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5140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要求: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第1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1.3.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由图a: U = E IR0,由图b: U = ISR0 IR0,例1:,解:统一电源形式,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1 电阻中的电流。,1.6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叠加

2、原理,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注意事项:, 应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 ,即每个分电路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例1:,电路如图,已知 E =10V、IS=1A ,R1=10 R2= R3= 5 ,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 R2的电流 I2和理想电流源 IS 两端的电压 US。,(b) E单独作用 将 I

3、S 断开,(c) IS单独作用 将 E 短接,解:由图( b),例1:电路如图,已知 E =10V、IS=1A ,R1=10 R2= R3= 5 ,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 R2的电流 I2 和理想电流源 IS 两端的电压 US。,(b) E单独作用,(c) IS单独作用,解:由图(c),1.7.1 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即将负

4、载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源,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a,b,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源,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E 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E = U0= E2 + I R2 = 20V +2.5 4 V= 30V,或:E = U0 = E1 I R1 =

5、 40V 2.5 4 V = 30V,解:(2) 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 除去所有电源(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从a、b两端看进去, R1 和 R2 并联,求内阻R0时,关键要弄清从a、b两端看进去时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解:(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三要素法求解暂态过程的要点,(1) 求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3) 画出暂态电路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6、,(2) 将求得的三要素结果代入暂态过程通用表达式;,暂态电路,求换路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其中电容 C 视为开路, 电感L视为短路,即求解直流电阻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1) 稳态值 的计算,响应中“三要素”的确定,1) 由t=0- 电路求,在换路瞬间 t =(0+) 的等效电路中,注意:,(2) 初始值 的计算,1) 对于简单的一阶电路 ,R0=R ;,2) 对于较复杂的一阶电路, R0为换路后的电路除去电源和储能元件后,在储能元件两端所求得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3) 时间常数 的计算,对于一阶RC电路,对于一阶RL电路,注意:,R0的计算类似于应用戴维宁定理解题时计算电路等效

7、电阻的方法。即从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如图所示。,例1:,电路如图,t=0时合上开关S,合S前电路已处于稳态。试求电容电压 和电流 、 。,(1)确定初始值,由t=0-电路可求得,由换路定则,应用举例,(2) 确定稳态值,由换路后电路求稳态值,(3) 由换路后电路求 时间常数 ,uC 的变化曲线如图,用三要素法求,例2:,由t=0-时电路,电路如图,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闭合,试求:t 0时电容电压uC和电流iC、i1和i2 。,求初始值,求时间常数,由右图电路可求得,求稳态值,( 、 关联),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1 正弦电压与电流,2

8、.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2.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2.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8 功率因数的提高,2.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2.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2.9 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2.7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小结,电路参数,电路图(参考方向),阻抗,电压、电流关系,瞬时值,有效值,相量图,相量式,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R,i,u,设,则,u、 i 同相,0,L,C,设,则,则,u领先 i 90,0,0,基本关系,+,-,i,u,+,-,i,u,+,-,设,u落后 i 90,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除I得到阻抗三角形

9、,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乘I得到功率三角形,例1:,已知:,求:(1)电流的有效值I与瞬时值 i ;(2) 各部分电压的有效值与瞬时值;(3) 作相量图;(4)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在RLC串联交流电路中,,解:,(1),(2),方法1:,方法1:,通过计算可看出:,而是,(3)相量图,(4),或,(4),或,呈容性,方法2:复数运算,例1:,已知电源电压和电路参数,电路结构为串并联。求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一般用相量式计算:,分析题目:,已知:,求:,解:用相量式计算,同理:,例1:,三相交流电路,三相对称,中线电流,(1) 线电流,(2) 三相负载不对称(RA=5 、RB=

10、10 、RC=20 ) 分别计算各线电流,中线电流,第3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1) 变压器的匝数比应为:,【解】,【例3.5.1】如图,交流信号源的电动势 E= 120V,内阻 R 0=800,负载为扬声器,其等效电阻为RL=8。要求: (1)当RL折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 时,求变压器的匝数比和信号源输出的功率;(2)当将负载直接与信号源联接时,信号源输出多大功率?,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电子线路中,常利用阻抗匹配实现最大输出功率。,结论:接入变压器以后,输出功率大大提高。,原因:满足了最大功率输出的条件:,(2)将负载直接接到信号源上时,输出功率为:,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第4章 交

11、流电动机,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4.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4.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4.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4.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4.8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4.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4.11 单相异步电动机,4.10 同步电动机(略),旋转磁场转速n0与极对数 p 的关系,异步电动机运行中:,转子转速亦可由转差率求得,转差率s,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解:,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速的关系

12、可知:n0=1000 r/min , 即,p=3,额定转差率为,由公式可知,电磁转矩公式,1. T 与定子每相绕组电压 成正比。U 1 T ,2. 当电源电压 U1 一定时,T 是 s 的函数。,3. R2 的大小对 T 有影响。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可外 接电阻来改变转子电阻R2 ,从而改变转距。,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转矩。,1.额定转矩TN,三个重要转矩,额定转矩,(N m),如某普通机床的主轴电机(Y132M-4型) 的额定功率为7.5kw, 额定转速为1440r/min, 则额定转矩为,2.最大转矩 Tmax,转子轴上机械负载转矩T2 不能大于Tmax ,否则将造成堵转(停车)。,电机带动最

13、大负载的能力。,临界转差率,将sm代入转矩公式,可得,3. 起动转矩 Tst,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起动时n= 0 时,s =1,(2) Tst与 R2 有关, 适当使 R2 Tst 。对绕线式 电机改变转子附加电阻 R2 , 可使Tst =Tmax 。,Tst体现了电动机带载起动的能力。 若 Tst T2电机能起动,否则不能起动。,起动能力,例1:,1),解:,一台Y225M-4型的三相异步电 动机,定子绕组型联结,其额定数据为:P2N=45kW,nN=1480r/min,UN=380V,N=92.3%,cosN=0.88, Ist/IN=7.0, Tst/TN=1.9,Tmax/TN=2.

14、2,求: 1) 额定电流IN? 2) 额定转差率sN? 3) 额定转矩 TN 、最大转矩Tmax 、和起动转矩TN 。,2)由nN=1480r/min,可知 p=2 (四极电动机),3),第9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返回,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取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V1阳 =6 V,V2阳=0 V,V1阴 = V2阴= 12 VUD1 = 6V,UD2 =12V UD2 UD1 D2 优先导通, D1截止。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AB = 0 V,例2:,D1承受反向电压为6 V,流过 D2 的电流为,求:UAB,ui 8V,二极管导通,可

15、看作短路 uo = 8V ui 8V,二极管截止,可看作开路 uo = ui,已知: 二极管是理想的,试画出 uo 波形。,8V,例3:,二极管的用途: 整流、检波、限幅、箝位、开关、元件保护、温度补偿等。,参考点,二极管阴极电位为 8 V,2. 输出特性,IB=0,20A,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分三个工作区:,(1) 放大区,在放大区有 IC= IB ,也称为线性区,具有恒流特性。,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2)截止区,IB =0 以下区域,有 IC 0 。,在截止区:发射结:反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于截止状态

16、。,饱和区,截止区,(3)饱和区,当UCE UBE时,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IB IC。 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正向偏置。 深度饱和时, 硅管UCES 0.3V, 锗管UCES 0.1V。,+,-,+,-,+,-,+,-,+,-,+,-,+U1-,RB,EC = UCC,RC,例:Ucc = 6V, Rc = 3 k Ohm, RB =10k Ohm, = 25。当输入电压U1分别为3V,1V和-1时,试问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晶体管饱和时集电极电流近似为,晶体管临界饱和时基极电流为,解:,(1)U1=3V,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U1-,RB,EC = UCC,RC,例:Ucc =

17、6V, Rc = 3 k Ohm, RB =10k Ohm, = 25。当输入电压U1分别为3V,1V和-1时,试问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晶体管饱和时集电极电流近似为,晶体管临界饱和时基极电流为,(2)U1=1V,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U1-,RB,EC = UCC,RC,例:Ucc = 6V, Rc = 3 k Ohm, RB =10k Ohm, = 25。当输入电压U1分别为3V,1V和-1时,试问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晶体管饱和时集电极电流近似为,晶体管临界饱和时基极电流为,(3)U1= -1V,晶体管发射结反偏, 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处于可靠截止状态。,第10章 基本放大电路,返

18、回,例1:,在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UCC=12V, RC= 6k, RE1= 300, RE2= 2.7K, RB1= 60k, RB2= 20k RL= 6k ,晶体管=50, UBE=0.6V, 试求:(1) 静态工作点 IB、IC 及 UCE;(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 输入电阻ri、r0及 Au。,【解】,(1)由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直流通路,(2) 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 ri 、 r0。,微变等效电路,rbe,RC,RL,E,B,C,+,-,+,-,+,-,RS,RE1,返回,11.2.1 比例运算,1. 反相比例运算,(2)电压放大倍数, 虚短 u = u+ = 0,称

19、反相输入端“虚地” 反相输入的重要特点, 虚断,i+= i = 0 ,, i1 = if,要求静态时u+、 u- 对地电阻相同, 平衡电阻 R2 = R1 / RF,2. 同相比例运算, 虚断, u+ = ui,(1)电路组成,(2)电压放大倍数, 虚短 , u = ui ,反相输入端不“虚地”,要求静态时u+、 u- 对地电阻相同, 平衡电阻 R2 = R1 / RF,16.2.2 加法运算, 虚短 u- = u+= 0,平衡电阻: R2= Ri1 / Ri2 / RF, 虚断,i = 0, ii1+ ii2 = if,16.2.3 减法运算电路,由虚断可得:,由虚短可得:,分析方法1:,常

20、用做测量放大电路,如果取 R1 = R2 ,R3 = RF,如 R1 = R2 = R3 = RF,R2 / R3 = R1 / RF,输出与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成正比。,16.2.4 积分运算电路,由虚短及虚断性质可得 i1 = if,if=?,当电容CF的初始电压为 uc(t0) 时,则有,16.2.5 微分运算电路,由虚短及虚断性质可得 i1 = if,第12章直流稳压电源,返回,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 的直流电压,12.2.1 电容滤波器 1. 电路结构,2. 工作原理,u uc 时,D1、D3导通,电源在给负载RL供电的同时也

21、给电容充电, uc 增加,uo= uc 。,u uc 时: 若|u|uc ,D1、D2、D3、D4均截止,电容通过负载RL 放电,uc按指数规律下降, uo= uc 。,3. 工作波形,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只有在|u|uc时, D2、D4导通, uo= uc 。,+C,UXX: 为W78XX固定输出电压Uo= UXX + UZ,返回,第13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后一页,1. 写出逻辑式,例 2:分析下图的逻辑功能,.,&,&,1,1,.,B,A,Y,&,前一页,后一页,返回,2. 列逻辑状态表,Y= AB +AB,3. 分析逻辑功能 输入相同输出为“1”,输入相异输出为“0”,

22、称为“判一致电路”(“同或门”) ,可用于判断各输入端的状态是否相同。,逻辑式,前一页,后一页,返回,例 3:分析下图的逻辑功能,Y,&,&,1,.,B,A,&,C,写出逻辑式:,A,1,0,1,A,设:C=1,封锁,打开,选通A信号,前一页,后一页,返回,例 3:分析下图的逻辑功能,B,Y,&,&,1,.,B,A,&,C,B,0,0,1,设:C=0,封锁,选通B信号,打开,前一页,后一页,返回,例 2: 某工厂有A、B、C三个车间和一个自备电站,站内有两台发电机G1和G2。G1的容量是G2的两倍。如果一个车间开工,只需G2运行即可满足要求;如果两个车间开工,只需G1运行,如果三个车间同时开工

23、,则G1和 G2均需运行。试画出控制G1和 G2运行的逻辑图。,设:A、B、C分别表示三个车间的开工状态:开工为“1”,不开工为“0”; G1和 G2运行为“1”,不运行为“0”。,1. 根据逻辑要求列状态表,首先假设逻辑变量、逻辑函数取“0”、“1”的含义。,前一页,后一页,返回,逻辑要求:如果一个车间开工,只需G2运行即可满足要求;如果两个车间开工,只需G1运行,如果三个车间同时开工,则G1和 G2均需运行。,开工,“1”,不开工,“0”,运行,“1”,不运行,“0”,1. 根据逻辑要求列状态表,前一页,后一页,返回,2. 由状态表写出逻辑式,在一种组合中,各输入变量之间是“与”关系,各组

24、合之间是“或”关系,前一页,后一页,返回,3. 化简逻辑式,4. 用“与非”门构成逻辑电路,在数字电路中,常用的组合电路有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分配器和多路选择器等。下面几节分别介绍这几种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前一页,后一页,返回,返回,基本 RS 触发器状态表,逻辑符号,后跳,前一页,后一页,返回,可控RS状态表,前跳,C高电平时触发器状态由R、S确定,前一页,后一页,返回,(保持功能),(置“0”功能),(置“1”功能),(计数功能),SD 、 RD为直接置 1、置 0 端,不受时钟控制,低电平有效,触发器工作时SD 、 RD应接高电平。,C下降沿触发翻转,前一页,后一页,返回,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1. 将JK触发器转换为 D 触发器,仍为下降沿触发翻转,前一页,后一页,返回,十位 0100(4),个位0110(6),计数脉冲,十位,个位,两位十进制计数器(100进制),例:用一片74LS390构成四十六进制计数器,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