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5548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一、南戏,1、何谓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戏曲,亦称南词。 南戏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2、南戏的起源,(明)祝允明猥谈: “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3、南戏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民间歌舞的小戏。 第二个阶段,南宋时期,南戏进入

2、临安和其他城市,吸取各种艺术养料,发展为大戏,张协状元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第三个阶段,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互相影响。现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 第四个阶段,元末明初,南戏有了更加突出的发展,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出现,并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南戏的内容、体制特点,(1)以表现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题材为主;(2)以“出”为单元,没有长短限制;(3)各角色都可以唱,有合唱、伴唱等形式;(4)唱腔以南方曲调为主,柔和婉转,伴奏多用管乐;(5)与杂剧相比,唱词的押韵更灵活。,二、高明和琵琶记,1、高明的生平

3、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他东嘉先生,浙江瑞安人,做过多任地方官。曾参与征讨元末起义军,后避乱隐居明州(今宁波),以词曲自娱。琵琶记作于他解官后。,2、琵琶记故事的演变,历史上的蔡邕: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画家、书法家 。 宋代赵贞女蔡二郎: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琵琶记:蔡伯喈不忘糟糠之妻,忠孝两全。,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3、琵琶记内容简介,【沁园春】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闱。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饥荒岁,双亲俱丧,此

4、际实堪悲。堪悲赵女支持,剪下香云送舅姑。把麻裙包土,筑成坟墓;琵琶写怨,径往京畿。孝矣伯喈,贤哉牛氏,书馆相逢最惨凄。重庐墓,一夫二妇,旌表门闾。,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4、人物形象,(1)蔡伯喈懦弱忧郁的知识分子形象 矛盾性格、精神痛苦,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复杂心态。,三不从,辞试 父不从 辞婚 相不从 辞官 君不从,主观上,蔡伯喈是作为全忠全孝的典型来刻画的,作者想为封建社会的文人树立一个标杆。 但客观上被写成一个在政治方面和婚姻方面都陷于进退维谷的人,一个任人摆布,软弱忍让、委曲求全的人。,(2)赵五娘:是剧中塑造得最为动人的形象,温顺善

5、良,吃苦耐劳,忘我牺牲,坚韧不拔,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琵琶记的难得之处,还在于它揭示出赵五娘的不幸,其实也是礼教纲常所造成的。,5、悲剧意蕴,(1)“忠”与“孝”的矛盾。(2)“婚”与“仕”的冲突。(3)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6、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逐步摆脱了单线平行的类型化的写法,注意多角度地展示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2)双线结构颇具特色。一条写蔡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在家中的种种苦难。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场景对比衔接,使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差。,(3)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一线语言本色;蔡一线辞藻华丽 。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相协调。,三、 四大南戏,

6、元代南戏较著名的作品还有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等,后人称为四大南戏。,柯丹邱的荆钗记写书生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历经波折终得团圆的故事;无名氏的白兔记写刘知远被逼从军,入赘岳帅府,十五年后与妻子李三娘团圆的故事;施惠的拜月亭叙述蒋世隆、瑞莲兄妹及少女王瑞兰、少年兴福的种种悲欢离合;杀狗记中孙华的妻子杨月真设计杀狗,使兄弟重归于好。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1、荆钗记一般多认为是元人柯丹邱所作。 写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贫相守,富相连,心不变”的婚姻故事,塑造了一对忠于爱情,坚贞不屈,

7、富贵不能动其情,威逼不能屈其志的“义夫节妇”形象。,荆钗记的艺术特点:A、把主人公置于命运的风头浪尖上进行刻画,矛盾冲突此起彼伏,情节曲折跌宕,特别适宜于舞台演出。B、结构颇为精巧,利用荆钗这一道具贯穿全剧,使得关目紧凑。C、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较强。,2、刘知远白兔记是永嘉书会才人在五代史平话和刘知远诸宫调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通过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表达了“贫者休要相轻弃,否极终有变泰时”的主题思想。,白兔记的艺术特点:A、剧本成功地描绘出李三娘这一普通妇女的悲惨命运,刻画了她忍辱负重、忠贞不渝、坚韧顽强的性格。B、能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C、具有浓

8、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充满朴野之趣。,3、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作者相传是施惠。 此剧以金末动乱为背景,描述了蒋世隆和王瑞兰、陀满兴福和蒋瑞莲两对年青人在乱世中历经磨难,最终结为夫妻的离合悲欢。,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 A、把爱情故事置身于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上去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B、善于描摹人物细致微妙的内心活动及矛盾心理,塑造人物丰富的性格。,C、情节曲折生动,关目奇巧,在悲剧性的情节中巧妙地运用巧合、误会、插科打诨等表现手法,寓庄于谐、悲喜交融。 D、曲文本色自然,而又时露机趣,富有形象性和节奏感。,4、杀狗记据杂剧杀狗劝夫编。 主要写封建家庭中兄弟、夫妻和叔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酒肉朋友的卑鄙势利暴露得较为充分,宣扬了“亲睦为本”、“妻贤夫祸少”的封建意识,道德说教气息较为浓郁,艺术上也比较粗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