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239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之虚词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住虚词,巧析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的必考题性,但考生得分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盲目性大,找不到病句的一些标志,抓不住犯病规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病句都与虚词使用有关,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滥用虚词。滥用虚词就是不需使用而用。滥用虚词往往能造成主语残缺等语病。,1、在短短二十多年里,由于赖斯付出了“八倍的辛劳”,使她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奇迹般的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该句“由于”多 余,造成句子没有主语。) 2、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介词“对”多余),3、这

2、位人大代表说,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就是有关领导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不能说“有关领导是错误的”,应去掉“在上”)4、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在上星期获得圆满成功,很大地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删去第一个“的”),虚词引导的一般都是起修饰作用的,在分析句子成分时,只要将这部分修饰语划去,就会很明了了,漏用虚词漏用就是该用的不用,这种情况造成的病句病状比较隐蔽,应结合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的表达加以辨析。,1、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方面,我国与我国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在介词“与”后加上“和”或“跟”等)2、当前,生物科学在解决人

3、口增长、资源危机、资源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应为:在解决等诸多问题上),3、贫铀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肝肾的破坏上,并有可能由此导致人的死亡。(在肝肾前加“对”)4、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否定失当,去掉“不”),误用虚词误用即为用错,就是该用甲词而用成了乙词。,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应删掉“于”)2、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的“五四”新文学就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从开

4、始后应跟持续性的动作的词语,因而本句犯了时态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3、一个老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喜欢,就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如果把学生的心理把握不住,就无法赢得他们的喜欢。(介词“把”换成“对”)4、玻璃纤维做的纱窗比铁窗耐用,铁纱窗用三年就坏了,玻璃纤维纱窗可用五年或者十年。(“或者”改为“到”),位置错误虚词位置错误主要指关联词的位置错误和介词的位置错误,这二者能导致多种语病。,1、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自从”调到句首,否则,本句结构混乱)2、日本内阁要员前往“靖国神社”为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招魂的错误做法,对于曾经饱受战争祸患的中国

5、人民和其他亚洲人民是不能容忍的。(第二个分句主客体颠倒,“对于”应放到第一个分句前,“其他”应放在“亚洲”后面),3、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不是”应调到“质量”的前面)当前后两个分局的主语一致的时候,关联词语应放在前分局的主语之后,反之,则放在前分句的主语之前。这个原则一般情况下适用,如例3,但也有复杂的情况,要注意分析句子的意思表达,如例4 。,4、“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教授尽管走了,但他的那种不计名利、甘于寂寞、严谨治学的精神将在人们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该句很容易认为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认为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一致,主张将“尽

6、管”调到句首,实际上整句是对孟二冬教授陈述,后面是一个具有复句形式的句子作谓语。调到句首,反而影响了句意的表达。该句并无语病),残缺介词宾语1、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赢利、高速度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朝着”的宾语残缺)2、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 在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第一个“在于”的宾语残缺,应加上“把握”等字样),常见的语法失误有两大类: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词法错误:有实词运用失误和虚词运用失误。虚词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三种:1、介词的运用,2、连词的运用,3、助词的运用。,1、介词的运用(1)对

7、于、对:标记或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许多场合下可以通用,但当“对”表示“向”和“对待”时只能用“对”,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运用是常见的毛病是:第一, 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第二, 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上述两例句子可以改为:“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和“具有文化教养的人对于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也可以在两句的“人”后加上“来说”。,(2)关于。引进涉及的事物,

8、例如:关于牛郎织女,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例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例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例如;关于美学,我所知有限。对于美学,我很感兴趣。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如“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做标题,“对

9、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3)在。常跟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方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例如: 在陈老师的帮助下,周亮进步很快。(表条件)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但是这不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下面句子就站不住: 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自开工以来,在卫生工程局负责人及参加工作的工人,解放军不顾劳累地积极工作(的情况)下,工程进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

10、是:“在上”中间也可以插入兼名词的动词,表示范围,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如可以说“在学习上”,但不能说“在学习汉语上”。“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如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但不可以说“在党领导我们下”。 “在中”中间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如“宝钢在建设中、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有一种常见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滥用了。如: 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4)给 介词“给”和“跟”两者有相同的一面,都能表示“对、向”等意义,如“他给我说过”和“他跟我说过”意义一样。但是两者有意义不相同的一面,“给”还可以表示与介词“为、替、被、让”等相当的意义,“跟”还可以

11、表示与介词“和、同”相当的意义。当“给”和“跟”不相通的意义上用混了时,就会产生病句。例如: 老王家正给大老李打官司呢! 这小子真能,我可不敢给他比试了。 这两句的“给”都应换成“跟”。,(5)于“于”是个古语词,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时使用它,构成介词短语做补语、状语。它除了表示“在、比、向”等意义外,还表示“到(达于极点)、从(认识开始于经验)、对于(于我们适用的东西)”等意义。在使用中容易犯的毛病是,某些动词后不能带“与”而硬带了“于”。例如:久而久之,廉政观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马列主义,最后导致于跟腐败分子同流合污。“导致”这个动词后不能带“于”。应该把“于”去掉,或者把“导致于”该成副

12、词“甚至于”。还有一种“来自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例如:麦吉尔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自”、“于”两个介词不应连用,“于”字多余,去掉即可。,“和”导致多种错误1、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和”是连词还是介词)2、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和”连接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并列不当),2、连词的运用 运用连词“和”连接并列成分,需要注意分清层次,否则容易造成层次不清。例如: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

13、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起程回国。 把第一个“和”改为顿号。,“或(或者)”跟“和”容易相混,“或”表示选择,或甲或乙,多项选一;“和”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有。下面例句中的“或”用得不对。 奶皮子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或锡林郭勒盟牧区的名产。 事实上,奶皮子既是呼伦贝尔盟又是锡林郭勒盟牧区的名产,不是“或甲或乙”的选择关系,“或”应改为“和”。 “及其”,“及”是连词,“其”是代词,“及其”的意思是“和他(们)的”。下面这个句子里的“及其”应改为“以及”。 不久,我和妈妈及其几个小伙伴也被关进监狱。 连词“还是”和“或者”都是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一

14、类词后,两者可以互换。如:“不管你还是我,都不能忘记这件事”。句中“还是”可以换成“或者”。“还是”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或者”不能。下面句中的“或者”应改为“还是”。 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学历史或者学地理。,连词“而”最常见的用法是“为而”格式,表示动作的目的;不表示目的的,不能用。例如: 从那以后,我爱上了教育这一行,并且作为一名教师而骄傲。 “作为”与“为而”格式混用,导致语意不清。可以保留“而”,把“作为”改成“为自己成了”。 “为而”格式不是任意的,当“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时,就不能加“而”。如“为人民服务”“为人类造福”就不能用“为而”格式。 “而”连接动作表示结果,要注意前

15、面跟“因、由于”等介词搭配,否则因果关系不明。例如: 他害怕坏人报复而见死不救,被开除党籍。 应在“害怕”前加“因”字。,3、助词的运用 助词有三类情况:“的、地、得”的使用;“着”的使用;“了”的使用。 “的地得”的使用(略) “着”的使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因此,不表示进行或持续的行为或状态不能用“着”;本身含有持续意思的动词,也不能用“着”;含有结束意思的补充式动词,也不能用“着”。例如: 这一事实充分显示着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总统也希望着朝野早日通过对话协商,共谋解决问题的途径。 原来,学校以“压岁钱”的方式给每个在学校过春节的同学30元钱,这说明着学校对同学多么关心啊!,“了”的使用:表示实现的动态助词,用时要注意不要同其他词语发生矛盾。例如: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高潮。 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了”和“正在”、“将会”矛盾,上例删去其中任何一个,下例删去“了”。,虚词造成语意矛盾1、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将”和“了”矛盾)2、日本磁悬浮列车的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达”和“以上”矛盾),重见落花飞(礼貌用语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