氯化钠可达1525g/d),其次是钾盐,还有钙、铁、锌、铜、硒等。维生素当中,最容易丢失的是维生素C,其次是维生素B1。,(二)高温下机体营养需要能量及能量营养素:环境温度为3040,每上升1,能量供应应增加0.5%。蛋白质摄入量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分别为12%、30%、58%。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不应低于50%。水和无机盐:水分补充以能补偿出汗丢失的水量、保持机体内水平衡为原则。建议补水量范围:中等劳动强度、中等气象

31、条件时每日补水量35L。无机盐的保持以食盐为主,出汗量少于3L/d者,补食盐量约15g/d,出汗量大于5L/d者,则需补水2025g/d。维生素:维生素C250200mg/d,硫胺素2.53mg/d,核黄素2.53.5mg/d。,二、低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一)低温条件上机体生理特点低温环境:10以下的环境。胃酸分泌增多,胃液的酸度增强,胃的排空减慢,因而食物消化较为充分,同时食欲增加。耗氧量下降,机体蛋白质代谢有所增加,对支链氨基酸的利用率提高;脂肪代谢增加以为机体产热维持体温;但糖代谢下降,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表现为血糖升高,果糖耐量下降。血液中的锌、镁、钙、钠含量下降,血铁、钾含量无明显

32、变化;水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C、硫胺素血液浓度降低明显,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体内水平降低。,(二)低温条件下机体的营养需要1)能量及能量营养素:能量摄入较常温下增加10%15%。脂肪供热比提高至35%,碳水化合物供热比不低于50%,蛋白质供热比13%15%。由于含硫氨基酸能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因而含蛋氨酸较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50%。2)无机盐和维生素:寒冷地区易导致钙和钠的缺乏,低温作业不员血清中微量元素如碘、锌、镁等比常温降低,低温环境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与能量代谢的维生素需要量随之增加。,三、高原缺氧环境下人群的营养,(一)高原环境下机体的生理特点高原缺氧环境:海拔在300

33、0m以上的地区。缺氧导致肺泡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肺血流量和心血流量增多,肺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肺动脉同压及肺源性心脏病。低氧导致红细胞生成加速,当红细胞增加过多,则使血液黏度增高,可能引起体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导致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胃张力降低,饥饿收缩减少,饮食后胃蠕动减少,消化液分泌也减少,食欲下降。机体对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降低,无氧酵解增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合成率下降。低氧导致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当严重缺氧时,脂肪氧化不完全,尿中出现酮体。,(二)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的营养需要能量和能量营养素: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所需的能量高于低海拔地区,由于缺氧食欲减退,

34、可能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专家建议: 轻体力28003300kcal,重体力38004400kcal,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占总能量比例分别为55%65%、25%30%和12%13%。矿物质和维生素:钙 铁 锌 800mg 25mg 20mg维生素A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维生素C1000ugRE 2.02.6mg 21.8 2.4mg 2025mg 80150mg,四、职业性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人群的营养,(一)铅作业人员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丰富蛋白质,有利于增强机体的解毒能力,并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建议蛋白质适宜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4%15%,其中50%为优质蛋白质。调整饮食中钙磷比例,膳食为高磷低钙的呈酸食品,有利于骨骼内沉积的正磷酸铅转化为可溶性磷酸氢铅进入血液,并进一步排出体外,常用于慢性铅中毒时的排铅治疗,而膳食为高钙低磷的呈碱性食品,则有利于血中磷酸氢铅浓度较高时,形成正磷酸铅进入骨组织,以缓解急性毒性。补充各类维生素限制脂肪摄入,高脂膳食会增加铅在小肠的吸收,脂肪供热比不宜超过25%。,(二)苯作业人员营养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受到损害。增加优质蛋白质供给,专家建议苯作业不员每日至少摄入蛋白质90g,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限制脂肪摄入,供热比不超过25%。适当补充各类维生素,尤其是B族V和维生素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