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328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流电及离子导入疗法,周和平,一、概述(一)定义: 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种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Galavanization)。 方向固定不变,强度也不随时间变化特点:电压低(3080V)、强度小(小于50mA) 。,二、有关的基础物理知识 1、电场:把电荷周围电力作用所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2、电流:电荷在物体内流动即形成电流。每单位时间流过多少电量,称为电流的强度。 3、电解质:能够电离和导电的物质 4、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 5、电解产物:在电极上产生这些原子或原子团,或者

2、它们同溶剂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叫做电解产物,电解,5、离子的水化: 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被一层水分子所包围,称为离子的水化。 6、电泳与电渗 在直流电作用下,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向相反的极性移动,分散质的移动称为电泳,分散剂的移动,称为电渗。因此对于蛋白质溶液来说,带负电的蛋白向阳极移动就是电泳,水向阴极移动就被称为电渗。,电泳和电渗,三、直流电的理化作用 1、改变组织含水量 在直流电作用下,阴极下水分子增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组织较干燥致密。 因此,由于蛋白胶体的移动影响了蛋白的分布和密度,同

3、时,由于电渗,将使一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这些将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2、酸碱度的变化 在直流电作用下,在阴极下碱性升高,而阳极部位呈酸性。 两极下的酸碱电解产物蓄积到很高浓度时,可以破坏组织而引起烧伤,治疗时必须注意避免,但也可利用来拨除倒睫毛,破坏疣痣等。,电解,3、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在直流电阳极下(Ca+),由于脱水,偏酸性,蛋白质分散度,细胞膜变德紧密,膜通透性降低,物质经膜交换减慢。 阴极下(K+、Na+)组织含水量增加,偏碱性,蛋白质分散度,细胞膜变疏松,通透性升高,物质经膜交换加速。,4、组织兴奋性变化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KNa/Ca+Mg+H 阴极下,使膜的两

4、侧产生一个外负内正的电压降(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将使膜两侧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数值减少,使膜处于一种低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升高; 阳极下,由于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和膜两侧原有的电位差同方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降低。,四、生理作用 1、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直流电作用后,局部小血管扩张,血循环改善,提高细胞的生活能力,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因而直流电有促进炎症消散,提高组织功能,促进再生过程等作用,这种作用阴极下更明显 直流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原因 (1)使皮肤受刺激释放组织胺引起三联反应 A、直接扩线小动脉 B、通过轴突反射,反射性地扩张小动肪

5、C、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内皮细胞间隙加宽,结果渗透性增加。,(2)、组织蛋白分解成血管活性肽 (3)、刺激感觉神经末稍,直接通过轴突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2对神经兴奋性影响 当通过弱或中等强度的直流电时,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当通过的电流强度较大或通电时间较长时,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 如果电流强度进一步增大或者通电时间很长,阴极下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称为阴极抑制。 上行直流电有兴奋神经作用;下行直流电有解痉、镇静、催眠作用。,3对伤口的影响 直流电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而阳极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4促进静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

6、动物实验观察到,在较强的直流电作用下,血栓先从阳极侧松脱,然后向阴极侧退缩,当退缩到一定程度时,血管重新开放。临床上用大剂量直流电治疗血栓静脉炎有一定疗效。,5对骨骼的影响 正常骨干骺后端带负电荷,骨折后负电的分布发生改变,如果在骨折区通以小量直流电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五、直流电的治疗作用1促进骨折愈合 适量的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2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3镇静和兴奋作用 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对局部治疗而言,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7、4对癌症的治疗 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的强酸和强碱杀死癌细胞。5对冠心病的治疗 微弱直流电很接近生物电的电流强度,可以反射性地对异常的冠状动脉舒缩功能进行调节。,6对静脉血栓的治疗 在较大直流电强度的直流电的作用下静脉血栓从阳极一侧松脱,向阴极一侧退缩,血管逐渐开放六、直流电的治疗技术 1、仪器 直流感应电疗机 、电极其附件、 导线、衬垫 、极扳、固定带、沙袋等,2、主电极和副电极的应用 在做直流电治疗的时候,选用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电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称为主电极或刺激电极;而大电极电流的密度小,引起的反应较弱,称为副电极或无刺激电极,3、电极的放置方法 对置法: 一个电极置

8、于病灶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置于病灶的对侧。适于局部和病变部位较深的疾病的治疗。 并置法 : 两个电极置于患者身体的同一侧,适于治疗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等,4、治疗剂量与疗程 治疗剂量 成人:0.05 mA/cm20.1mA/cm2 ,最高可达0.5 mA/cm2 ; 小儿一般为:0.02 mA/cm20.03 mA/cm2;老年人治疗时电流密度酌减。 疗程 1530分/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020次为1个疗程。,5、基本操作方法 (1)选择金属板和衬垫 (2)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感觉障碍或皮肤破损等情况。 (3)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金属极板及衬垫,放置衬垫,金属极板,盖胶布或塑料布, 固定电极 (4).

9、开机前向患者交代通电时产生的各种感觉 (5)检查电疗机,指针和输出旋钮均应在零位,转向开关指向正确,导线连接的极性正确无误,电表倍数开关所指的量程应适合治疗量的要求,然后开机。 (6). 先开总开关,再开分开关,然后徐徐转动电位器逐渐增加电流量 (7). 治疗完毕,关闭开关取下电机板,检查皮肤有无异常,七、治疗方法,(二)不同部位的治疗方法1. 眼枕法一极用分叉线连两圆形电极置于闭合的两眼上,另一极置枕项部位电流量2 mA5 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2. 额枕法 两个电极分别置于额部和枕部电流为3mA6 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

10、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3. 颞侧对置法 两个电极于颞侧对置电流量为2mA3 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4. 面部治疗法 取面具型电极置于患侧面部电流量为8mA15mA,1525min/次, 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5. 耳部治疗法把湿棉条放入外耳道内,其末端置于耳前区上,其上再放置电极,副电极放在对侧耳廓前面 电流量为1mA3mA,1525min/次, 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6. 咽部治疗法 取两个电极斜对于侧颈部,副电极置于后颈部电流量为3mA6mA,1525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2次为一个疗程

11、,七、治疗方法,7下颌关节治疗法 取两个电极对置于下颌关节电流量为3mA5mA,1525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2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8. 颈交感神经节疗法 取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沿,副电极置于枕部电流量为1mA3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9. 肩关节治疗法 取两个电极对置于肩关节前面和后面电流量为5mA8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10. 肘关节治疗法 (1)并置法 取两个电极分别置于左右两侧的肩上部,取另两个同样大小的电极分别置于左右前臂屈侧的下1/3处电流量8mA12m

12、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2)对置法 将四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侧肘关节的内侧和外测电流量8mA12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11. 膝关节治疗法 (1)并置法 将两个电极置于大腿中段1/3及小腿中段1/3处电流量为12mA18mA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七、治疗方法,(2) 对置法 将两个电极分别置于膝关节的内侧和外测电流量6mA10mA 1530min/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八、直流电的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 神经科疾病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性头痛

1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炎 等2. 内科疾病 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等4. 妇产科疾病 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5. 五官科疾病 角膜炎、结膜炎、鼻炎等6. 皮肤科疾病 皮肤溃疡、硬皮病等,(二)禁忌证 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三)注意事项 1、金属极板要擦拭干净和压平坦 2、衬垫不要拧得过于或过湿,以免引起烫伤或影响导电。 3、要注意防止铅板滑脱至衬垫外,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烧伤。 4、治疗前应告诉患者通电时产生的各种感觉 ,如有烧灼感或疼痛,查明原因,调整治疗 。 5、治疗后出现皮肤瘙痒,应告知患者不要抓

14、挠 ,涂甘油酒精保护皮肤,九、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一)、定义 应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二)、导入的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或离子团,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学原理,将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导入体内。,(三)、离子导入的特点 1.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只导入有效成分,减少药物浪费,不损伤皮肤。 2.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把药物直接导入病灶部位,药物的局部浓度 高。 4、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缓慢释放,作

15、用时间长, 5、兼有直流电的双重作用 6、病人无痛苦,副作用少。,(四)、导入途径、分布、深度 1、离子在人体上的入口- 毛囊孔、汗腺孔、黏膜 2、进入人体后的去向- 1、直接作用于局部 2、被血流或淋巴流带走 3、在皮肤内堆积形成离子堆 因此,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 3、离子直接进入的深度一般在1cm左右,,(五)、影响导入数量的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与导入数量成正比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

16、特别是小腿最少 因此,进入的药物量取决于皮肤情况、药物性质、电流强度和时间(六)、药物离子导入的极性 通常金属、生物碱带正电荷从阳极导入,非金属、酸根带负电荷从阴极导入。,(七)离子导入的作用 1. 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除药物作用外,同时有直流电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其疗效比单纯的药物或直流电的疗效好 2. 神经反射治疗作用 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八) 设备 直流电治疗仪及辅助配件的规 遵医嘱选择不同的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导入药液备用 另外配浸药所用的滤纸、纱布、衬垫要

17、注明阳极()和阴极(-)(九)治疗技术 1.衬垫法治疗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同,不同处有: (1)作用电极与非作用电极下分别放置不同衬垫,并施以不同压力。 (2)尽量减少作用电极上的寄生离子。 (3)有的药物为防止被电解产物所破坏,需采用非极化电极。,2. 电水浴法 将药液放在水槽内,一般用炭质电极,治疗部位浸入槽内,非作用极用衬垫电极置于身体相应部位。也可将四肢远端分别浸入四个水槽内,根据导入药液性质分别连阴极或阳极3. 体腔法 (1)耳道药物离子导入法:用药液将棉条浸湿后塞入外耳道,棉条另一端露在外耳道口外,同金属电极连接,非作用极置于侧颊部。 (2)直肠前列腺离子导入法:用有机玻璃或硬橡

18、胶制成的前列腺体腔电极,插入直肠内,非作用极置下腹部。 (3)阴道离子导入法:用特制阴道电极插入阴道注入药液,另一极置于下腹或腰骶部,4.创面离子导入法 创面离子导入法可使药物在伤口内的浓度增高,并或达到较深层组织,且有直流电的协同作用,疗效比其他投药法好(十)适应证1.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根炎、神经损伤等2.软组织特异性感染、窦道、缺血性溃疡等3.放射线治疗反应,过敏性紫癜、荨麻疹4.角膜浑浊、虹膜睫状体炎等5.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十一)禁忌证 急性湿疹,对直流电过敏,心力衰竭,出血倾向疾病等(十二)注意事项 1. 禁用对于导入药物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的药物做过敏试验。 2. 配制导入药液的溶剂一般多采用蒸馏水、无离子水,乙醇、葡萄糖等。 3. 配制的药液应放在玻璃瓶内保存,避光的药液应放在棕色的瓶内,导入的药液保存一般不超过1周。 4、根据药物极性选择阴极或阳极。,5、导入药液要均匀的洒在衬垫上,衬垫紧贴皮肤。 6、防止衬垫沾染寄生离子。药物溶剂宜用蒸馏水 ,不同极性的衬垫应分开煮。 7、易被电解产物破坏的药物,需用非极化电,如青霉素等。过敏药物应做皮试。 8.注意酸碱烧伤。 9.遵循直流电疗法的有关事项。,祝大家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