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402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讲: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第10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一、词的起源、发展和民间词,词本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又称“曲子词”。由于词要按曲歌唱,故有“倚声”或“乐府”的别名;又因为它的句式长短不齐,也叫“长短句”;早期的词多从五、七言绝句变来,因此又有了“诗余”的名称。此外,词还有“乐章”、“歌曲”、“琴趣”等名称。,(一)词的起源与发展,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其一,词是从汉魏乐府蜕变出来的。其二,词起源于唐代的近体诗,是诗的余响。,其一、词是从汉魏乐府蜕变出来的,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引致堂语云:“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

2、末造也。”近人王国维也说:“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戏曲考源),点评:,一则“乐府”与“词”所配合的音乐体系不同;再则词开始从民间崛起时,乐府诗已经跟音乐脱立了关系,一般不再歌唱了;第三,也是乐府诗与词最重要的区别,乐府诗多为采自民间的诗歌,后由知音者作曲入乐,而词是以曲谱为主,是先有声而后有词的。词源于乐府的说法,缺少切实的根据。,其二、词起源于唐代的近体诗,是诗的余响,方成培云:“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鄢。”清人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也说:“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词实诗之余,遂名曰诗余。”,点评:,乐工取现成的

3、诗句配乐,不等于词是诗的变体;文献证明,至少在近体诗形成的同时,民间就有了初期的词。,词的起源(1):,词起源于隋。和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相似,她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她所配合的曲词,既不是上古时代的“雅乐”,又不是汉魏六朝的“清乐”,而是兴起于隋,以汉族民间音乐为主,糅和少数民族及外来音乐而形成的新声“燕乐”。,词的起源(2):,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270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贯通,民族间的融合,自必带来文化上的汇流。词之出现在此时,决非偶然。它是“应运而生”,是南方和北方、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音乐文学的水乳交融。,词的起源(3):,词是配合歌

4、舞的曲词,是乐工、歌女所唱的歌词。词首先兴起于民间,萌芽很早,但到了中晚唐才兴盛起来,商业经济和城市生活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二)唐代的民间词,据唐开元、天宝年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的记载,当时流行的曲名达300多种,有不少跟后来的词调同名,可能在盛唐以前民间已有词调流传。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本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石室中发现的“敦皇曲子词”。据近人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的辑录,共有词一百六十余首(内七首残)。,敦煌曲子词:,这些作品,无论从词调、词的语言和内容方面来看,大部分作品都保存了民间文学的素朴的真实形态。,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大约产生于公元八世纪到十世纪中期,主要是唐代(兼

5、有五代人的民间创作。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体现着下层人民的思想、品格和趣味。在风格上,它朴素、率直、活泼、清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大部分作品的笔触还显得粗糙、稚拙。,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三)唐代诗人的词,产生于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任何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或迟或早总会引起文人雅士们的瞩目和效仿。词,也不例外。唐代诗人中填词最早的,前人都说是李白。相传出于他之手的忆秦

6、娥、菩萨蛮两词,更是情感深沉,意境阔大。,忆秦娥、菩萨蛮的作者:,此二词,不见于唐人载籍,北宋文人传为李白所作,但从词中表出现的娴熟的作品,很难产生于填词初期的盛唐时代,倒是明代胡应麟说的此词为“晚唐人词,嫁名太白”(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较为切合实际。,中唐的文人词:,到了中唐,倚声填词的风气渐渐在文人中盛行起来,出现了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词作者,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文人词,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张志和、刘禹锡和白居易。,张志和的词:,张志和(约公元730约810年),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县)人。他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做过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事被贬,作南

7、浦尉。赦还以后,绝意仕途。朝廷赐给他奴婢各一名,他把他们配为夫妇,取名“漁童”、“樵青”,自号“烟波钓徒”,长期过着隐逸生活,徜徉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日与山水漁樵为友。,创作:,他对文艺多所通晓,凡歌词、书画、击鼓、吹笛,无不精工,善于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化为已用,漁歌子便是借鉴民间的漁歌而成的。在五首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乐)里,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漁父生活,作了非常生动地描写,充分地表现出他热爱自然的人生观。,刘禹锡的词:,刘禹锡,唐德宗贞元九年进士。因参与政治革新,谪官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达23年之久。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其诗骨力豪劲,气韵沉雄,有“诗豪”之誉。他各体皆工,尤擅民歌体乐

8、府诗,所作竹枝词等“独步于元和间”。他是中唐时期较早开始依曲填词的作家之一。,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流溢着淡淡哀愁的春词,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题下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我国文学史有关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标志着词体已由“选词以配乐”的萌芽形态发展到“由乐以定词”的成熟阶段。,点评:,此词以伤春为基调,运用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

9、特色。,白居易的词:,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我国唐代写实倾向非常明显的著名诗人,也是唐代早期填词较多、较出色的一位词人。他的一些词,采取了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对当时文人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白氏长庆集,存词20余首。,二、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如果说上举诸家大多数还应称作是诗人而非词人,其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诗而不在词,因而中唐以前,文人词还处在萌芽抽枝的阶段;那么到了晚唐,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可以说基本成熟了。其标志是第一个大词人温庭筠的出现。,(一)温庭筠,1、生平:温庭筠(约公元812约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的

10、先世虽是贵族,但到他的时候,家世已经衰微了。在政治上他遭到统治者的种种压迫,一生郁郁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于是生活趋于颓废放荡。旧唐书文苑传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2、创作(1),温庭筠既工诗,诗与晚唐李商隐齐名,又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词,尤以词的艺术成熟著名,故其诗名已为其词誉所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赢得声誉的词人。据近人刘毓盘辑金荃词,得词76首。,创作(2),由于温庭筠常出入于歌楼妓院,对于歌妓们的生活情感,有了较深的观察和体会,对她们的悲惨命运,寄予一定的同情。因此,他的词的内容非常狭窄,主要是描写歌妓们的苦闷情绪和追求真诚的爱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愿望

11、,特别是善于描写歌女娼妇的细致曲折的心理变化。在艺术上,温词深美闳约,精艳绝人,音声繁会,针镂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3、艺术特色,由描写内容决定,温词色彩浓艳。在表现上,他将许多可以调和的颜色、景致、物件放在一处,让它们自己组织配合,形成一个意境、一个画面,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情意。,其词由于颜色过于浓烈,词藻过于繁褥,到处都是金、玉、画罗、绣衣、翡翠、鸳鸯、凤凰、红泪这一类字眼,给人一种典丽的富贵气和庸俗的脂粉气。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其词:“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菩萨蛮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

12、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主旨:,此词写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心情。,首二句:,首二句是主人公刚起床时的情态。这二句用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首句为衬景,次句为主体。,三四句:,三、四两句开始写她下床后的活动。,下阙:,下阙写其人之继续活动。“照花”二句写其对镜簪花,在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发主人公对镜自赏自怜之意。最后二句写其梳妆后穿着衣服,不写其动作,但通过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绘金线绣的一双双的鹧鸪鸟,点出她的满怀心事。,写法特点:,其一、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断中,选取最具有特点的动态或物象,略加勾画,省去彼此间的表面联系,读者却可依据

13、已勾勒出的形象加以想象补充,构成一幅完整的“晨闺”图画。其次,表情隐蔽,作者只是对人生动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但于其中微露或暗示人情,给读者极多的想象体会余地。,4、温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一、在温庭筠以前,诗人虽有填词的,但都以诗为主,仅把填词当作一种尝试,故作品不多。温庭筠虽也写诗,但他却是一个专力填词的人,词的成就在其诗之上。词到了他手里,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在韵文史上离开了诗,取得了独立的地位。,第二、第三:,第二、温庭筠以前的词,无论形式风格,多与诗相近似;到了温庭筠,在修辞和意境上,才形成诗词不同的风格,词律也更趋严整。第三、他是诗词过渡期的桥梁。由于他在词上的创作与

14、成就,成为晚唐词人的代表,开五代、宋词发展的道路。前人称他为“花间鼻祖” 。,第四:,第四、由温词表现内容的狭窄和秾艳的艺术风格所决定,词主艳情、香而软媚的传统格局定型了。,(二)花间派词人,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的局势则较为安定。于是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便联袂自中原南迁。而剑门关内的天府之国,扬子江畔的鱼米之乡,这万里长江的上下两岸,天险堪恃,地利可依,正是战乱时代最理想的割据之处。因此,在这两块绿洲上立足的前、后蜀和南唐,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度。“西蜀”、“南唐”两大词派先后崛起。,1、西蜀词派,“西蜀词派”又称“花间派”,因后蜀赵承祚编花间集,共收录温庭筠、皇甫

15、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 夐(xiong)、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洵(一作李珣)、和凝等十八位作家,五百首词,而这些作家又大多是蜀人或仕宦于前、后蜀,故此得名。“花间派”脉承温庭筠,奉他为鼻祖,以醇酒美人为主要创作对象。他们的作品,确是“宫体”和“娼风”的混合物。,2、韦庄,(1)生平:韦庄(公元836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唐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59岁时中进士,任校书郎,逢黄巾起义,避难洛阳、江南,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足

16、迹走遍了大江南北。在这段时期内,他过着春衫年少、醉入花丛、倚马斜桥、满楼红袖的浪荡生活,对他词的创作影响极大,后任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生平:,韦庄是花间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达一千六百余字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又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2)创作:,韦庄以情词闻名,但他所描写的内容,与那些泛写歌姬妓女的有所不同,他有实际生活的感受。同时在修辞与表现的技巧上,脱离温庭筠的秾艳缜密和张泌、欧阳炯式的轻薄放浪,他善于运用清隽的字句,白描的笔法,再加以缠绵婉转的深情,形成自己清丽疏朗

17、的艺术风格。,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首二句点评:,“春日”之后加一“游”字,说明自然界万物复苏,人也春心萌动。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则外在的春物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吹”字虽有花片被吹落的意思,然而此处并没有花落春归的哀感,却表现出一种繁花开到极盛时,花片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叙写至此,首二句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接着四句点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写期望之理想,“足风流”三字是对自己期望已久的理想伴侣的最高赞赏;然后继之以“妾纵将身嫁与、一生休”,与上一句

18、的节奏句式相同,写自我的奉献,“一生休”表明其态度之坚决与无所顾忌。,末二句点评:,最后在结尾处写下了“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二句殉身无悔的誓词,更进一步表明词中主人公意志之坚决和感情之深挚。韦庄这首小词所表现出的用情的态度与殉身之精神,确实会引起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三、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五代时期有几个跟花间派词人同时而稍晚的词家,集中在当时南唐的首都金陵,这就是一般文学史家所称的南唐词人。重要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以李煜的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南唐词派与花间派(1):,南唐词人不像花间派词人的队伍那样庞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一般官员和士人。,该派形成之日,已是南唐王朝国运

19、衰微、风雨飘摇之时,后周以及代周而继起的宋,虎视眈眈,陈兵境上。这样严重的形势,不容许南唐的群臣们像西蜀君臣那样忘形地陶醉在“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前蜀后主王衍醉妆词)这类欢快的小夜曲里。,南唐词派与花间派(2):,我们在李璟词里看到了“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山花子),在冯延巳词里看到了“楼上春山寒四面”(鹊踏枝)那样的冷色。要说南唐词与花间词在风格上有什么区别,就得注意到前者比后者多一层心理上的阴影,从而辞笔也就较为凄清,不同于后者的绮艳。,(一)冯延巳,1、生平冯延巳(公元903960年),一作延己,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20、。南唐中主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中书侍郎、左仆射同平章事(丞相)。他的词收集在阳春集里,存词100余首。,2、创作,冯延巳词中所写的乃是人物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哀愁与孤寂之感,写得情致缠绵,与花间派词人注重妇女的容貌、服饰的描绘有着较大的不同。他的词在内容上多言闺情离思,然其造句用字,俱清新秀美,表情写景,尤富于形象,具有中晚唐七绝的风韵,已开北宋一代风气。,创作,其词风金针密逢,云锦天章,常以清丽之语抒悽恻之情,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它不仅没有脱离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还以其丰富的创作把自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更推进了一步,对北宋初斯的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前人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评其词

21、曰:“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上片:,“芳草年年与恨长”,将抽象的少女的愁和恨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产生悠远的意境。,“烟锁”以下几句:细雨如烟,笼罩妆楼,既写雨中实境,也象征女子此时的心情。她终日妆楼独处,被浓烟细雨所包围,心情之压抑可想而知。“茫茫”二字,将雨意人心融为一境,读之令人凄然。“鸾镜”、“鸳衾”都是妆楼内的陈设,此句通过物像的描写,反衬她一人独处的孤凄心境。,(二)李璟,李璟(公元916961年),字伯玉

22、,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列祖李昪的长子,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在位十九年。周世宗柴荣来攻,取滁州。璟割江北地与周,去帝号,称国主,迁都洪州(今南昌),以太子煜留守金陵(今南京),抑郁而死。他善作词,今存词四首,多表达哀怨情绪,用词精练,含意深沉,将哀怨的情调和深沉的感慨相结合。其中以摊破浣溪沙最为有名。,(三)李煜,1、生平李煜(公元937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的第六子,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他即位后,尊崇宋朝,贪图享受,在对宋委曲求全中维持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唐小朝廷的统治和苟安生活。,宋史南唐李氏云:,“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以买宴为

23、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宋将曹彬伐南唐,次年冬,攻陷金陵,他出降,被俘到汴京(今开封),封违命侯。他在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据说他在生日七夕于寓中作乐,因作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宋太宗便用牵引机药把他毒死了。,2、创作,前期:身为南唐的一国之主,或写宫廷生活及歌舞宴饮,或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 如其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例。凤箫吹断云水间,重按霓赏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青夜月。,创作:,后期:金陵的陷落,标志着李煜政治命运的完结,同时也标志着其文学生命的开始

24、和词的文学价值的升华。,入宋后亡国降虏的身份和阶下囚的生活,促使李煜从以前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在“日夕只以泪洗面”(避暑漫抄引李后主与旧宫人书中语)的软禁生活中,写出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之类泣尽以血的词句,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如何评价李煜后期的创作?,他所魂牵梦萦的,不过是一个封建帝王失去了的天堂,究其实际,本不足称道;更何况,他在位时的奢侈腐化是导致南唐覆灭的直接原因,今日阶下为囚的种种怨愁悔恨,无非咎由自取。,对李煜后期创作的评价:,其入宋后的创作毕竟是真挚的,是用高度洗练的辞句去概括一般人在失

25、去最美好的一切时都可能会产生的那种沉痛心情,故其美学意义超出了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具体社会生活内容,仍有一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艺术特色,(1)表现人生,抒发真性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2)眼界大、感慨深。 能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宇宙人生的悲剧性体验和审视,倾诉了所有有生生命的悲哀。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3)白描的艺术手法。(4)明净优美的语言。王鹏运半塘老人遗稿:“莲峰居士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4、李煜在词史上的地

26、位,(1)李煜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在初期词的表现内容是非常狭窄的,主要是描写歌舞、妇女生活和离情别意。到了李煜,尤其是其后期作品,冲破了词的原有藩篱,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词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李煜的词具有高度的抒情技巧。他的抒情是善于概括,富于暗示,感染力强,造境生动,对于周围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因而构成一种特有的风格。,(3)其词的语言,形象鲜明,结构缜密,具有惊人的表现力。最突出的是没有书袋气,到了晚期,也没有脂粉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

27、草,更行更远还生”。,纯粹用白描手法,创造出那些人人懂得的既通俗又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那最普遍最抽象的离愁别恨,把这些难以捉摸的感情,写得很具体很形象,不仅心里可以感到,眼里可以看到,几乎用手也可以触摸到,在抒情艺术上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高度。,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写作背景与主旨:,此词又名浪淘沙。据蔡絛(to)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词略),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矣。”由此可知,这是李煜亡国后

28、的作品,是当时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表现他思念故国的哀痛心情。,上片:,上片用倒叙法先写梦醒,再写梦中。首句写景,以下抒情。“五更寒”是既指自然界的气候,也暗喻作者内心中的凄凉哀痛。因此,梦中越是欢乐,就越反衬出现实的冷酷凄凉,何况帘外雨声又在诉说春光即将消逝呢!,下片:,下片再回到现实。最后脱口说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句既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而“流水”、“落花”、“春去”三事又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帝王变囚徒,不也是天上人间的差别吗?无限凄苦之情,欲说还休。,艺术特点:,首先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词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生愁恨等抽象东西,也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如“流水落花”形容欢乐的一去不复返,以“天上人间”概括今昔生活对比,都是最好的形象比喻。,其次,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概括了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梦里不知身是客”,就概括了很多他乡作客之人的共同感受。,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