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096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19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1章.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犯 罪 学,(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推荐教材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犯 罪 学 (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事实性学科。自19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大陆产生以来,犯罪学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庞大的学科体系。由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犯罪学的研究内容一直存有争议,所以,在犯罪学文献中,不存在一个表述完全一致的犯罪学定义。这种定义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对犯罪学的外延有不同理解,而且表现在人们对犯罪学

2、的内涵即犯罪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往往也有不同见解。 学者在回答“什么是犯罪学”这个问题上所呈现的地域、时代和文化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犯罪学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相反,这正表明了犯罪学作为事实性学科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力图不断认识犯罪真实的开放式发展特性。对于犯罪学定义的多样性,可以从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方面,犯罪学作为一门注重经验型研究的,主要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总是随着社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犯罪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本身为人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之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从而也使以它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的建立成为可能,于是便形成了研究

3、犯罪的刑事学科群。,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 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 对这一问题,可以概括出如下有代表性的表述。(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意大利学者恩里科菲利在1881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从该书的理论构架上看,菲利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犯罪学概念。对菲利来说,“犯罪社会学”不仅已变成了犯罪学的同义语,而且是包含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罚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内容在内的集所有刑事科学之大成者。菲利把刑事科学组合在一个体系中的犯罪学思想,尤其将刑事政策学与刑罚学包含在犯罪学中的主张,为欧美不少犯罪学家所承袭。,第一节 犯罪学的

4、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二)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概念 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 及塞利格为代表的一批犯罪学家,不同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的思想,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加以认真研究。在他们看来,应当在犯罪现象中区分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犯罪现象的规范方面,它属于刑法学的范畴,也即刑法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将现实的案件归属于刑法规范,并阐述和运用这些规范的科学;二是犯罪现象的事实或实体方面,它是专属犯罪学的内容。由此,他们认为犯罪学是一门关于犯罪现象的原因和同犯罪现象作斗争的科学。这样,除了刑法学之外,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被包括

5、在犯罪学之中。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的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关于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的观点已基本为后世所认同;把犯罪学与监狱学合为一体的思想,已成为当代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这种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他们有关犯罪学应当包括刑事侦查学和刑事政策学的观点,至今在德语区国家仍为一些学者所赞同。,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三)美国经典学派的犯罪学概念 美国经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埃德温H萨瑟兰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 提出了自己的犯罪学概念。他们在其代表作犯罪学原理一书中,将犯罪学定义为是研究作为社会

6、现象的犯罪的科学,从而把立法、违法以及由违法所引起的社会反应过程纳入犯罪学的研究领域,并由此划分出犯罪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萨瑟兰的犯罪学概念先盛行于北美,随后几乎传遍了整个西方世界,并对现代西方犯罪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萨瑟兰的犯罪学思想中,可以找到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相互学习理论和“烙印”(标签)理论,以及随后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激进犯罪学或批判犯罪学的萌芽。,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四)传统 (狭义)犯罪学派的犯罪学概念 传统的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密切联系又

7、相互独立的学科,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主要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但在具体确定犯罪学的外部边界时,持上述观点的学者又并非完全一致。刑事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兰茨冯李斯特认为,犯罪学是刑事法律科学的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阐明犯罪行为的原因,因而其与犯罪侦查学、刑法学、刑事政策学为并列学科。法国学者现代犯罪学家居什借鉴李斯特的思想,指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原因与犯罪规律的科学,并将犯罪学界定为纯理论学科而与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刑事政策学相分离。居什的这一定义后为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犯罪学大会所采纳,并且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为不少学者所坚持。但也有不少学者不同意居什的

8、观点,认为犯罪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从当代西方犯罪学学科体系来看,随着学者们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控制中的作用性质和作用效果的日益关注,将刑事政策与刑罚制度纳入犯罪学的研究范围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一、犯罪学的外延,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 犯罪学的内涵应当如何确定,也即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从犯罪学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关于犯罪人的科学 将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人的科学,是伴随着犯罪学的诞生就存在的一种认识。犯罪学的主要创始人龙勃罗梭就以从人类学角度研究犯罪人而著称。他于18

9、76年出版的传世之作就名为 犯罪人论。自此以后,犯罪学是“关于犯罪人的科学”的思想便成为在犯罪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思想在欧洲大陆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不少犯罪学家看来,犯罪学作为刑事科学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一门关于犯罪人的科学。因为,人们所接触的是犯罪人,所要解决的也是犯罪人问题。,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二)关于犯罪行为的科学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效仿古典刑法,提出了一个客观主义的犯罪学概念,将犯罪行为作为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现代犯罪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法国学者迪尔凯姆就曾将犯罪学定义为研

10、究犯罪行为的科学。他指出:“我们注意到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某些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所表现出的外在特征,一旦实施社会就将以被称之为刑罚的这种特殊方式作出反应。人们将这些行为归入非正常的特殊行为之列,并强加于所有这类应受处罚的行为一个共同的称谓:犯罪。犯罪学,作为一门专门科学正是以这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由此可以看出,客观主义的犯罪学概念是否认在犯罪人与非犯罪人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的。在这类观点看来,犯罪行为与其说是由于犯罪人方面的缺陷而形成的,不如说是犯罪人拒绝接受现存社会规范的一种反抗行为。随后,这一犯罪学概念在英、美国家的激进犯罪学或批判犯罪学理论中又得以再现和发展。,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

11、、犯罪学的内涵,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三)关于犯罪原因的科学 对于犯罪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犯罪的根源何在这类问题,早期的犯罪学家们实际上也进行了阐述。龙勃罗梭在人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犯罪行为是一种由实施者的体格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自然现象。菲利则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犯罪原因的“三元论”。在他看来,人类行为,无论是诚实的还是不诚实的,是社会性的还是反社会性的,都是一个人的自然心理机制和生理状况及周围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就人类学因素 (个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犯罪所起的作用而言,对此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明确答案,因为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

12、会环境的相对作用,随着每一种违法行为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菲利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认识,无疑具有相当科学的成分,并为传统犯罪原因论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些早期犯罪学家的研究的基础上,后来的犯罪学家们以极大的兴趣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犯罪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有关犯罪原因的众多理论学派。,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四)关于社会反应的科学 所谓 “社会反应”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犯罪学理论流派,而是20世纪后期所出现的一些以强调犯罪行为与社会组织、社会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统称

13、。其中,构成社会反应理论核心的是三种犯罪学理论:权力冲突论、标签论和激进的或批判的犯罪学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非正式的和正式的社会反应对犯罪生成的作用,因而被统称为社会反应理论。时至今日,注重从社会反应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已成为现代犯罪学研究的当然视角。 社会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不是偏离行为引发了社会控制,相反,正是社会控制本身导致了偏离行为;偏离行为并不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真正具有偏离性,而是指行为人之外的第三者适用规则及制裁于 “违法者”的结果。,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二、犯罪学的内涵,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犯罪学

14、的基础性概念,它既决定着犯罪学研究内容的可能范围,也决定着犯罪学研究的应有视角。对此,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仿照刑法的规定,将犯罪定义为: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然而,是否如此定义犯罪学中的犯罪,构成了传统犯罪学与现代犯罪学重要的分水岭。把犯罪理解为仅仅是法律规定的行为,正是传统犯罪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传统犯罪学因视角局限难以更接近犯罪真实的重要原因所在。由于传统犯罪学过分局限于现行立法和司法,缺乏就社会对犯罪行为的反应过程本身进行系统分析,犯罪学研究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完全处于同一平面上,难以从犯罪与对犯罪的社会反应的互动角度,解析犯罪的形成过程和探讨应然的犯罪对策,其结果只能是在很大程

15、度上满足于对现行实践的解释。现代犯罪学则坚持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不依附于法定的犯罪概念,而是基于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这一终极目的,对什么是犯罪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判断,为尽可能客观分析和有效解决犯罪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二)犯罪如何存在 为了回答犯罪存在的状态(规模、分布、结构及变化趋势),必然引申出以下基本问题。 1.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其真实状况进行测量? 2.官方犯罪统计所反映的犯罪,能否代表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犯罪? 3.除了官方犯罪统计之外,还有无其他测量犯罪存在状态的手段与途

16、径? 4.犯罪测量的范围除了参照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外,还应关注哪些行为类型? 有关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犯罪学中的犯罪现象论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三)犯罪为什么存在、如何发生 由于这一问题的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得以不断展开。 1.犯罪是否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2.作为宏观社会现象的犯罪,其存在和变化究竟应归因于哪些因素? 3.作为微观社会现象的犯罪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4.意图控制犯罪的立法与司法以及犯罪被害人是如何参与犯罪生成过程的? 5.有哪些原理和方法可以保证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 有

17、关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犯罪学中的犯罪原因论 (犯罪解释论)的主体内容。,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四)如何预防犯罪 这是犯罪学最终要回答的问题。前述三方面的问题固然有其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在逻辑上,它们最终归结为犯罪预防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正是对如何预防犯罪问题的回答,使犯罪学既是致力于对犯罪进行理性解读的理论学科,又是力求运用自己的科学认知,推动犯罪预防实践发展的应用学科。 对上述内容作一简单概括,可将犯罪学定义如下:犯罪学是描述犯罪状态、阐明犯罪原因与生成规律,并据此提出预防犯罪对策及措施的专门知识体系。,第一节 犯

18、罪学的概念与功用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四、犯罪学的功能 学习犯罪学,不仅在于掌握一门新的知识,而且在于通过学习犯罪学思考和处理犯罪问题的方式,激发自己的联想与问题意识,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对于社会、国家和公众而言,均具有多方面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1.引导刑事政策制定与犯罪预防规划 2推动刑事立法完善 3增强社会公众抵御犯罪的意识和提高预防被害的能力,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与功用四、犯罪学的功能,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一、犯罪学基于自己的犯罪概念认识犯罪 相对于其他刑事学科,尤其是刑法学,犯罪学有其看待犯罪问题

19、的独特方式。犯罪学研究和处理犯罪问题视角上的独特性,奠基于犯罪学对 “什么是犯罪”这一问题的回答,这不同于刑法中对犯罪的规定。 长期以来,对什么是犯罪的问题,无论在社会观念里,还是在刑事科学中,大抵上都是依据刑法的犯罪定义来回答的。这也是传统犯罪学定义犯罪时的一般方法。在我国,犯罪学发展的起点低、时间短,加之促进犯罪学研究和成果运用的支撑条件比较缺乏,导致社会中的犯罪学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人们对犯罪的理解,基本上还局限于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有关犯罪的观念,也主要是刑法学观念。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全面揭示犯罪的本质和确立科学的犯罪观与犯罪对策观,并制约了理论研究深度的拓展和学生反思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

20、养。正是由于这种现实,正确认识什么是犯罪学中的犯罪,明确犯罪学与刑法犯罪概念区别的实质,成为学习和研究犯罪学的主要出发点。,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一、犯罪学基于自己的犯罪概念,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二、犯罪学犯罪概念的不同见解 关于何为犯罪学中的犯罪,学者也有不同见解。有关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的分歧,主要是围绕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中的犯罪定义的关系来展开的。在刑法语境内,犯罪的含义是相当确定的。因为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内涵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作了明确规定,所以将犯罪定义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成为刑法理论的通说。但在我国犯罪学

21、研究中应当如何定义犯罪,理论上存在多种不同看法。就与刑法学犯罪定义的距离看,有关犯罪学犯罪定义的观点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为 “等同说”。认为刑法学的犯罪定义也就是犯罪学的犯罪定义,即犯罪学研究的危害社会行为,必须是刑法上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这种观点见于20世纪80年代的某些犯罪学论著中,但在刑法理论中则为通说。 其二为“包容说”。认为犯罪学中的犯罪与刑法学上的犯罪,都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二者基本相同,但前者又不局限于刑法规定的范围。因为犯罪学基于预防犯罪的需要,必须完整地把握犯罪的发展过程,所以,其犯罪概念中还包括违法行为和某些不良行为。 其三为“交叉说”。认为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中的犯

22、罪概念各自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既不相互包容,更不等同,而是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二、犯罪学犯罪概念的不同见解,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一)二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理解不同 对于“社会危害性”的理解不同,既是犯罪学中的犯罪与刑法规定的犯罪区别的关键点,也是认识和把握两种犯罪概念的功能,或者说两种犯罪概念何以并存的基本依据所在。 在刑法学视野中,社会危害性是先基于立法的需要,即作为立法者回答 “什么行为应当被判定为犯罪以及对所规定的犯罪应当如何处罚”这一问题的依据而提出的。但作为刑事立法依据的社会危害

23、性,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客观性,而且取决于立法者对这种客观危害性的主观认定。换言之,正是犯罪行为客观的社会危害性连同它的其他非客观属性一起,才是承认这种行为是犯罪和应当受刑事处罚的根据。 然而,从犯罪学角度看,对社会危害性的这种理解是不适宜的,与犯罪学的研究任务也是不相容的。在犯罪学视野中,某些行为之所以被规定为 (被视为)犯罪,不在于立法者的判定,而在于它对社会的客观侵犯属性。这种客观危害既不因统治者的注意力而转移,也不因行为人有无主观罪过而发生变化。犯罪学坚持从客观事实角度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以此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

24、,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二)犯罪学中的犯罪不受 “刑事违法性”要素制约 从刑法学角度看,犯罪概念中必然包含刑事违法性要素,而犯罪学的犯罪概念不能包含这一要素。这是二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从不同角度进行把握的逻辑结果。 其一,立于立法者的立场,犯罪固然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一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否达到了 “相当严重”的程度,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居于不同权力阶层的人的认识往往是不一致的。 其二,从人类社会发展和刑法产生的历史看,刑法上的犯罪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产物,仅仅是对在此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规范

25、性确认,在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顺序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先于刑法犯罪定义的出现而存在的,先有实质性(事实性)的犯罪,后才有对实质性犯罪的刑法确认。,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三)犯罪学中的犯罪不与刑罚处罚相互对应 在刑法学中,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应物而存在的。一个行为如果是犯罪,必然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对立法者而言,只有当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超过了通过其他手段处理的界限,应当动用刑罚相威胁方能防卫时,才会被规定为犯罪;对司法者而言,已发生的危害社会行为,只有达到了触犯刑律的程度,并且应

26、当受到刑罚处罚时,才会被判定为犯罪。正是基于刑罚与犯罪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应受刑罚处罚性”成为刑法学犯罪概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由于刑法学犯罪定义中的“ 刑罚处罚”具有特殊的再犯预防功能,以预防犯罪为目的的犯罪学,并不否认犯罪包含 “应受刑罚处罚性”要素。在这一点上,二者存在着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即刑罚手段包含在犯罪学的犯罪预防体系之中,刑罚方法是在事前预防未能奏效,即犯罪行为实际发生之后,作为最后的补救手段介入的。只不过在刑事政策层面,这种预防属于事后的消极预防,有别于犯罪学所强调和倚重的事前预防,即通过消除诱因或限制犯罪条件来显著减少犯罪。,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

27、概念与刑法犯罪,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 由上所述,在犯罪学视野中,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应当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组织预防活动的行为。 这一犯罪概念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其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及大小,应以对人和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为判断的基准。 其二,并非任何危害行为都应被纳入犯罪学的研究范围。 其三,客观上需要被作为犯罪加以预防的行为,与现实中国家实际预防的犯罪行为是存在距离的。 其四,就外延而言,相对于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犯罪学中的犯罪由三部分构成:刑法已规定的大多数犯罪;刑法应当规定但尚未规定的危害行为;无须刑法规制但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预

28、防的危害行为。,第二节 犯罪学的视角:什么是犯罪三、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 在所有刑事学科中,唯有犯罪学与刑法学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联系也最为紧密。不仅在犯罪学发展初期,犯罪学理论与刑法学理论是混为一体的,而且二者在自身发展的基石犯罪概念上也有交叉,各自的研究成果也相互发生直接的影响。此外,从学术传统看,犯罪学家往往同时兼任刑法学家。这都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亲近关系。但犯罪学与刑法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学术职能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因而其区别是本质性的。(一)学科性质不同 从学科性质上看,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学科,它着眼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等核

29、心概念,以刑法规范为依据,研究犯罪的法律特征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本任务在于:系统解释刑法规范,并把生活中的实际案情准确地归属于刑法规范。犯罪学作为事实性或陈述性学科,它着眼于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生成机理和犯罪预防这些基本概念,研究犯罪的存在状态与犯罪的原因和规律。其根本任务在于为消除、限制犯罪的诱因与条件提供观念指导与行动方案。正是由于刑法学与犯罪学学科性质的不同,二者提出犯罪问题的方式与解决犯罪问题的思路也有所不同。,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二)研究视野不同 虽然犯罪学与刑法学都涉及对犯罪行为和犯罪

30、人问题的研究,但因学科性质和所承担任务的差异,犯罪学的视野比刑法学的视野更为广阔。总体上看,犯罪学对犯罪和犯罪人的考察,是一种全景式的动态考察;而刑法学对犯罪和犯罪人的考察,是一种局部性的静态考察;犯罪学视野中的犯罪人,是生活情境决定的“现实人”,而刑法中的犯罪人,是为刑法塑造的 “法律人”。,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三)研究方法不同 从研究方法来看,虽然在方法论层次上,有些方法是不同学科都要采用的,如历史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等;但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犯罪学与刑法学则存在重要差别。这种差别也是由如

31、何更好地完成本学科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 犯罪学为了描述犯罪的实际状态和揭示犯罪原因,必须将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犯罪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并将其放到现存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探寻到犯罪如此存在的关联因素,才能进一步去界定这些因素的影响范围与作用性质。而要保障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就必须依据充分的犯罪事实说话。由此,犯罪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始终是犯罪学获取经验素材的基本方法。而刑法学研究因涉及的只是规范层面的犯罪,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需要则相对有限。有些研究方法虽然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都在运用,但运用的侧重点也不相同。,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

32、相邻学科的关系,二、犯罪学与侦查学 侦查学,是以犯罪行为特点、侦查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学科分类而言,在欧美国家并没有 “侦查学”这一专用学科名称,其相关的实体性内容或者被纳入犯罪学(犯罪现行论或犯罪预防论)之中,或者成为法庭科学的组成部分;在实践层面,“侦查学”主要作为一种操作技能,成为警察职业培训的讲授内容。我国承袭了苏联的传统,将侦查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不限于在警察院校讲授。侦查学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查明犯罪事实和查缉作案人,以助刑事追究活动之完成。这决定了犯罪学与侦查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二者都属于不以部门法为研究对象的非规范性学科。 其次

33、,二者在研究对象上存在交叉。犯罪学既关注宏观的犯罪现象,也关注微观的犯罪行为。侦查活动是围绕现实的刑事案件展开的,揭示不同类型犯罪行为的特征,是组织和实施侦查活动的必要前提。由此,犯罪行为也是侦查学的当然研究对象。 最后,二者在研究成果上相互影响或转化。,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二、犯罪学与侦查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二、犯罪学与侦查学 至于犯罪学与侦查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学科职能不同。其二,侧重点不同。其三,对犯罪预防的指导价值不同。其四,研究方法不同。,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二、犯罪学与侦查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三、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

34、 刑事政策,根据其主要代表人物马克安塞尔的理解,既是一门“观察的科学”,也是一门指导与犯罪作斗争的“方法论战略”。据此,可以将刑事政策学定义为:基于自己的观察结论,研究如何综合运用以刑法为中心的各种法律制度同犯罪作斗争的学科。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在研究内容上有部分重叠,如刑事政策学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犯罪现象和犯罪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刑事对策。但两者的学科属性、研究范围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首先,从学科属性看,犯罪学是一门努力追求客观认识犯罪现象的经验性学科,无论在评价犯罪态势、认识犯罪原因,还是在提出犯罪对策方面,都立于通过减少犯罪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

35、关怀立场,力求排除各种非理性的影响。而刑事政策作为刑法及类似制度的指导者,本质上是政治决策者反犯罪意志的集中体现,这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固然也以对犯罪的实际观察为基础,但其观察的重心往往在于现行刑事制度是否能够满足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需要,所提出的以刑法为中心的法律对策,难以摆脱反犯罪的政治意志的影响。,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三、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三、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刑事政策学主要研究为预防犯罪而应采取的各种刑事法上的对策(立法对策、行刑对策或实体法对策与程序法对策)。而犯罪学基于对犯罪原因的全方位揭示,不仅所提出的预防犯罪对策具有整

36、体性和系统性,而且刑事政策学所研究的刑事对策本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被置于犯罪学的评价之中。 最后,从研究的重点来看,刑事政策学侧重研究如何通过运用和改进现行处罚方法来打击犯罪、预防再犯,而犯罪学则从诱发犯罪的原因和实施犯罪的条件出发,注重探讨如何组织社会、国家和社会成员三方面的力量,减少社会中的犯罪现象。 总之,二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完成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犯罪学考察刑事对策的运用效果和处理刑事对策与非刑事对策之间的协调问题;而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则为刑事政策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为充分的事实基础,成为刑事政策学发展的必要动力。,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

37、科的关系三、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除了上述传统的刑事学科外,在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犯罪被害人调查的发展,又产生了一门与犯罪问题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犯罪被害人学。犯罪被害人学以犯罪被害人及被害规律为研究对象。尽管这一学科在刑事科学中的地位存在争议 (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与犯罪学并列的独立学科),但犯罪被害人学的诞生为犯罪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则是不争的事实。犯罪被害人学的发展,使 “消极的犯罪被害人”角色意识被彻底改变,而使犯罪是 “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互动的结果”的认识得以普遍确立,由此克服了传统上仅从犯罪人角度探索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的视野局限,形成了犯罪被

38、害预防的新构想,开辟了犯罪被害预防的新途径。,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除了上述传统的,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在一般意义上,研究方法是指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目的追求,采用的发现真实和求证真实的手段、方式。研究方法本身需要解决的,是相互联系的两方面问题:一是具体研究手段、方法的选择及选择的依据;二是研究的路径及其求真价值。这两个方面固然也是犯罪学研究方法中所应涉及的,但犯罪学研究方法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与犯罪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的特点相联系,犯罪学考察犯罪问题的方式有三个鲜明的特点:1广泛采用归纳推理方法。2广泛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

39、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3多元研究方法的高度整合性。就犯罪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而言,自龙勃罗梭和菲利将实证主义方法引入犯罪学中以来,伴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犯罪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犯罪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在西方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学研究方法已经达到了高度复杂化和技术化的程度。这一方面使犯罪学理论在把握犯罪真实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得以不断精进;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掌握因此形成的派别林立的犯罪学理论带来了实际困难。了解犯罪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无疑是克服这种困难的重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一)现场调查法 这是贴

40、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了查明或验证犯罪原因、描述犯罪生涯、分析犯罪亚文化、提出犯罪预防措施或者检验现有预防措施的效果而采取的研究方法。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现场调查法主要有两种: 1现场实验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推断因果关系,查明某一因素与犯罪发生的关联性或者验证某项预防措施的实际效果。 2现场观察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围绕某一犯罪群体的日常活动进行连续性的系统观察,以获取用于分析犯罪心理、犯罪过程和犯罪亚文化的第一手材料。,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二)社会调查法1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1)全面调查,即对一定时期内的

41、犯罪现象进行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调查。 (2)抽样调查,即概率抽样,是从犯罪现象的总体中依照一定方式和规则抽取犯罪现象的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依该调查结果推论犯罪现象的整体特征的调查。 (3)典型 (重点)调查,也叫非概率抽样,是在对一定范围的犯罪现象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或重点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和被害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调查,借以把握整体犯罪现象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调查。 (4)个案调查,即对特定犯罪人、被害人的特征或者某一特定案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定性分析,据此推论其所代表的同类现象的调查。,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

42、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二)社会调查法2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 (1)问卷法,即由研究人员依照调查目的,事先设计出以问答为主要形式的书面调查表,在调查对象填写或由调查者代为填写后,再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得出相关结论的方法。 (2)访问法,即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获取相关资料的方法。访问的形式可以是个别交谈,也可以是召开座谈会。如为了多方面了解犯罪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点,可以访问犯罪人的亲属、朋友、同学、老师、案件承办人、监管人员或者同案犯。 (3)文献法,即通过阅读讯问笔录、法院报告、司法统计、狱政档案、犯罪人日记和反省材料等,从中搜集、引证可用于分析研究对象的资料的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

43、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三)统计研究法1统计研究的意义 统计研究法,是在科学的犯罪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犯罪现象的数量关系及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统计研究法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综合性强和时空涵盖面广的特点,对于犯罪学研究把握犯罪的真实状态和预测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犯罪学发展史上,正是统计研究推动了犯罪学研究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迈进。在这方面,近代统计学之父雅克凯特勒和犯罪社会学大师菲利的研究,充分说明了统计研究在犯罪学中的价值。凯特利则借助于对19世纪初期至中后期欧洲主要国家近五十年的犯罪

44、统计资料的深入研究,在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研究方面促进了犯罪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现代犯罪学的进步,尤其是将社会控制本身与犯罪被害人引入犯罪学研究视野,也直接源于犯罪统计研究的推动。,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三)统计研究法2统计研究的内容 统计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保证研究的规范性,统计研究的具体内容依据犯罪统计的指标体系而确定。犯罪统计指标体系按照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犯罪现象的状态和结构。(2)犯罪原因。(3)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评价。(4)犯罪危害。(5)犯罪趋势。 应当指出的是,犯罪学是通过对犯罪

45、现象的剖析,在把握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和措施的。也就是说,犯罪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犯罪解释论,而犯罪解释论又主要是建立在影响犯罪现象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征之上的。而这种关系特征的复杂性和非直观性决定了仅仅依靠统计研究的定量分析是不够充分的,有时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注重统计分析的同时,必须充分运用各种定性分析方法,才有可能把握真实的犯罪原因规律。,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二、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 研究的步骤是为了保证研究的过程严谨和结果真实而必须遵循的程序。一项典型犯罪学研究任务的完成,包括提出假设并在收集、占有和

46、分析相关犯罪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求证的过程。(一)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即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择课题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课题研究应当具有理论和社会价值。 2.课题研究应考虑现有的主、客观条件。 3.课题研究应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二)建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在确定研究课题,并在初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假定或推测。研究假设虽然带有主观的成分,但它与主观猜想有本质区别。因为这种假设是在对现有犯罪资料有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通过理性思维而提出的,所以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

47、假设又不同于公理,因为它有待实践的充分验证。建立研究假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需要收集的材料范围、收集途径和方法。,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三)确立研究的概念体系 科学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采用适当的术语来表述和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前例中与盗窃犯罪的原因相联系的 “犯罪机会”“邻里意识”等。概念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单位,犹如大厦建筑中的基石。只有采用适当的概念,并通过各概念之间的串联,分散的研究资料才能紧密地围绕研究对象凝结成有机的整体。研究中所采用的概念,不仅包括已为专业圈内熟悉或习惯的术语,而且包

48、括根据研究需要设计或借用的术语。但对后者,研究者在使用中必须给出自己的定义,避免发生歧义和混淆。 由于概念具有抽象性,为了进一步开展定量研究,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客观指标对其进行模拟,将概念由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这种转化对于提高犯罪学研究的艺术性和精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可见,概念的可操作化实际上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它为准确描述和解释犯罪现象,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四)制订研究计划 在前述步骤基础上,应当拟订具体研究计划,对

49、完成课题的时间、课题研究的人员组成,尤其是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途径和处理研究资料的方法等作出明确安排。,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五)收集、整理与分析、综合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的质量是决定研究结论是否正确的基础,收集和审查犯罪学研究资料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资料的完整性;(2)资料的准确性;(3)资料的针对性;(4)资料的可比性;(5)资料的时效性。只有注意到了所获得的研究资料在多大程度上具备了上述特征,才能正确评价研究结果的实际价值。 对占有的资料进行审查后,还应按照研究资料的关联性对资料进行分类,并将不同

50、类别的资料汇总,以此反映研究资料的总体状况和内部结构,以利于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对资料进行整合和必要的补充。 对占有的研究素材进行分类和汇总后,应当运用相关犯罪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找出研究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确定研究材料所能证明的问题以及证明的程度,并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判断,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由此形成新的观念、理论或完成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或证伪。,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六)提出研究成果 对所形成的研究结论,要以适当形式转化为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建议书、预测报告、预防方案以及学术论著等。,第四节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